北大保安藏龍臥虎:20年500余人考上大學
過去20年,北大保安隊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上研究生,之后當上大學老師。在遍地“海歸”的背景下,考學深造算不上多傳奇的事,可囿于家境、全職職業(yè)等因素,他們的“成群逆襲”,儼然顛覆了人們對保安的固有印象。
網(wǎng)友們紛紛稱這是一個發(fā)生在身邊的勵志故事,說明只要肯付出必定有回報。圖為北大“學霸”保安隊
日前,一張合影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討論。2016年這些在北京大學校門前舉著文憑合影留念的學生,不是北大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而是北京大學保安大隊的保安員。
王桂明是北京大學保安隊的大隊長,全隊共500名保安隊員。王桂明說:“這些隊員中大部分是大專,少量是本科,還有12名隊員讀到研究生?!?/p>
據(jù)傳拿破侖全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常在凌晨3點鐘起床,對秘書口授文稿;以及愛迪生,每夜只睡四到五個鐘頭,他說,“睡眠完全是一種習慣,一個人沒必要睡那么多”。這幾個人,都是天才。平凡的人那么多,天才的卻沒幾個。明星蔡依林就發(fā)明了“地才”這詞,用以自謂。愛拼才會贏,不認輸就不會輸,是“地才”的信條。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張俊成,大概也是一枚“地才”。
張俊成生于山西襄垣縣下良鎮(zhèn)土泉村的一戶普通農(nóng)民家里,上初中時成績很好,但由于交不起住宿伙食費,張俊成被迫輟學回家務農(nóng)。1995年,他到長治一家汽車配件廠打工。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應聘到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當了一名保安,當時的這家公司負責高校的保安招聘培訓工作。
按照公司規(guī)定,新招保安上崗前要先培訓一個月。但是,張俊成因在集訓中表現(xiàn)突出,在26天時就被分配到北京大學西門站崗。在北大保安這個崗位上,張俊成干的特別出色。工作第二年,張俊成所帶的保安班被北京市評為“十佳示范崗”。
然而在北大站崗期間,張俊成常常接觸到一些外國人,因為不懂外語,給他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根據(jù)張俊成回憶:“有一次,六七個老外要進學校,他們拿不出證件也不會說漢語,我也不會說外語,沒法勾通,就只好擺手不敢放行。溝通失敗后,幾個老外轉(zhuǎn)身離開了,走出十幾步,他們齊刷刷地回頭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正當我暗自高興時,這幾個老外的大拇指立刻轉(zhuǎn)向了地面,我當時就蒙了?!?/p>
老外的鄙視,讓一直認真努力工作的張俊成很難過。一氣之下,張俊成一有閑暇工夫就開始背誦英語單詞。后來,張俊成背單詞的事被被北大一名曹姓教授得知后,她便與英語系的教授商量計劃讓張俊成來旁聽。由于刻苦學習,張俊成參加了當年成人高考并被北大法律系錄取。
1998年7月,張俊成順利從北大畢業(yè),并辭掉北大保安的職位,回到老家。當時山西一所學校招聘管理人員和老師,張俊成順利入職。2005年9月,張俊成來到長治市超越中等職業(yè)學校任職?,F(xiàn)在,他已是山西長治市一所中等職校的校長,學校設(shè)置有汽修、機電、市場營銷等多個專業(yè),目前在校學生800多人。他雄心勃勃,計劃在未來十年內(nèi),打造長治第一所民辦大學。
張俊成表示,雖然他當時只是一名保安,但得到多位北大教授的幫助。當時,保安隊有規(guī)定,宿舍10點熄燈,熄燈之后,張俊成就只能在被窩里拿著手電筒看書。北大保安隊大隊長王桂明獲知后,特批會議室可延長熄燈,張俊成和幾個愛看書的保安一起,從此可以光明正大地學習。
他每天在保安崗和教室之間穿梭。比如晚上上夜班,第二天8點下班,8點又是上課時間,張俊成和隊友商量,讓對方提前十分鐘接班,他匆忙趕回宿舍,換下保安服然后跑步趕到教室上課。“那個時候,人生從保安開始,反倒是一種榮耀”,張俊成說。
這足夠傳奇,其道卻不孤。過去20年,北大保安隊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上研究生,之后當上大學老師。
另一個奇跡創(chuàng)造者是甘相偉,他高中時期閱讀了不少有關(guān)北大的書籍,北大學術(shù)大師的人格魅力讓甘相偉生出無限向往,產(chǎn)生了去北大讀書的夢想。
然而,好事多磨。2002年,甘相偉懷揣著北大夢參加高考,卻只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專院校。畢業(yè)后,他南下廣東,在一家公司從事法律顧問工作。
對于甘相偉來說,如果將這份白領(lǐng)工作堅持做下去,也許也會有一番成就。然而,北大夢已在甘相偉心中生根發(fā)芽,肆意瘋長,他無法抗拒心靈的召喚。2007年,他來到北京,走進了日思夜想的北京大學,當上了一名保安。
“我甘愿為心中的夢想站崗!”從公司白領(lǐng)到北大保安,談起當初的選擇,甘相偉依然堅定無悔。北大豐富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資源,讓他如魚得水。在這座頂級學府“潛伏”一年后,他已不再滿足于“偷師學藝”,決意要正大光明地求學。
2008年,甘相偉參加了當年的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數(shù)線60分的成績成為北大成教中文系的本科生。從此,甘相偉開始半工半讀。站在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進課堂,他是北大學生,一邊上班一邊上學,角色轉(zhuǎn)換間他既忙碌又開心。
在北大學習、工作期間,無論是在燕園巡邏,還是在未名湖畔晨讀,甘相偉總是隨身帶上紙筆,有了靈感就隨手記錄下來,然后整理成文。幾年間,他先后寫下了幾百篇文章,并將這些文章結(jié)集成書。2012年2月,甘相偉獲得了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6月,他寫的第一本書《站著上北大》正式出版,被譽為“中國保安出書第一人”。
北大保安的“成群逆襲”,儼然顛覆了人們對保安的固有印象。
20年500余名北大保安深造,雖然在遍地“海歸”的背景下,考學深造算不上多傳奇的事,可囿于家境、全職職業(yè)等因素,他們考學本就需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何況其中不乏已有大成的。難怪網(wǎng)友感慨:“北大保安藏龍臥虎”。
有人說,是北大得天獨厚的學習氛圍。校園里的學生與保安差不多是同齡人,未名湖邊,博雅塔下常有讀書的學生,環(huán)境的浸潤,或許成就了愛讀書、愛考學的保安們。
什么樣的保安,才會邊工作邊考學?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嚴酷的生存壓力,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學習?
文憑和職稱,成為過往幾十年來評價人才的最基本要素。承認與否,成人教育雖屬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近年來,因盲目擴張,教育質(zhì)量已經(jīng)出現(xiàn)下滑,影響了高等教育的含金量。拿到這些證書的保安們,是否獲得了更為廣闊的人生空間,是否實現(xiàn)了更上一層的階層流動,恐怕不盡然。
在人們眼里,保安是最沒有上升空間的職業(yè),但“北大保安”給整個社會傳遞了一個信號:通過考學改變自己。一所優(yōu)秀的學校,應為一切人提供向上、向善的動力,提供更開放、多元的資源,鼓勵人們通過奮斗改變處境,提升自我。一所優(yōu)秀的高校,應該在做好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致力于改善社區(qū)環(huán)境,引領(lǐng)社會風尚。
“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fā)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笔舜笠詠恚暯蕉啻握劦浇逃?。教育是人的現(xiàn)代化最核心的要素,保證教育公平,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對促進社會公平意義更為深遠。
如果全社會都能像北大那樣,如果每個小環(huán)境都營造通過奮斗改變處境的氛圍,就能喚醒更多人進取的渴望,這種渴望雖然發(fā)自個體,卻能影響社會,集聚成積極活躍的、充滿希望的時代力量。
(《湖北日報》、《紹興縣報》2017.5.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