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族的幻夢
    ——讀《想象的共同體》有感

    2017-07-15 10:18:43吳嘉俐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10097
    大眾文藝 2017年18期
    關鍵詞:本尼迪克安德森民族主義

    吳嘉俐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 210097)

    民族的幻夢
    ——讀《想象的共同體》有感

    吳嘉俐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 210097)

    首先對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主要內(nèi)容進行梳理,接著提出他的理論仍存在許多明顯的問題,例如無法解釋古代中國就存在的漢民族意識,對宿命論一筆帶過,未具體說明民族認同區(qū)別其他認同的優(yōu)勢,以及民族主義建構民族意識的政治運作過程等,并結合理論對當下的粉絲文化進行了思考。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主要講的是民族和民族主義的問題。他對民族下的定義是:“它是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并且,它是被想象為本質(zhì)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這個想象的生成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兩個重要的歷史的條件。一是,宗教共同體、王朝以及時間觀念的沒落。宗教共同體原本由神圣語言結合起來,雖然人們來自不同地方,說著不同的話,但是因為他們都讀得懂拉丁文,那么他們就可以閱讀宗教經(jīng)典,理解彼此文字的意思。但受到對歐洲以外的世界所進行的探險的影響,人們會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在觀察別人生活的同時,不自覺地就會有了對比,會出現(xiàn)“我們的”、“他們的”表達。之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類接觸進一步深化,這種無意識就變成有意識的行為。二是神圣語言自身地位逐漸式微,各種印刷語言興起,拉丁語的使用率降低了,閱讀的人不再以拉丁語的讀本為唯一的學習材料,那么靠語言想象的宗教共同體就受到了沖擊。因為君權神授的信仰已經(jīng)崩塌,王朝的合法性受到質(zhì)疑,又會導致王朝崩潰。至于時間的觀念,由于印刷報紙的興起,中世紀的同時性概念發(fā)生改變,同時性變?yōu)闄M向的,是時歷的一致。

    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了印刷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qū)使下,印刷行業(yè)開始印刷用方言寫作的廉價品,使得原本無法交流的人因為懂得各自的方言而互相理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感覺到那些在他們的特殊語言領域里數(shù)以萬計,甚至百萬計的人的存在,而與此同時,他們也逐漸感覺到只有那些數(shù)以十萬計或百萬計的人們屬于這個特殊的語言領域。這些被印刷品所聯(lián)結的‘讀者同胞們’,在其世俗的、特殊的和‘可見之不可見’當中,形成了民族的想象的共同體的胚胎?!?

    從宗教共同體和王朝的建立到崩潰,再到民族的建構,作者主要從印刷資本主義和語言角度來分析四次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第一波的民族主義的興起發(fā)生在殖民地,歐洲裔殖民者由于遭受母國的區(qū)別對待,加上地域阻隔,每日翻閱的報紙無法及時報道母國消息,更多的是殖民地的消息,長此以往,導致他們與母國的聯(lián)系疏遠,加上“人口調(diào)查、地圖和博物館這三者一起深刻地形塑了殖民地政府想象其領地的方式……”3,使他們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共同體想象。第二次的民族主義運動被稱為群眾民族主義,發(fā)生在歐洲地區(qū)。海外研究的不斷深入讓人們發(fā)現(xiàn)了語言的多樣性,拉丁文等和其他方言被擺在一起比較?!凹热滑F(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語言屬于上帝,則自然是它們新的擁有者,也就是以每個特定語言為母語的說話者——還有讀者?!?雙語辭典的出現(xiàn),給不同語言的人群劃了一個界限。隨著印刷資本主義的推動,越來越多的方言寫作出現(xiàn),古代史也開始重新建構,這些歷史著作的產(chǎn)生追溯遙遠的過去,就如博物館的存在一樣,讓人民覺得自己和過去的人是一脈相承的,有自己的發(fā)展軌跡。加上參與民族主義運動的人,多數(shù)是處理文字為專業(yè)的人們,他們提供可以進行民族想象的載體,原本的統(tǒng)治者之間關系維護是基于親戚和友誼,而不是共同的文化或語言,隨著閱讀階級的壯大,擁有一定人數(shù)的語言人群就會要求自己擁有與國內(nèi)說其他語言的人不同的地位,以正統(tǒng)的民族自居,以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以及獲得包括經(jīng)濟方面的各種利益。第三波的民族主義是十九世紀中葉以降在歐洲內(nèi)部出現(xiàn)的所謂“官方民族主義”。歐洲大部分的王朝最基本的正當性本質(zhì)上和民族性毫不相干,他們之間關系的維護也是基于親戚和友誼,所以一個統(tǒng)治者底下會有多種民族,隨著群眾性民族運動的高漲,為了維護統(tǒng)治,統(tǒng)治者必須站隊,將國內(nèi)有為數(shù)眾多的語言少數(shù)族群的語言定為民族的語言,來達到統(tǒng)一國家和穩(wěn)定統(tǒng)治的目的。第四波的民族主義是發(fā)生在亞非殖民地的民族主義,它們是盜版過去的民族主義而產(chǎn)生。以中國和古巴等為代表,是革命——社會主義。他們借鑒俄國的革命模型,使革命的計劃和民族想象相互結合建立民族國家。當革命者掌握國家權力的一刻開始,官方民族主義就變得至關重要,他們就會回溯過去的民族主義,為了保全統(tǒng)治而使民族主義有官方性格。

    《想象的共同體》中最創(chuàng)造性的一點就是指出印刷資本主義對民族產(chǎn)生的意義。印刷資本主義推動方言的使用,方言作為語言的其中一種對人們進行民族想象的影響最大。只是肯定它的同時,也要認識到這本書理論的局限性。如果我們將討論對象轉到中國身上,就會發(fā)現(xiàn)安德森的理論存在漏洞。安德森的民族理論是現(xiàn)代的民族主義,他強調(diào)民族不是自我的覺醒,而是人為的建構?!懊褡濉边@個“想象的共同體”最初而且最主要是通過文字(閱讀)來想象的。他缺少對中國民族主義一定的關注。他過分強調(diào)民族的現(xiàn)代性格,無形之中排斥了民族建構中的族群因素。中國歷來有民族的意識,但是這種民族意識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民族主義,借助的也并不是小說與報紙,印刷資本主義更是還沒有存在。中國最開始叫“中國”,意義和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并不相同,而是居天地之中者,除了中原地區(qū),四方都是蠻夷。中原人和蠻夷的區(qū)別隱約將人劃分開,說明古代就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民族自覺性。但是中原人區(qū)別自己和蠻夷的不同標準不僅僅是語言,而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各自擁有不同的農(nóng)業(yè)文明,擁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使他們將自己與別人區(qū)別開來。中原人的祖先是華夏民族,華夏追溯到遠古時期是黃河地區(qū)的部落。日后的漢族形成有很大的族群因素,“安德森的分析更多是基于西方和被西方強國殖民的土地,關注民族國家與外部力量的緊張關系,”5他重視外在事物對民族形成的影響,卻忽視了本身的因素。中國古代所擁有的漢族意識是否可以稱得上是民族意識?實際上無論是表現(xiàn)在歷史記敘中還是文學作品中,在中國占人口總數(shù)較大的漢族都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將自己與北方民族區(qū)別開來,即使他們被北方民族入侵征服或者是大一統(tǒng)的時候,他們的想象中也沒有包括和自己共處于一個土地,甚至已經(jīng)被漢化的其他族人,要不然為何在晚清以后,會有“驅(qū)逐韃虜”的口號?為何在中國歷史上,元朝和清朝始終是異于其他朝代的態(tài)度?在東晉之前的中國,漢族還是較為純正的,經(jīng)歷了東晉幾次的胡人入侵后,實際上人口已經(jīng)是較為混雜,整個中國是混雜的狀態(tài)??v然有統(tǒng)治者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安德森的理論來看,民族想象成為可能的條件一是世界性宗教共同體、王朝以及神諭式的時間觀念的沒落,二是資本主義、印刷科技與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這三者的重合。而古代的中國,或許我們可以將漢族為正統(tǒng)的這種意識稱為一種原始的民族主義?他是在王朝尚未崩潰之前就存在的,也并非是靠著印刷的資本主義,最初不是靠文字(閱讀)想象,而是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相結合。中國人的時間觀本身就不同于西方,安德森所指的西方直線型的時間觀在中國不存在,古代中國的時間觀很明顯是一種循環(huán)式的,他們總是回溯周朝,復古回歸禮樂時代,他們復制的是前朝的歷史。所以時間觀崩潰的前提條件也不存在。雖然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中國的民族建構完成于20世紀上半葉,即中華民族的建設。但是,中華民族建構之前,漢族這樣的共同體就已經(jīng)存在了,中華民族在我看來已經(jīng)是有官方民族主義的味道,有了政治方面的考量。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想象已經(jīng)在人們腦中想象很久了。中華民族的出現(xiàn)可以用安德森的理論作出解釋,可是對于之前出現(xiàn)的漢民族意識該如何解釋?

    其次,安德森認為“民族”能在人們心中激發(fā)出強烈的依戀之情,促使人們前赴后繼為之獻身,是因為“民族”的想象能在人們心中召喚出一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因為人出生就有的膚色、出生地,給了人一種宿命的味道,但是這種宿命論在書中安德森并沒有認真地論述,缺乏說服力。

    無論如何,安德森關于民族和民族主義的理論還是打開了一個新的角度,民族想象產(chǎn)生的過程其實不止可以用來解釋民族的產(chǎn)生,這種想象遍布很多方面。就像安德森在講述民族產(chǎn)生之前先論述宗教共同體的產(chǎn)生和崩潰,民族的產(chǎn)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復制了宗教共同體的生成。聯(lián)想到時下非常流行的粉絲文化,這種粉絲團體的生成同樣也在進行著共同體的想象。借助大眾媒體,如報紙、電視、雜志這樣的媒介,世界各地并不相互認識,甚至說著不同語言的粉絲都會結合起來。粉絲文化最明顯的是韓國粉絲文化,這種粉絲文化的興起主要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那時大眾傳媒開始普及,就像印刷資本主義一樣,同樣的表演和訪談內(nèi)容轉化成不同的語言,最開始由懂得雙語的人進行翻譯傳播,他們是最開始的參與類似與“民族主義運動”的人。韓國粉絲文化是想象的,非常強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說他們有主權。想象指的是不同地方的粉絲不能認識他們大多數(shù)的同好,然而他們之間有關聯(lián)的想法卻在每一位粉絲的心中,他們都喜歡同一個明星,并且都認為他們和自己一樣地喜歡著他。他們也是有限的,即使他們認為自己的明星再紅,他們也不會自大到認為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喜歡著他,不會將自己的想象等同于全人類。至于有主權,他們的主權要求不是有一個主權國家,但他們卻有虛擬的帝國。韓國不同的明星有不同的應援色,在同一個時期,這個應援色有且僅限于一個明星使用,如果別的明星使用這個顏色,就被視為一種挑釁和侵犯的行為。就和國土一樣,粉絲守護著這個應援色在明星活動時的應援權力。朝圣行為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參與明星舉辦的各種活動。因為韓國盛行舉辦明星聯(lián)合演唱會,于是不同的明星粉絲使用不同的應援物品和應援色來互相識別,就和一個個“民族”一樣。為什么現(xiàn)在常常會有腦殘粉的說法,而且最開始腦殘粉的行為總是來自韓國明星的粉絲?現(xiàn)在看來,這是因為韓國經(jīng)紀公司深諳這種類似“宗教”和“民族主義”帶來的巨大力量,這種強烈的共同體意識促使粉絲共同完成一些事情,并有種強烈的情感去過度捍衛(wèi)一些在路人看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物,例如為了明星大量買碟片,為了應援色與別人吵架。經(jīng)紀公司通過發(fā)表大量和各國粉絲有關的新聞和夸張的大字報形成他們想象的基礎,粉絲就會堅信自己不是一個人,并且有這個義務去守護自己的明星和同類??墒菍嶋H上,明星和粉絲,粉絲與粉絲之間并沒有天然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是人為建構出來的。同時因為身處在這個圈內(nèi),他們會使用這個圈子里面的專用語,就像各個學科也有自己的專業(yè)術語一樣的字眼。這又成為了他們相互識別的方式。

    既然這種類似于民族認同的認同存在于很多方面,但是為什么民族認同卻有壓倒其他認同的優(yōu)勢?其他的認同都有結束或者改變的可能,但是民族認同持續(xù)的時間之長以及普及人數(shù)之多根本不是其他認同可以相比的,民族認同反而是經(jīng)由四次的風波不斷地發(fā)展。對于這樣的問題,安德森也沒有給出詳細的答案,而只是說這種民族認同的存在契合了人在心理上的需求,符合人的宿命感。同時,是先有民族意識還是先有民族主義?雖然安德森在書中沒有明確的表明,但是從他的敘述中可以感到,他認為是民族主義建構了民族意識。因為民族本身是不存在的,是被人為建構出來的??墒菍τ诿褡逯髁x是如何建構民族意識的,除了后半部分的官方民族主義中有敘述到統(tǒng)治者為了維持自身統(tǒng)治有選擇地鼓吹民族主義采取一些類似建設學習指定語言的學校等,具體的政治運作過程并沒有做出詳細的闡釋。這也是他的理論不足的一點。

    總的說來,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在思想上的突破很大,給了當下對于民族主義層出不窮的熱潮一個思考的角度,為什么現(xiàn)在民族主義越炒越熱?民族是否真的存在?他和??乱粯咏鈽嬃诉@個概念,給人以很大的啟發(fā),可以推散開去想很多內(nèi)容,收獲頗多。

    注釋: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1年8月版,第6頁.

    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1年8月版,第43頁.

    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1年8月版,第159頁.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1年8月版,第69頁.

    5.吳瑛.《多維視野下的民族主義的詮釋——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起源與散布〉》,《當代亞太》,2008年第2期.

    吳嘉俐,南京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本尼迪克安德森民族主義
    電影界的“強迫癥之王”——韋斯·安德森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論王船山民族主義思想的近代嬗變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32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從不按常理出牌
    東方電影(2019年1期)2019-01-16 12:04:08
    定格動畫的新闡釋——安德森和他的《犬之島》
    幼兒100(2018年34期)2018-12-29 12:31:42
    韋斯·安德森與《布達佩斯大飯店》
    英語學習(2015年5期)2016-02-02 01:10:27
    正已烷職業(yè)中毒防控——安德森模型的應用
    安全(2015年8期)2016-01-19 06:19:44
    我愛上海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電影故事(2015年16期)2015-07-14 02:22:26
    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淺析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36
    本尼迪克特的人生軌跡與學術思想
    定结县| 伊春市| 桂平市| 东阳市| 商城县| 南部县| 邵阳县| 万宁市| 凤山市| 芜湖市| 双峰县| 信阳市| 都兰县| 鄂州市| 衡阳市| 水城县| 长岭县| 大田县| 专栏| 长葛市| 方正县| 龙井市| 丹棱县| 泰来县| 浮山县| 长阳| 伊春市| 类乌齐县| 宜兰县| 司法| 望都县| 棋牌| 柞水县| 都匀市| 白河县| 曲松县| 潞西市| 江达县| 宕昌县| 纳雍县|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