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軍
(南京財經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理論與方法探索
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
彭青軍
(南京財經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體育也逐漸成為了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我國各大高校都在積極地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然而目前受教學思想、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設備的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不但教學質量無法保證,學生們的身體素質也無法保證,同時也影響著我國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體育教育;影響因素;對策
體育作為教育的一門獨特學科,對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證了體育教學質量,就保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教學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并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1.1 教學思想方面
隨著我國高校的不斷改革,體育也逐漸成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但是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在教學思想方面還存有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毛病,認為高校應該以文化課教學為主,沒有對體育教學引起重視,嚴重地影響了我國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1.2 教學模式方面
雖然現(xiàn)在已有很多高校對體育教學一直在進行改革,也相繼開展了體育的專項課和選修課,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不但死板沉悶,也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還以理論式教學為主,體育的實踐課程設置的非常少,無法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作用。同時,在測試過程中,依然采用了傳統(tǒng)的技能測試,極大地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1.3 教學研究方面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雖然針對高校體育教學做了大量的研究,也相繼加大了投資力度,但卻沒有加大對非體育專業(yè)高校的體育科研,使得這些非體育專業(yè)類高校的體育教學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再加上高校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就更不要提對體育教學的研究了,因此在體育教學研究方面,依然處于弱勢,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開展。
2.1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脫離實際
雖然我國各大高校都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但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將體育技術作為教學重點。雖然體育教學改革,也傳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但卻沒有真正地實現(xiàn)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學生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盲目地模仿動作,并未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并且教學改革也并沒有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態(tài)度,學生依然認為體育課程是可有可無的課程。同時,教學改革過于形式化,沒有從大學生身心狀況角度出發(fā),也沒有得到學生的支持,因此整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明顯地脫離了實際,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2.2 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模式過于陳舊
雖然很多高校對體育教學進行了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革,但是從課程設置方面來看,依舊沒有設置太多的體育教學時間,且教學內容老套、無新意,基本上跟小學的體育課程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qū)別,無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而且很多高校雖然已將體育教學作為選修課或必修課程,但為體育教學設置的教學場地、教學實施以及教學經費都十分有限,一些現(xiàn)代化的建設器材更是匱乏,因此使得體育教學效果不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成績又帶有強制性,讓很多學生都對體育課感到了厭煩,也讓很多學生選擇體育課的目的變成修學分,而不是鍛煉身體,因此嚴重地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2.3 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水平不高
很多高校的體育教育教學水平不高,主要體現(xiàn)教學思想落后、教學能力不足、以及教學研究不深入等方面。首先在教學思想方面,我國體育教學思想已經從最初的體質教育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終身教育,然而很多教師卻對此表示不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掌握好教育力度,偏離了教育方向。還有一部分教師將提高學生的體質作為體育教學的目標,沒有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如耐力、意志力等,使得體育教學存在著極大的漏洞。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既沒有體會到運動的快樂,也沒有增強身體素質,更是對教學產生排斥心理。其次在教學能力方面,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本應該是輕松愉悅的課堂,也應該是學生張揚個性的課堂,但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使得體育課堂變得呆板無趣,既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絕大多數(shù)時間用在訓練練習上,長時間下去,影響著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在教學研究方面,很多高校由于教育經費有限,基本上將有限的經費用在文化課上,并沒有對體育教學研究引起多大的重視,再加上本來跟體育教學相關的學術研究就比較少,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而且目前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也都缺乏體育教學熱情,隨著體育教學的改革,其教學能力已無法滿足現(xiàn)代化體育教學的需求和發(fā)展,因此嚴重地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2.4 教學環(huán)境不佳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教學環(huán)境不佳,主要體現(xiàn)在有限的教學場地、體育器材和教學設備上。據(jù)了解,只有很少的高校具備齊全的體育器材和設備,也只有很少的高校具備足夠大的教學場地,絕大多數(shù)學校都沒有這個條件,因此制約著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由于教學場地有限,使得學生無法有效地進行鍛煉,再加上缺少相應的器材,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陷入了教學困境,只能分配給學生很少的時間,來利用這些有限的器材進行鍛煉,不但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學生學起來也比較敷衍。并且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校的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讓有限的體育器材變得更加提襟見肘。同時,還有很多器材由于管理不當,出現(xiàn)老化、生銹的現(xiàn)狀,影響著學生的使用,也影響著體育教學的開展。
由于有很多因素影響著我國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因此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水平,即落實體育教學改革、更新體育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及優(yōu)化體育教學環(huán)境。
3.1 落實體育教學改革
上文分析到影響我國體育教學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體育教學改革脫離了實際,使得高校的體育教學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須要落實體育教學的改革,從實際出發(fā),落實體育教學的教學計劃、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檔案等。在落實體育教學改革中,還要保證學校的教學場地、器材設備以及課程合理是否合理和到位,是否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運動量。同時,在落實體育教學改革中,還要更新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或者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跟互動式教學和小組討論式教學方式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課上認真鍛煉、課下也認真鍛煉的好習慣。
3.2 更新體育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新時代的體育課程必須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都必須以回歸生活為主,來安排體育課程。如在教材方面,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強身健體、教育育人為教學目標,以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來建立新的教材體系。并且在教學內容方面還要保證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實用性、娛樂性和文化性,讓終身體育教學思想貫穿于整個體育教學中。同時,新的教學課程還應加入一些非競技性的運動項目,尤其是一些符合職業(yè)需求的體能項目,讓學生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掌握一項特長,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體育。而且在體育教學發(fā)展過程中,還需要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滿足社會對體育多樣化的要求。不同的教學方式都會有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教學過程中,要綜合各種教學的優(yōu)點,結合教學內容,來開展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保證體育教學質量,促進體育教學的開展。
3.3 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為了促進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必須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首先應提高其教學理念,讓其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其次對其進行培訓,培訓其專業(yè)的體育知識和最新的教學方式,來保證體育教學質量,而且還應要求其進行再教育,提高其學歷,擴充其知識,讓其在掌握專業(yè)的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更多的體育實踐知識。同時,打造一支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教師隊伍,為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從而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只有具備高素養(yǎng)的體育教師,才能準確地掌握教學方式,根據(jù)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師方式,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并且只有高素養(yǎng)的體育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以健身育人為中心,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創(chuàng)新,在發(fā)展個性化教學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4 優(yōu)化體育教學環(huán)境
在體育教學發(fā)展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保證其發(fā)展的根本,因此必須要優(yōu)化高校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才能保證體育教學的開展。在體育教學發(fā)展中,首先要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保證教學場地的充足,要讓場地滿足學生的運動需要和運動質量。其次要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為體育教學配備齊全的教學設備,如籃球、足球、羽毛球、草坪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其能夠在體育課上進行有效的鍛煉。同時,還應為體育教學設置更多的體育項目,如武術、健美體操等,讓學生在強身鍛體的同時掌握一些特長,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幫助。
我國高校一直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依然有很多影響因素,影響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如體育教學改革的偏離實際、體育教師教學思想的落后、體育教師能力的不足及體育教學設施的匱乏等,制約著體育教學的開展。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落實體育教學的改革,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更新體育教學課程,更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優(yōu)化體育教學環(huán)境,才能有效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式,在提高體育教學成績的同時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 1 ] 申齊.淺談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 J ].華章,2014(13):74.
[ 2 ] 陳波.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其對策分析[ J ].教育,2016(12):188. [ 3 ] 羅樂.淺談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 J ].時代報告:學術版,2015(9):74.
[ 4 ] 舒剛民.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及其發(fā)展對策研究[ J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3(2):88-95.
[ 5 ] 何劍康,雷小明.淺談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 J ].黑河教育,2013(2):83.
G807.4
A
1674-151X(2017)02-06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36
投稿日期:2016-12-18
彭青軍(1971—),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