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憲安
摘 要:針對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割刀堵塞、割臺前堆積作物、中間傾斜輸送器堵塞等常見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割臺;常見故障;排除方法
中圖分類號:S2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7.052
1 割刀堵塞
1.1 故障現象
在收割作業(yè)時,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切割器經常出現堵塞,使割刀運轉不靈,切割速度減慢,作物割不斷,連根拔起,甚至有漏割現象。
1.2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遇到石塊、木棍等障礙物,使割刀卡死。田里有石塊、木棍、鋼絲、泥塊、草屑等障礙物,進入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切割器內,使切割器被障礙物卡死,切割器不能正常工作,從而導致割刀堵塞。排除方法:立即停機,排除障礙物。在排除卡在割臺切割器障礙物時,發(fā)動機必須熄火,且不要用手直接觸摸切割器的刀刃,以防受傷。
(2)刀片或護刃器損壞。刀片或護刃器損壞,如缺齒、磨鈍等,切割力量不足,不能完全切斷稻麥莖稈,從而造成割刀堵塞。排除方法:更換損壞的刀片或護刃器。所有護刃器的工作面應在同一平面,如發(fā)生變形應進行矯正。其矯正方法是:用專用工具套在護刃器尖端進行矯正;也可以用錘子輕輕敲打進行矯正。
(3)割茬過低。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時割茬過低,田間雜草大量進入切割器,增加了切割器負荷,會使切割器切割不暢,造成割刀堵塞。排除方法:適當提高割臺高度。收割時,根據作物長勢和當地耕作習慣調整割茬高低。收割倒伏或矮稈作物時,可調到100~130 mm;收割長勢較高的作物時,割茬可控制在180 mm以上。
(4)動刀片與定刀片配合位置不“對中”。切割器的動刀片與定刀片不“對中”,即動刀片處于極限位置時,動刀片的中心線與定刀片的中心線不重合,處于切割器動刀片尖部的作物就很難被割斷,從而造成割刀堵塞。排除方法:進行切割器對中調整(或重合度調整)。驅動裝置為曲柄連桿機構的,通過改變連桿長度進行調整;采用擺環(huán)機構的,通過改變擺桿前支座球面軸承的位置進行調整;采用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采用微調螺釘做微量調整。
2 割臺前堆積作物
2.1 故障現象
在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時,割斷的作物堆在收割臺上,割臺攪龍不能及時將作物輸送到中間傾斜輸送器。
2.2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割臺攪龍與割臺底板間隙過大。割臺攪龍與割臺底板間隙過大導致攪龍葉片抓不住作物,不能及時推進,從而阻擋了后續(xù)作物的正常輸送,造成作物在割臺前堆積。排除方法:調整割臺攪龍葉片與割臺底板之間的間隙。2 m以下割臺,此間隙多數為不可調的,出廠時安裝間隙為15~20 mm。一般喂入口處間隙要大,另一端要小些。有浮動裝置的攪龍葉片與底板的間隙為11~17 mm。用改變割臺攪龍調整螺栓露出固定支架上端長度的方法進行調整。
(2)撥禾輪安裝位置過高。撥禾輪安裝位置過高,作物被割后,過早脫離了撥禾輪的推送作用,倒在割臺前方,不能及時被攪龍抓取而形成堆積。排除方法:正確調整撥禾輪的安裝位置,使彈齒軸或壓板作用到作物穗頭以下的部位,也就是切割線上方2/3處。
(3)撥禾輪太偏前。撥禾輪的前后位置調整不當,太偏前,使撥禾輪推送作物的強度不足,不能有效地將作物推送到割臺攪龍上,造成割臺前作物堆積。排除方法:正確調整撥禾輪的前后位置。撥禾輪的前后位置對收割倒伏作物和向割臺上推送已割作物有很大影響。在收獲直立作物時,大多數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要求撥禾輪軸位于切割器尖前10 cm左右的正上方。
(4)撥禾輪轉速過低。撥禾輪的轉速應與聯(lián)合收割機的前進速度保持一定的比例,若撥禾輪轉速過低,其扶持切割作用下降,向攪龍推送作物的能力亦下降,即不能及時將切斷作物輸送到割臺攪龍上,造成割臺前作物堆積。排除方法:調整撥禾輪的轉速。
(5)作物過矮或過稀。作物過矮或過稀,撥禾輪的推送能力下降,不能形成作物流,以致作物停留在割臺前,造成作物堆積。排除方法:適當提高收割機的前進速度。
3 中間傾斜輸送器堵塞
3.1 故障現象
全喂入式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時,在中間傾斜輸送器出現作物輸送不暢,甚至堵塞,不能正常作業(yè)。
3.2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輸送鏈條過松。中間傾斜輸送器的輸送鏈條過松,輸送作物能力下降,作物堆積在輸送鏈上造成堵塞。排除方法:調整輸送鏈條的張緊度。在不工作時,輸送鏈中部齒板與輸送槽底板之間保持不大于10 mm的間隙。
(2)鏈耙齒與過橋底板間隙過大。中間輸送器鏈耙齒與過橋底板間隙過大,部分作物就會卡在間隙中,產生阻滯,使其他作物不能有效輸送,造成堵塞。排除方法:調整鏈耙齒與過橋底板間隙。
(3)鏈耙齒磨損嚴重。鏈耙齒磨損嚴重或變形,使其輸送能力下降,造成中間輸送器堵塞。排除方法:更換新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