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
(遼寧省康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110500)
水果黃瓜種植技術推廣與應用
于飛
(遼寧省康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110500)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7.005
水果黃瓜又稱無刺黃瓜。無刺黃瓜因口感好、味道美、品質優(yōu),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市場的需求量逐年擴大。嫁接栽培能夠克服連作障礙以及提高作物產量和抗逆性,因此被無刺黃瓜育苗廣泛采用。其中靠接法以其方法簡單、對環(huán)境要求寬松、成活率高、技術容易掌握而備受歡迎,是采用率較高的一項嫁接技術。
1.1 種子處理與催芽
用 25~30℃溫水浸種 8 小時左右,轉入保溫箱內催芽。具體做法:用無破損的塑料袋,內裝 32℃溫水,封好袋口,放在泡沫保溫箱內,袋內水深約 10 厘米左右,上覆干凈的濕毛巾,種子平攤在濕毛巾上,再用干凈的濕毛巾覆蓋保濕進行催芽(冬季育苗要將保溫箱盡量放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并做好保溫工作)。待種子80%破嘴后,把保溫箱內溫度降低到 22℃左右待播。
1.2 播種
1.2.1 培 養(yǎng) 土 的 處 理 :選沒種過瓜類、土豆,無除草劑殘留的疏松、肥沃的園田土過篩,拌上適量的魔立壯或保利豐(以確保黃瓜莖桿粗壯、方便操作和提高嫁接成活率)備用。
1.2.2 做床:冬季棚內育苗,盡量選擇在棚中間部位育苗(光照好、溫度高,同時方便控制),要避開棚的前臉和兩頭(這些部位低溫、寡照);秋季育苗,要選擇通風、透光、地勢較高處。要做高床,并注意防水和控溫。
1.2.3 播種:播種前 1 天,將床做好,澆透底水,然后鋪上培養(yǎng)土,整平,并用普力克 600 倍液把畦面澆透;播種密度為間距 3~4 厘米,有利于苗下胚軸伸長,但要注意溫度、濕度調控,胚軸不宜過長。
1.3 播種后管理
播種后育苗床用地膜覆蓋保溫、保濕,床面溫度保持白天 25~32℃,夜間 20℃左右,注意防止高溫危害,可采用遮陽網遮陽降溫,出苗達 70%左右時,揭去地膜,溫度偏低時要采取加溫和保溫措施。全苗后,適當降低溫度,白天 22~28℃,夜間 15℃左右,避免苗莖生長過快,導致苗莖過細,提早出現空腔。2 片子葉充分展開時,適當提高溫度,促苗莖生長,使其到嫁接時長到要求的高度,此時白天溫度以 25~30℃為宜,夜溫不變,結合補水用進口普力克灌根1次預防猝倒病,藥水避免濺到苗心。
砧木可選用南瓜,嫁接的黃瓜產量高、品質優(yōu)、口感好。砧木浸種、播種、管理與黃瓜基本相同,但也有差異:一是砧木多采用畦面直播法,不催芽,比黃瓜晚 1 天播種;二是砧木播種間距在2厘米左右,不宜采用密集撒播法;三是注意溫度和濕度的調控,出苗前保持苗床較高的溫度,白天溫度 32~35℃,夜間溫度不低于20℃。出苗后降低溫度,防止苗莖生長過快、苗莖過高以及過早地出現空腔,此期的適宜溫度為白天 25℃左右,夜間 12~15℃。注意保持畦面濕潤,不宜過濕。
3.1 嫁接時期
黃瓜苗要求 2片子葉充分展開,第 1片真葉露出大半或初展;苗莖粗壯、色深,子葉到地面之間的幼莖高 5厘米左右;幼苗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砧木要求 2 片子葉初展或剛展平,未露心葉或剛露小尖,苗莖粗壯、色深,子葉到地面之間的苗莖高度 4 厘米左右(比黃瓜苗莖短 1 厘米左右);幼苗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
3.2 靠接操作要點
3.2.1 起苗前準備:起苗前 1 天,把嫁接場所和擺苗的苗床遮成花蔭;同時,用進口普力克 600 倍液對適宜濃度的甲維鹽噴灑植株,預防病蟲害。
3.2.2 砧木苗的削切:用竹簽挑除生長點,然后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輕輕把2片葉合起并捏住,使瓜苗的根部朝前,莖部靠在食指上,右手捏住刀片,在南瓜苗莖的較窄的一側(與子葉生長方向垂直的一側),靠近子葉(要求刀片的切入口處距子葉不超過 0.5 厘米),與苗莖約成30~40°的夾角向前斜削 1 條長 0.8~1.0 厘米的切口 (將對折后普通雙面刀的一半全部切入莖內即可),切口深達莖粗的 2/3 左右。把切好的苗放在潔凈的紙或塑料薄膜上備用。
3.2.3 黃瓜苗莖削切:取黃瓜苗,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輕輕捏住根部,子葉朝前,使苗莖部靠在食指上,右手持刀片,在黃瓜苗莖的較寬一側(著生子葉的一側),距子葉約 2 厘米處與苗莖成 30°左右的夾角,向前(上)削刀,刀口長度與南瓜苗相同,刀口深達苗莖粗的 3/4 左右。
3.2.4 嵌合:瓜苗切好后,隨即把黃瓜苗和南瓜苗的苗莖切口對正、對齊,嵌合插好。黃瓜苗莖的切面要插到南瓜苗莖切口的最底部,使切口內不留空隙。
3.2.5 固定:瓜苗的切口嵌合好后,用塑料夾從黃瓜苗一側夾入,把瓜苗的結合部位夾牢。
3.2.6 栽苗:黃瓜離地靠接法在嫁接結束后,要隨即把嫁接苗栽到育苗缽。栽苗時,瓜苗要淺栽,適宜的栽苗深度是與苗上的原土印相平或稍淺一些,使嫁接口遠離地面,避免接口遭受土壤污染。
4.1 溫度
嫁接 8~10 天內,苗床內要保持適度的高溫,以確保嫁接苗的成活率。白天適宜溫度是 25~30℃,最適溫度為25℃左右;夜間適宜溫度 12~18℃,最適溫度是 15℃左右。冬季育苗在定植前適當降溫煉苗。
4.2 空氣濕度
嫁接結束后,要隨即把嫁接苗放入苗床內,并用小拱棚覆蓋保溫、保濕,或用白色地膜覆蓋嫁接苗,周圍壓實,使苗床內的空氣濕度保持在 90%以上。3 天后將小拱膜適量揭口放風,使小棚內的空氣濕度下降,避免棚內的空氣濕度長時間偏高引起發(fā)病。從第4天開始,每天逐漸延長苗床的通風時間,并逐漸加大通風量。嫁接苗成活后,加強通風,空氣濕度控制在 70%左右。
4.3 水分
嫁接苗栽入苗缽放進苗床后,要隨即逐株或逐行澆透水,并盡可能避免將水澆到嫁接口上,造成病菌感染。澆透水后,一般前 3天內不再澆水。苗床開始大通風后,育苗缽土容易失水變干,要根據缽土的干濕變化情況及時澆水,使缽土經常保持濕潤。用苗床栽苗,澆水量要適當減少,以保持床面半干半濕為宜。澆水時要求逐苗或逐行點澆水,以保證將育苗土澆透、澆勻。
4.4 光照
嫁接當日以及嫁接后的前 3天內,用草苫或遮陽網把嫁接場所和苗木遮成花蔭,從第 4 天開始,于每天的早晚讓苗床接受短時間的太陽直射光照,并隨著嫁接苗的成活生長,逐天延長光照時間,每天的適宜光照時間以瓜苗不發(fā)生明顯萎蔫為標準。嫁接苗完全成活后,撤掉遮蔭物,進行自然光照下育苗。苗達到2葉 1心后定植,宜早不宜晚。
4.5 適時斷根
斷根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嫁接苗完全成活后即可進行試斷根,如果不明顯打蔫,就對全部嫁接苗進行斷根;另一種方法是雙根定植,緩苗后再進行斷根,遇到嫁接口愈合得不是很牢固的植株,就晚點斷根或是留雙根生長,此法比較靈活。
黃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E,可起到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黃瓜中的黃瓜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用黃瓜搗汁涂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功效。黃瓜中所含的丙氨酸、精氨酸和谷胺酰胺對肝臟病人,特別是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可防治酒精中毒。黃瓜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參與通常的糖代謝,故糖尿病人以黃瓜代淀粉類食物充饑,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會降低。黃瓜含有維生素 B1,對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輔助治療失眠癥。
黃瓜的選購:帶刺、掛白霜的黃瓜為新摘的鮮瓜;瓜鮮綠、有縱棱的是嫩瓜;條直、粗細均勻的瓜肉質好。瓜條肚大、尖頭、細脖的畸形瓜,是發(fā)育不良或存放時間較長而變老的瓜;黃色或近似綠色的瓜為老瓜;瓜條、瓜把枯萎是采摘后存放時間較長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