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戲劇的發(fā)展來看,無論是簡單戲劇,還是復雜戲劇,究其不變的因素,總結戲劇的本質(zhì)都是觀眾與戲劇創(chuàng)作者的一種以“假定性”為前提的藝術活動。一部戲劇可以沒有激烈的戲劇沖突,但不可以沒有戲劇懸念。懸念作為戲劇一種重要的方法和技巧,它是如何來表現(xiàn)戲劇的本質(zhì)的,又是如何來體現(xiàn)戲劇的特性的,本文將作出簡單論述。
【關鍵詞】戲劇本質(zhì);戲劇懸念;戲劇特性;時空藝術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053-01
著名的懸念大師希區(qū)柯克曾提出自己的懸念觀,用他自己的話來解釋就是:“懸念在于要給觀眾提供一些為劇中人尚不知道的信息;劇中人對許多事情不知道,觀眾卻知道,因此每當觀眾猜測結局如何時,戲劇效果的張力就產(chǎn)生了?!雹僮T霈生老師在《論戲劇性》中提出:“所謂期待就是指人們對文藝作品中人物的命運、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種期待心理?!雹?/p>
一、戲劇的特性與戲劇懸念
從戲劇特性的情境和沖突來看懸念,懸念就顯得至關重要。情境與懸念在戲劇“假定性”這種特殊的形式結構中,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一般情況下,當大幕開啟時,觀眾對于劇中人物、環(huán)境、事件一無所知,如果說現(xiàn)在有所“期待”也只能是盲目的、毫無頭緒的。大幕打開之后,隨著劇中人物行動的不斷展開,人物性格和心理也就在行動中慢慢展現(xiàn),這時觀眾知道的信息也就逐漸增多,期待也就逐漸集中,直到情境營造好,留下的未知也已明確,懸念這才真正開始。因此,劇作家在開端部分必須慎重展示,交代那些已知數(shù),同時留下那些必要的未知數(shù)。通過這樣的總體構思完成的布局,目的正在于把觀眾的注意力集中于劇情發(fā)展的方向,這樣的懸念就關系到全劇的吸引力和藝術的誘導力。
懸念產(chǎn)生于懸而未決的沖突。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些戲的沖突本身并不是那么激烈,沖突展開的過程也并不是那么離奇曲折,可是它們依然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吸引觀眾去看。人們對“懸而未決”的沖突已經(jīng)了如指掌了,期待的心情卻沒有消失,吸引觀眾的又是什么?懸念實際上也是屬于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沖突及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在戲劇結構上的一種集中而典型的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總是會有進有退,有迂回有曲折,并在曲折的過程中產(chǎn)生種種難以預料的后果,正是由于懸念這種常常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而必然存在的生活狀態(tài),才會使觀眾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和興趣。
二、戲劇本質(zhì)與戲劇懸念
戲劇舞臺永遠是在此時此刻進行著,不可能重新復刻過去的時間,過去的時間和事件只能作為一種前史來交代。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來講,懸念是否是可能引起、激發(fā)期待的心理,對于觀眾來講,懸念是戲劇是否能引起期待的內(nèi)容。兩者都可以從時間上解釋懸念,就是是否能從現(xiàn)在呈現(xiàn)的來導致未來的時間趨向,如果能夠?qū)е戮蜁a(chǎn)生期待心理,如果不能導致,則沒有。從一定程度上講,所有的時間都是趨向于未來時間的,更重要的是看觀眾是否對這個未來的時間關注、重視。如果觀眾對于這個未來時間根本不關注也不重視,那么這個未來的時間沒有任何的意義。戲劇時間是你有存在意義的時間,是觀眾感興趣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戲劇時間運動過程就是懸念的過程,戲劇就是懸念的藝術。
戲劇的空間是現(xiàn)實實在的空間,說它現(xiàn)實實在是因為戲劇空間和人類所生存的現(xiàn)實空間大致是一致的,是所有藝術活動中和現(xiàn)實生活最為相近的藝術空間。這個空間是神秘的,具有魔力的,任何一個生活中的普通物品、任何一個生活中的普通人物、任何生活中的一個普通的動作,只要在這個舞臺上就具有了它不同于生活的意義,它會引發(fā)觀眾的思考與遐想,我們會推測這個物品是否真的和生活中是一樣的,因此整個舞臺對于觀眾來說就具有空間的神秘感,產(chǎn)生空間的懸念。
三、結語
從戲劇性的角度來講,懸念是使戲劇具有戲劇性的重要藝術手段,它能把觀眾的注意力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吸引到戲劇的規(guī)定情境中,對演員的戲劇動作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從戲劇的本質(zhì)來說,觀眾永遠關注的是戲劇的未來趨勢,懸念是一種期待,期待就是一種未來的趨勢,在這種驅(qū)使下,吸引著觀眾要讓他們對舞臺上的人、事件有所期待,讓他們懷著極大的興趣看下去,從而達到一種藝術的享受。
注釋:
①王心語著.希區(qū)柯克與懸念[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17.
②譚霈生著.論戲劇性[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65.
參考文獻:
[1]吳戈.戲劇本質(zhì)新論[M].云南大學出版社,2012:198.
[2]蹇河沿.叩問真理—戲劇、文化、哲學[M].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141+138.
[3]譚霈生.戲劇性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王心語.希區(qū)柯克與懸念[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靳丹陽(1993-),女,漢族,山西長治人,在校研究生,單位:云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影視編劇專業(yè),研究方向:影視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