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雯
比倔,我在朝陽修文物
○ 海雯
蔣曉娜
2017年年初,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火遍大江南北。文物修復者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讓無數人肅然起敬。在遼寧朝陽市,也有這樣一個女孩,20歲的面孔,60歲的手。經過她手的古瓷器,即使由儀器檢測,也查找不出絲毫修復的痕跡。這樣一個牛人,有著怎樣的故事?
今年28歲的蔣曉娜對舊物的愛源遠流長。
小時候,她常去表哥家玩。表哥家有很多古董,雖然看不懂都是什么,但蔣曉娜喜歡那些瓷瓶的顏色,不艷麗,卻味道特別。表哥見她著迷,就繪聲繪色地講述起古董背后的故事。
一個又一個故事中,蔣曉娜慢慢長大,對古董有了自己的理解。她喜歡望著這些舊物品,靜靜地跟它們對話,揣測幾百年前它們經歷了什么。就像一場精神穿越,讓人快樂。
2007年,蔣曉娜考上朝陽財經大學法律專業(yè)。她專門選修了歷史,還自學起了古董鑒定。因為父母從事農牧行業(yè),她常跟著下鄉(xiāng)。和村民接觸時,蔣曉娜發(fā)現不少人家院子里,隨意擺放著舊時瓷器,盛了飼料喂養(yǎng)家禽。雖然有些瓷器不值錢,但好看又有歷史參考價值,蔣曉娜就省下生活費,把它們買回去。
2008年7月的一天,蔣曉娜進了一批瓷器,滿心歡喜地往家趕。結果路上一個急剎車,后備箱里好幾件瓷器撞碎了。蔣曉娜欲哭無淚,難受得幾天吃不下飯。思來想去,她決心找位高人把瓷器修復好。跑遍遼寧省,又去了北京和天津,她發(fā)現能做這事兒的人特別少,修補價格也遠超瓷器本身。蔣曉娜拿不出錢,敗興而歸。把碎片粘起來有那么難嗎?別人能修復,自己也可以學呀,她不死心。
為了從民間高手那里學藝,蔣曉娜通過“陌陌”建了小群,名叫宜心閣。加入的古玩愛好者越來越多,蔣曉娜學到的東西也多了,可依然沒法深入古玩修復的精髓。看來,要想成為真正的“文物醫(yī)生”,必須找到大師。
2011年,蔣曉娜認識了王文生先生。他曾修復過羅浮宮里的遼三彩、青銅器、象牙、明朝彩,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修復大師。
得知她要拜師,家人都勸,“王老師很少收徒弟,這些年想拜師的人多了,從沒見他點頭。你不如再找找其他人,免得受打擊?!笔Y曉娜卻自信滿滿,打磨這些年,不敢說自己特專業(yè),但在同齡人中也算佼佼者。
第一次見面,蔣曉娜剛說明來意,王文生客氣地回復:“我們可以交流,但我暫時不想收徒弟?!彼忉屨f這行特別苦,有時需要安靜地待上半年或一年,不少年輕人很難堅持。再說帶一個徒弟,意味著一份責任,他怕耽誤她的前途。蔣曉娜再三表決心,可王文生就是不答應。
碰了釘子,蔣曉娜一點沒灰心。她早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如果說王文生是塊大石頭,那她就是塊小石頭,大石頭碰小石頭,看誰倔。
回去后,蔣曉娜常在微信上跟王文生溝通,不管怎樣,先混個臉熟。聊到最后,她總會腆著臉問:“收徒的事能再考慮考慮嗎?”收到的回復都是“不考慮”。蔣曉娜也不急,下次找了機會繼續(xù)問。一次,王文生忍不住揶揄,“你怎么這么倔?”“沒辦法,跟你一樣?!笔Y曉娜不知道,她的努力和認真,已被王文生看在眼里,只不過怕她一時熱乎,想再考驗考驗她。
2012年年底,王文生從一家拍賣行接到一件需要修復的瓷器,瓷器上花紋非常多,需要懂繪畫的人協(xié)助。他想到了蔣曉娜,這些年,她一直學畫,技術也達到了專業(yè)水平。
蔣曉娜高興壞了,可去了才發(fā)現,想象和現實差距太大。王文生按燒制瓷器的辦法,讓蔣曉娜在紙上把圖案畫出來,再在瓷器上畫。蔣曉娜從小寫書法、學國畫,且?guī)煆拿?,有相當的腕力,可瓷面太滑,需要非??斓淖吖P,她的力道不行。
看她一籌莫展,王文生有些擔心。蔣曉娜卻放出大話,“您等著看吧?!彪S后,她嘗試了幾百次,依然沒法掌握訣竅。于是,她跑了一趟景德鎮(zhèn),半個月里,每天跟在老師傅后面察言觀色,才琢磨出門道。
回去后,下筆如有神,蔣曉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回朝陽前,她不死心地追問:“您還是不收我嗎?”王文生總算給出了新鮮答案:“我考慮考慮吧?!笔Y曉娜高興地直跳,“我可好了,一個人當兩個人使,聽話又聰明?!蓖跷纳笮Γ斑@樣調皮的徒弟確實難找?!?/p>
跟隨王老師,蔣曉娜才真正走進文物修復的世界。王文生絲毫不憐惜小姑娘,做得不好,拿起戒尺就往手背打。蔣曉娜先學修復青銅器,在無數碎片中尋找能用的殘品,非常難。蔣曉娜就傷腦筋地一片一片琢磨、對比,直到找到合適的。修復工作更乏味,拿修復瓷器來說,有七八道工序,每一道至少需要幾個小時。一項最普通的工作,費時近半個月。
修復瓷器還要用特質藥水清洗,再怎么小心操作,也會腐蝕皮膚。最后,修復好的瓷器需打磨,圈里有句話說“七分打磨,三分上釉和畫畫”,對精度要求很高,多磨了0.1毫米都要重補。打磨時灰塵飛揚,讓人喘不過氣。這些難處,蔣曉娜從沒和家人提過一句。既然選擇了,吃點苦就要死要活,不是她的個性。
有了一定基礎后,王文生讓學生們選擇修復方向。同門師兄弟選了較簡單入手的瓷器瓶身修復,而蔣曉娜選了難度最大的接瓶底。在這行,一般缺底的瓷器都不修復,因為瓶底的印記才能清晰證明器物的價值,否則很多信息難以確定。蔣曉娜卻覺得,因失去底面,就否定一件瓷器,實在不公平。
很快,老師交給她一件需要接瓶底的瓷器。瓷器瓶口非常小,手沒辦法伸進去,只能用玉器打磨的針一點一點磨,一旦不小心磨多了,之前辛苦便都白費,需要重新開始。蔣曉娜嘗試了131次,都失敗了。最后,她的頸椎實在受不了,眼睛也生疼,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這時見王老師走進來,蔣曉娜的情緒一下爆發(fā)了,“怎么都弄不好,不管了!”她哭著收拾東西就要離開。老師把她摁到椅子上,“當初你要拜師,我勸你冷靜。現在你要放棄,我還是那句話,冷靜再冷靜。已經完成了70%,不要放棄?!笨伤睦锍涑庵「校枰匦录橙×α吭俣日酒饋?。請了幾天假,她獨自去了蘇州。
可那幾天,她始終放不下那只瓷瓶。恰好這時,老師發(fā)來信息:“大家都等著你呢。小石頭那么硬,如果自己不認輸,誰也打不垮它?!表樦蠋熃o的臺階,蔣曉娜次日便回去了。
見到老師,蔣曉娜有些不好意思,“考慮到我不在,大家該多么孤單,我就回來了?!笨此行那橘u萌,老師才放心。她用了一個星期,試驗了上百次,終于把瓷器修復完成。打這以后,她就像闖過了一個瓶頸,技藝突飛猛進。
之后,老師帶她參與了很多博物館文物的修復工作。其中甘肅博物館送來的“宋代影青”,是蔣曉娜修復過的最貴重的古董。它是皇帝用過的脈枕,價值千萬元。
一次,一對外國夫婦拿來一件瓷器,蔣曉娜見了愛不釋手。這是德國的梅森瓷器,專給當時的皇室貴族燒制,其外型是拿破侖騎在馬上,下面跟隨幾條獵狗。送來時,獵狗全部破碎,根本看不出形狀和顏色。蔣曉娜泡了很久圖書館,又搜索了大量資料。40天后,完整的瓷器呈現,那對夫婦連豎大拇指。
2017年年初,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蔣曉娜也看了,其中的生活和她的差不多,一樣繁瑣?;厝ズ?,她忍不住拍了幾張照片,傳到微博上。清秀的面孔,拿捏瓷器的姿勢,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一時間,蔣曉娜成了網紅,不過她沒覺得與過去有什么不同,能通過一件件器物,在過去和現在之間穿梭,本身就已讓她滿足。
(作者聲明:未經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轉載、上網。)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