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芬
【摘 要】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廣大學生創(chuàng)建更加自由、寬闊的發(fā)展空間,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避免合作流于形式,教師應及時把握合作交流的契機,布置要求明確的任務,合理組織合作的課堂,發(fā)揮好引導作用,鼓勵小組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養(yǎng)成合作習慣,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努力為學生養(yǎng)成合作意識與發(fā)展協(xié)作能力牽線搭橋,努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案例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操作層面上還存在為合作而合作的諸多問題:小組組建和問題設計不科學,合作指導和反饋評價少,組織合作次數(shù)多,合作意識差,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下面筆者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提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把握合作交流的契機
(一)思維沖突時,組織合作學習
課堂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課堂中常常會出現(xiàn)許多意想不到的錯誤,每一次的課堂生成常常伴隨著思維沖突,思維沖突的產(chǎn)生引發(fā)爭論,這時正是合作交流的大好時機。通過小組合作,每個人都可以具體闡述自己的觀點,滿足說的愿望;也冷靜地聽取別人的看法,承擔傾聽的責任,從而形成共識。
例如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對于水管的彎頭,有的學生認為它是角,有的學生認為它是圓的不是角。在討論之前,學生各抒己見,誰也不服誰。在小組討論中,大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的同時也聽取了別人的見解。充分利用思維上的沖突,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學得更主動,記得更深刻、更有效。
(二)操作沖突時,組織合作學習
有了明確的目的,合作的效果自然也就比較明顯,學習自然更有效。在教學“認識面積”時,探索比較兩個面積相近的圖形面積大小的策略,有以下兩個教學片斷。
教學片斷一:(每個學生準備一把剪刀或者15個1平方厘米的小方片或者15個相同大小的小圓片)
用你自己手中的學具探索比較兩個面積相近的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同學們一邊操作一邊思考,得出:(1)用剪刀將平面圖形剪、拼,比比大??;(2)一行行或一列列用小方片去擺,小方片多的面積大;(3)一行行或一列列用小圓片去擺,小圓片多的面積大。
教學片斷二:(每個小組準備一把剪刀,15個1平方厘米的小方片和15個相同大小的小圓片)
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選擇有用的學具進行比較,這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生先討論如何去比較,然后再動手擺弄的情境。小組商討后,用剪刀將平面圖形剪、拼,比比大小;一行行或一列列用小方片去擺,小方片多的面積大;一行行或一列列用小圓片去擺,小圓片多的面積大。這樣,每個學生通過比較三種擺法,得出最優(yōu)化的比較方法。
(三)策略沖突時,組織合作學習
每一個學生身上都藏著非常大的智慧和才能,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擁有施展才華的機會。有的數(shù)學問題會遇到策略多樣的情況,而策略優(yōu)化的過程就可以在小組內(nèi)先開展,在小組內(nèi)達成一致,也允許學生保持多種方法。還有的幾何問題是要考慮到多種情況,學生就著自己的答案說的時候就更簡單直觀了。
例如,把一個正方形沿一條直線剪去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合作。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位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還有些學生從其他學生那里得到啟發(fā),沿對角線剪一刀,還剩下3個角;沿其中的一條邊的平行線剪一刀,還剩下4個角……學生在討論氣氛中,學會了全面地思考問題,嘗到了合作的快樂。
二、布置要求明確的任務
在合作學習時要讓學生明確任務,合作內(nèi)容的難易要適度。如果需要合作的內(nèi)容過于簡單,一想就會,小組合作就流于形式;如果所布置的內(nèi)容太難,學生會望而卻步,失去“合作學習”興趣。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了解學生,吃透教材,抓住學生的質(zhì)疑,精心設計問題。先把要進行學習的任務、要求布置清楚,要讓每個小組都明確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并且明白通過怎樣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務,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這樣才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合作效率。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認識》一課,在認識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后,接著在回憶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的基礎上介紹三角形的底和高(這過程其實已經(jīng)展示了如何畫三角形的高),之后讓學生嘗試畫出第一個普通三角形的高,并提出合作任務:畫好后,和組內(nèi)同學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學生先在組內(nèi)合作交流畫高的過程,用數(shù)學語言完整地表達畫高的過程,不僅給還不會畫或畫錯的同學提供了一次糾正的機會,也為緊接著請一個小老師來介紹畫高的方法做好了鋪墊。
三、組織高效合理的課堂
(一)恰當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是組員的問題,組員不分配好,小組合作是進行不下去的。因此,在分組的時候,必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學習成績,語言組織各種能力,男女性別及性格特征等等。小組里必須要有善于交流、善于管控的組員,小組雖小,“五臟俱全”。
(二)任務驅(qū)動
小組合作的前提是有明確的任務,規(guī)范的指導,不只是多媒體課件的文字指導,對于小學生來說更需要教師明確而簡單地解讀任務,這也是保證合作時間的關(guān)鍵所在。
(三)問題導學
再好的跑車,沒有好車手也不可以開到最快最精彩;再好的內(nèi)容,沒有正確的引領(lǐng),學生也無法自主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是旁觀者,更不是局外人,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的想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有些錯誤最好讓學生在組間解決,如果不行,老師還是要及時站出來進行指導。
四、注重意識習慣的培養(yǎng)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學生的合作能力只有在平時的課堂中經(jīng)過反復訓練提高,才能在有任務需要時馬上開展活動。而這種訓練不僅僅是數(shù)學課堂的訓練和指導,也是通過多種途徑教育學生合作的重要性,這更是我們開展合作學習的根本出發(fā)點。教師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活動,使學生明白只有人人參與,團結(jié)協(xié)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例如:組織一些團體游戲,通過智力搶答、拔河比賽、接力傳球等團體比賽,讓學生發(fā)現(xiàn)需要和別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勝利。
數(shù)學綜合實踐部分就意在通過課間收集數(shù)據(jù)、量量算算、調(diào)查生活中的數(shù)學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一種體驗,感覺到合作是一種富有樂趣、能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更讓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guān)注的,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去。
五、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小組學習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要保證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我們必須建立合適的評價方案。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要給學生展示成果、互相評價的機會,鼓勵成員之間互助合作,將整個評價重心從激勵個人競爭轉(zhuǎn)變成小組達標。重視小組集體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學、互補互促。小組討論的條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小組表達的流暢性,達成小組研究結(jié)果的方式等等,都應當成為對集體的過程評價的重要觀察視角。
總之,小組合作模式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充滿了歡樂,帶來了更大的活力,是創(chuàng)建高效、高品質(zhì)、有序課堂環(huán)境的科學手段與方法。唯有在實踐過程中明確小組合作教學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通過精心設計,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發(fā)揮小組優(yōu)勢,找準切入點,提升學生自主意識,形成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確保合作學習的延續(xù)性,才能不讓小組合作流于形式,使學生形成更好的合作思維,形成最佳的綜合品質(zhì),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上數(shù)學,愿意學習數(shù)學知識,善于觀察生活現(xiàn)象,通過數(shù)學思維解決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項難題,進而形成更好的數(shù)學品質(zhì),最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德學.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3(13).
[2]宋立梅,劉少飛.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3(28).
[3]曾琦.合作學習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03).
[4]李淑媛.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