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艷
(遼寧省撫順市中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008)
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研究
崔曉艷
(遼寧省撫順市中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008)
目的研究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采用心理護理,比較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結(jié)果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值得應用推廣。
心理干預;乳腺癌;臨床護理效果
乳腺癌屬于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女性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對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1]。據(jù)資料統(tǒng)計,目前全球乳腺癌發(fā)病呈上升趨勢,我國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在世界范圍內(nèi)居于前列[2]。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可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患者的身體恢復具有積極的效果[3]。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20例,年齡36~63歲,平均(45.26±11.42)歲;未婚3例,已婚17例;文化程度:小學11例,初中3例,高中2例,中專3例,大專及以上1例;職業(yè):工人5例,農(nóng)民12例,干部2例,自由職業(yè)1例。對照組20例,年齡36~63歲,平均(45.26±11.42)歲;未婚3例,已婚17例;文化程度:小學10例,初中3例,高中2例,中專3例,大專及以上2例;職業(yè):工人5例,農(nóng)民11例,干部3例,自由職業(yè)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采用心理護理,要積極對患者進行鼓勵,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颊咴谧≡浩陂g要多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獲知患者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等基本情況,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利于開展治療和護理措施。護理人員應密切關(guān)注患者的心理變化,耐心幫助患者的疏導不安、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并且鼓勵患者的朋友及家屬平時多對患者進行關(guān)心,并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1.3 觀察指標: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5.0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對照組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為(49.15±6.48)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51.23±7.45)分,觀察組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為(49.46±6.37)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51.42±7.38)分;護理后,對照組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為(45.32±5.37)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46.03±5.28)分,觀察組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為(32.58 ±4.96)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35.76±4.83)分;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t1/P1為護理前兩組評分比較;t2/P2為護理干預后兩組評分比較
組別時間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照組護理前49.15±6.4851.23±7.45干預后45.32±5.3746.03±5.28觀察組護理前49.46±6.3751.42±7.38干預后32.58±4.9635.76±4.83t1/P1-2.618/0.8612.182/0.910t2/P2-6.349/0.0318.062/0.026
乳腺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乳腺癌的病死率位列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4]。乳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輔助化學治療、手術(shù)治療、放射治療、內(nèi)分泌治療和生物治療[5]。乳腺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受機體免疫系統(tǒng)以及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影響,而心理因素能通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和內(nèi)分泌功能[6]。乳腺癌患者在疾病確診后,會出現(xiàn)較為強烈的心理反應,如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煩躁、輕生心理,患者擔心體型會發(fā)生變化,擔心化療造成的胃腸功能紊亂、脫發(fā)、惡心、低熱不退以及嘔吐等不良反應,從而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心理護理是整體化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從患者的心理角度出發(fā),采用溝通以及交流等多種方法獲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用有針對性的表情、語言、行為及態(tài)度去影響患者,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建立正確的心理觀念,提高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焦慮情緒,提高患者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以及配合度為目的[7-9]。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值得應用推廣。
[1] 趙坡,姜學革,李曉瑛,等.FISH檢測乳腺癌HER-2基因擴增及17號染色體多體狀況及其臨床病理學意義的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1,18(9):680-683.
[2] 鄭敏,陳晉肅,林海舵.應用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shù)后即刻乳房重建[C].浙江省腫瘤外科學術(shù)年會暨溫州醫(yī)學會腫瘤分會年會.2007.
[3] 曹雪英,鄧暑芳,何麗煌.病友互助護理模式對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及治療不良反應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14):23-25.
[4] 張敏璐,黃哲宙,鄭瑩.中國2008年女性乳腺癌發(fā)病、死亡和患病情況的估計及預測[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2,33(10):1049-1051.
[5] 王曉紅,李義慧,楊俊泉,等.復方苦參注射液對乳腺癌術(shù)后化療患者的療效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23): 2696-2698.
[6] 劉勝,吳春宇,程旭鋒,等.從OPG/RANKL/RANK系統(tǒng)闡述補骨脂-蛇床子抑制乳腺癌骨轉(zhuǎn)移的機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1,31(5):684-689.
[7] 桑潤生,牛保青.TAC方案術(shù)前新輔助化療對乳腺癌患者心理和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2,18(5):650-651.
[8] 周秀蓮,顧家琪,楊世娟.運用系統(tǒng)化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2,34(12):1905-1906.
[9] 何平平,成逸蕓,劉華云,等.乳腺癌病人心理社會適應水平及心智覺知訓練的干預作用[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4,42(6):646-648.
R473.73
B
1671-8194(2017)16-0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