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如今,舞蹈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糧食,在舞蹈藝術里融入新的媒體元素也成了必然。它具有利于學生學習和領悟的較好的課堂環(huán)境,在課堂的進度上也有所提高。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課堂上,新科技設備的同時引用使其更好地向學生教授舞蹈的思想及形式,有利于學生更直觀地去了解舞蹈。
【關鍵詞】新媒體元素;融入;舞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J7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48-01
社會的不斷進步帶來了傳媒藝術的不斷更新,然而新的傳媒元素在很多領域都被很好地利用起來,特別是“舞蹈”這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糧食,在受到傳媒界新的元素的影響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舞蹈不僅是在現(xiàn)代,應該說從人們對精神文明需求開始,它就以各種姿態(tài)問世。在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飛天舞、西周巫舞和漢朝巴渝舞等;在現(xiàn)代有熒光舞和激光舞等。鑒于許多舞種的更新進步,所以在舞蹈的相關教學上也必須要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關于高校舞蹈課堂教學的相關現(xiàn)狀
(一)傳統(tǒng)的舞蹈教學形式。在高校的教學課堂上仍處于較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教學體制上沒有更新的方法。例如:某學校一舞蹈專業(yè)課上,教學老師用壯族的扁擔舞為該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授課老師基本是以照本宣科的模式進行教學,先進行書本知識講解,再進行基本動作的授課,沒就其重點和細節(jié)進行傳授,致使學生接受起來顯得似懂非懂,領悟不了其中所要呈現(xiàn)的精髓[1]。因此可以說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讓學生透徹地領悟舞蹈所表現(xiàn)的意義,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舞蹈的教學觀念落后。舞蹈教學內(nèi)容沒有科學性地提高,在這個新媒體元素領先的年代,舞蹈的形式在不斷更新,但所學的相關內(nèi)容卻還停留在原地,不僅與現(xiàn)代元素不相符,也造成舞蹈的教育不符合社會的現(xiàn)實性[2]。
(三)關于加強弘揚舞蹈的精神。舞蹈精神未能滲透教學模式中。因為沒有合理利用新的媒體元素授課,使得對舞蹈形式的解析不足,造成學生對舞蹈的認識度不夠。
二、關于新媒體元素和舞蹈課堂結合的意義
(一)與舞蹈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符。舞蹈,其發(fā)展歷程很久遠,是一種從古至今都不會衰竭的藝術,從其本身來講,它所具有的魅力不言而喻,它代表的是生活中的點滴。在不同的年代,大家對舞蹈的看法就不一樣。它譜寫著當時年代的社會狀態(tài)、結構和社會發(fā)展,并用很多種形式呈現(xiàn)出來。
(二)關于舞蹈精神的傳播。舞蹈能持之以恒地發(fā)展,其關鍵不僅在于舞蹈的形式,更重要是傳播舞蹈的精神。在以往的舞蹈授課中,授課教師沒能對舞蹈精神做明確闡釋,故步自封;但在當代,進行舞蹈授課時則可以利用新的元素采用新的授課方式[3]。比如:通過觀看視頻先了解人文風情,再觀看相關的舞蹈視頻。因影音資料可給心靈帶來渲染感或震撼感,使得觀者能更深入其中,也就促進其能更好地掌握舞蹈要領,充分展示出舞蹈的精髓。
三、關于課堂中將新元素融入后的實踐
(一)以新的傳媒技術和新思維相結合的方式就是新媒體元素?,F(xiàn)今,有一些高校已經(jīng)在專業(yè)課上引用了新媒體元素,如在專業(yè)授課時的相關設備:投影、電腦、影音器材、攝像設備及電視與光盤等等,它們在其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不但取代了傳統(tǒng)授課模式,還將舞蹈的新的課堂環(huán)境搬進了教室,增加了學生的領悟力,提升了上課的進度和效果。新的授課形式和新思想的傳播,不但可以打開學生眼界,也更有利于思路的拓展。以播放相關視頻的形式來對教師不能展示的部分作完美詮釋,因媒體播放器具有慢播功能,這樣便使得在較難動作展示時可以看得很清楚明白,教師再就其進行詮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義[4]。
(二)舞蹈藝術利用新媒體元素的實踐。舞蹈教學不單是教學生怎樣學習舞蹈動作,側重點在于學習后能進行各種舞蹈的創(chuàng)作和編排,如果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會較難,但運用了新媒體元素授課后這就不再是問題了。學生在欣賞舞蹈視頻的同時,對舞蹈知識和精神的傳播起到了很好作用,開闊了大家的眼界。
新媒介的編程功能可以對很多新的想法進行編排,有助于幫助學生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5]??梢哉f所有藝術的根源都來自于舞蹈,它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結束語
在這個對藝術追求較高的當今時代下,為了能更好地傳承舞蹈藝術,更系統(tǒng)化教學舞蹈及提高舞蹈的進程,我們國家的舞蹈教學就需利用好新的媒體元素,從而更有效地推進其發(fā)展和革新,讓舞蹈藝術與時代同步,讓我國的舞蹈藝術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1]文暢.新媒體元素應用于舞蹈課堂教學的思考[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6,26(05):149-152.
[2]李晶晶.新媒體的舞蹈教學實踐--評《新媒體舞蹈概論》[J].傳媒,2016,(14):95-96.
[3]丁思文,彭鈺.原生態(tài)花鼓燈的傳承重要性與教學實踐[J].滁州學報,2015,17(06):131-133.
[4]單丹.淺析高職院校音樂劇專業(yè)教學的重要元素-舞蹈[J].遼寧高職報,2005,7(05):132-133.
[5]鄧寶妍.讓舞蹈融入課堂,彰顯音樂教學魅力[J].新課程導學,2014,(27):24.
作者簡介:
席向鋒,長治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