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輝
循環(huán)護理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王麗輝
目的 評價循環(huán)護理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270例,常規(guī)護理以及護理管理。2016年1—12月,心血管內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288例,進行循環(huán)管理持續(xù)質量改進。結果 2016年心臟不良事件、醫(yī)院感染、失眠、藥物相關不良事件、意外傷害、儀器設備故障、不良事件合計發(fā)生率低于2015年,2016年護理滿意率高于2015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循環(huán)護理,可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
心血管內科;老年人;循環(huán)護理;護理質量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12月,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270例,其中男150例、女120例,平均年齡(69.3±5.1)歲。急性冠脈綜合征94例、肺心病加重期84例、各類心律失常54例、其他38例。入院時昏迷或休克16例,危重癥45例。2016年1—12月,心血管內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288例,其中男157例、女131例,年齡(69.4±5.2)歲。急性冠脈綜合征101例、肺心病加重期88例、各類心律失常52例、其他47例。入院時昏迷或休克20例,危重癥48例。兩組對象年齡、性別、疾病類型、入院昏迷與休克比例、危重癥比重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2015年1—12月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以及護理管理,責任護理制度,護士長在日常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護理質量問題,現(xiàn)場糾正,并在每日晨會進行通報,制定改進策略。
2016年進行PDCA循環(huán)管理:(1)計劃與問題分析:
①調取2014—2015年醫(yī)院心內科的護理質量報告,包括嚴重并發(fā)癥、護理不良事件、基礎護理質量報告,查閱相關文獻,最終科室認為當前心內科老年患者風險事件主要包括猝死、病情惡化包括出現(xiàn)新的心律失常、肺炎、泌尿感染、肺功能減退、跌倒等意外傷害等。
②風險分析法進行風險強度的分析[2]。幾乎不可能發(fā)生、低概率、比較可能發(fā)生、較大概率發(fā)生以及一定發(fā)生分別賦值為1~5分。幾乎無害、輕無需處理、需要處理、可能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威脅生命分別賦值為1~5分。風險分值=可能性×危害。分值>12分高風險事件。
③采用柏拉圖分析法,計算所有風險事件風險總分,占總分前80%的風險事件主要為猝死、肺炎、藥物問題、儀器設備故障、心律失常[3]。
④從風險發(fā)生的因素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主觀因素為,包括醫(yī)護患缺乏足夠的重視,基礎護理內容細節(jié)性不足,如夜間管理不到位導致失眠,重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差容易出現(xiàn)心理應激表現(xiàn),兒茶酚胺分泌過多,應激水平上升,增加心律失常以及猝死發(fā)生風險;客觀因素,患者病情較重、體征不穩(wěn)定、運動功能差自護能力下降、意識障礙、長期臥床、氣管插管、留置靜脈針等[4]。
(2)對策:
①風險分級管理,制定個體化的護理對策,合理安排護理工作,根據(jù)文獻中有關于肺炎、泌尿感染的回歸分析以及醫(yī)院既往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制定風險評價策略。在患者入院時,進行風險評價,此后每隔2周再評價1次。根據(jù)評價的結果制定護理對策,安排護理資源。以猝死為例,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年齡>70歲、基礎心率≥80次/min、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或冠脈綜合癥、有心源性猝死病史者,高風險者需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如控制心率、加強心電圖監(jiān)測等[5-6]。
②規(guī)范交接,避免信息遺漏,重視心率、體溫等指標情況的交接,動態(tài)管理,每班次護士都要完善自我評估,自我評價,分析風險控制情況,做好標記,進行交接。
③合理的崗位職責安排,根據(jù)能級以及護士的個人狀態(tài)安排護理工作,確保負責高風險患者護理的護士有能力、精力完成護理工作。
④對于護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護理風險問題,需要進行持續(xù)不斷的改進,直至解決。
⑤規(guī)范標識工作,床頭醒目位置,張貼該名患者需要特別關注的風險事件,在呼吸機機器、導管上粘貼不同顏色的警示標識。
⑥針對具體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對策,如針對常見的醫(yī)院獲得性肺炎,主要對策包括加強體位引流、呼吸機冷凝水處理、套管固定、物理排痰、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合理霧化等方法預防感染,其他措施包括音樂助眠、急救車表單封存、用藥表單管理等[7-8]。
(3)反饋:每月1次循環(huán)管理,分析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評價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分析落實不佳的原因,調整改進對策。
1.3 觀察指標
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患者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2015—2016年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與護理滿意情況對比[n(%)]
2016年心臟不良事件、醫(yī)院感染、失眠、藥物相關不良事件、意外傷害、儀器設備故障、不良事件合計發(fā)生率低于2015年,2016年護理滿意率高于2015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循環(huán)管理實際上是一種持續(xù)質量改進策略,通過科學的分析,抓住影響護理質量的主要矛盾,制定針對性的對策,通過定期的調整,最終達到控制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的目的[9]。研究中,醫(yī)院分析發(fā)現(xiàn)猝死、肺炎、藥物問題、儀器設備故障、心律失常導致患者預后不佳的主要風險,據(jù)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進策略。結果顯示,2016年主要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均顯著下降。循環(huán)管理對護士管理水平、循證護理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護士的循證護理能力。
[1] 黃心.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部署推進“三好一滿意”活動[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3,21(9):904.
[2] 李婧,陳漢想,李偉,等. 心率與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發(fā)生率的關系[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19-21.
[3] 田愛娟,楊曉麗,等. 柏拉圖分析法在季度護理質量分析中的應用[J]. 西南軍醫(yī),2013,22(6):677-678.
[4] 李衛(wèi)青. 內科病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對策[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3,21(12):1364-1365.
[5] 劉鵬,劉騰飛,黃穎,等. 交感神經與心源性猝死[J].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4(9):1003-1007.
[6] 任南,文細毛,吳安華. 2014年全國醫(y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報告[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2): 83-87.
[7] 黃麗明,李水梅,黃小興. 分層封存結合有效期表單在封存搶救車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2):119-120.
[8] 莫游央. 加強心內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藥的護理干預管理[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23(4):76-77.
[10] 羅翠玲. 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13(7):76-77.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irculatory Nursing Mode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WANG Lihu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lin City, Jilin Jilin 132002,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irculatory nursing mode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elderly in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nursing management were performed in 270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288 elderly in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and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was carried out by cycle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quality control. Results In 2016, the incidence of cardiac adverse events, hospital infections, insomnia,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accidental injuries, instrument failures, adverse events was lower than in 201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in 2016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201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an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old people; circulation nursing; nursing quality
R473
A
1674-9316(2017)12-018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2.105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循環(huán)內科,吉林 吉林 132002進的策略。為進一步提高心血管內科老年人的護理質量,醫(yī)院嘗試進行全面的PDCA循環(huán)管理質量改進活動,效果較好。
心內科老年人多見不穩(wěn)定心絞痛、重癥高血壓,循環(huán)狀態(tài)不穩(wěn)定,容易出現(xiàn)心臟不良事件,預后相對較差,對護理質量要求較高[1]。PDCA循環(huán)管理是一種針對具體護理問題進行持續(xù)質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