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泉
在教學閑暇之余與各位同仁們交談,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教,你在他身上傾注了所有感情,但是依然得不到他們的理解,得不到應有的感情回報。”那么,真的是如這位教師所說,如今的學生都不懂感恩、不懂回報嗎?我看不一定如此。曾有這樣一個調(diào)查:有專家從某地區(qū)所有學校中隨機抽100名教師后問:“你愛你的學生嗎?”100%的教師回答:“愛!”然后,專家再對這100名教師所教學生進行調(diào)查:“你們的老師愛你嗎?”回答“愛”的學生僅占11%。由此調(diào)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并非如今的學生不懂感恩、不懂回報,而是我們的愛,很多學生都感受不到。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擁有這樣一種愛的能力——讓你愛的人愛你,即通過我們對學生的愛,能讓學生感恩反哺、深愛教師。
1.愛的能力之情緒管理——提升情緒智力,形成教師情緒智慧
在趙永久《愛的五種能力》一書中,首先談到了這樣一種愛的能力——情緒管理,即,每個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有能力去愛別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常常讓與自己相愛的人非常痛苦,容易錯失愛的機會,甚至會傷害別人。這種愛的能力遷移到師生關(guān)系中同樣適用。師生關(guān)系是教學關(guān)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種關(guān)系,教師作為每天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其喜怒哀樂的情緒,往往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學生是教師情緒的直接感受者。如果教師不能正確管理情緒,常常處于不良情緒狀態(tài)中,就會對學生冷漠,缺乏關(guān)心與耐心,更有甚者會因為自身情緒去體罰學生。這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學生會逐漸失去對教師的信任,也會變得情緒低落,不利于和諧融洽師生關(guān)系的形成,更別提學生尊重教師、愛戴教師。因此,若想讓學生愛自己,教師首先要具備情緒管理這樣一種愛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緒智力,形成教師情緒智慧。
教師在擁有不良情緒時,要學會控制,不可將怒氣發(fā)泄在學生身上,要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運用合理途徑來緩解情緒,阻止錯誤事情的發(fā)生;也可采取轉(zhuǎn)換情緒的方法,來使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消除。這可更好地感染學生、教導學生,讓學生不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與身心傷害,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學生不再把教師的臉部表情當做“晴雨表”,而是跟隨教師的情緒使自己的情緒也趨于穩(wěn)定。學生也依然會得到教師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與愛護,形成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重教師的良性循環(huán),使學生學會感恩教師、愛教師。
2.愛的能力之尊重——理解和尊重學生,視學生為獨立特性個體
受傳統(tǒng)“師道尊嚴”理念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上下級關(guān)系,教師對學生具有教育與管理的權(quán)利,學生應該絕對服從教師。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故作居高臨下狀,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不茍言笑、高深莫測的派頭,甚至常常犧牲學生的尊嚴,以換取自己的尊嚴。這樣的做法只會換來學生冷漠的目光,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會越來越遠,無法與教師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
趙永久在《愛的五種能力》一書中這樣說道:“理解并支持對方,善解人意,這是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愛人能有的能力,但是很多人都沒有,很多人都是習慣了講道理,教育對方,而不知道對方需要的其實是共情?!庇纱?,我們要明白這樣一條原則——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教育是雙向的一種活動:只有我們理解和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理解與尊重;學生也才能因為對教師的感情依戀,對教師產(chǎn)生熱愛的情感。所以,我們平日在與學生的相處中,不應故作居高臨下狀,而是要做到真心理解和尊重學生,把學生當做獨立的特性個體去對待,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從關(guān)心和愛護的心態(tài)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如此,能夠?qū)崿F(xiàn)由單向尊重向雙向尊重轉(zhuǎn)變,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尊重、理解和熱愛的情感,發(fā)自肺腑地愛教師。
3.愛的能力之影響——言傳身教,率先垂范,樹立良好榜樣形象
趙永久在《愛的五種能力》一書中是這樣描述“影響能力”的:“做好自己,對方也會變得更好。每個人都會變,在愛情關(guān)系里的人更是會因為對方而變,可以說一個人找了不同的愛人就會變成不同的人,人有可能越變越好,也有可能越變越不好。那么,自己怎么做,對方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呢?這就是影響的能力。”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然的崇拜感,他們常常在無形之中對教師的言談舉止進行模仿。所以說,教師日常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chǎn)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重視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熏陶與感染。
我國著名學者陶行知先生曾說:“要向?qū)W生好好學,必須先生好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边@句話也明確說明了教師一言一行對學生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影響作用。所以,與學生相處,我們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什么,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此,學生才會對教師產(chǎn)生道德信服感,進而對教師產(chǎn)生深深的敬仰感和崇拜感,從而愿意走近教師、愛教師。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認為將自己全部情感傾注于學生身上,就是對自己工作的盡職盡責,還必須擁有一種愛的能力——讓你愛的人愛你,即通過我們對學生的愛,能讓學生感恩反哺,深愛教師,唯有如此,師生才能處于我熱愛你、你熱愛我的良性循環(huán)中,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才能更順利地開展與進行,也才能培育出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走馬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