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2-0090-02
時代在發(fā)展,教育在改革。新課改在逐步深入遍及全國各地,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師的角色都在發(fā)生著變化。目前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進入深水區(qū)。31年來教學生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產(chǎn)生了一些想法,就此,談談多樣反思助推小學語文教學。
一、深度反思課堂流行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nèi)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chǎn)生本身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后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罢堄媚阕约合矚g的方式讀一讀”。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里立刻書聲瑯瑯,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么?這跟教師的引導有很大關系。在小學階段,教師比較強調(diào)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我們需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舍棄了嗎?比如學生思考問題時就適合讓學生默讀和瀏覽。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默讀。但在學生自主選擇時,往往避難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歡的方式讀,極易讓學生產(chǎn)生遇難逃避的不良心理?!澳銓W懂了什么”。一課結束,老師問:“你學懂了什么?”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只做簡單的評價,不深究。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的。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xiàn)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和引導。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問題?!澳阆雽W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么?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qū)懭?、或敘事、或?qū)懢?、或說理。結構或并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是否真的達到了教學目標呢?“你真棒”?,F(xiàn)在教師把批評學生認為是一種教學失誤,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學生的個性。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溫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卻是“你們都有一定道理”“你們都很聰明”等似是而非的答案,這樣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二、深度反思課堂學習方式
“自主”與“自流”?!澳阆矚g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么?”“你想怎么學?”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定學習內(nèi)容、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課堂上的主要學習方式。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閱讀欲望的時候,甚至學生對閱讀文本還很陌生,便讓學生自定、自選學習內(nèi)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在匯報問題時,學生匯報什么,教師就教什么,自己沒主見,教學無主次,完全處于被動應付地位,如此教學如何能有益有效?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松的教學氛圍,但為了讓學生去自主,教師不去組織學生學習,而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實質(zhì)上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例如,有位教師教學《落花生》,在學生初讀后問學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接著讓學生說感受,談體驗。學生一會兒說酸,一會兒說甜,一會兒說苦,東一榔頭西一棒,雜亂無章,學生說到哪兒,教師就跟到哪兒,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導權,對教學無組織,對學生不引導,弄得學生也糊里糊涂。我們既反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也反對教師跟著學生走。教師應該確實擔當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昂献鲗W習”目前被教師視為培養(yǎng)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最有效方式。但是我們在聽課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對內(nèi)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活動的展開、等有些主觀隨意。只要教師覺得該合作學習了,即使學生沒有進入狀態(tài),毫無探究欲望,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教師覺得該匯報成果了,即使學生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交流,合作學習也必須戛然而止。合作學習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
我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求、學習的組織等。不要大題小題必合作。課堂教學中以下幾種情況比較適宜使用合作學習:一是出現(xiàn)了新知識,需要培養(yǎng)探索時;二是遇到大家都希望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能實現(xiàn)時;三是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論時??傊恳淮魏献鲗W習都要有必要、有價值,否則這種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
三、深度反思語文課堂學習內(nèi)容
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語文學科在課程特性上出現(xiàn)了異化、變質(zhì)現(xiàn)象。有的課堂注重知識內(nèi)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視了語文課的本體訓練。有些教師既不注意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特點,又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結果只能失去語文課應有的本色,有的課堂熱熱鬧鬧、唱歌跳舞,學生的活動形式多,唯獨讀書不多,語文教學變成了藝術教學。例如,某教師教學《家》時,這樣活躍課堂,進行學科整合:1.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都在哪里?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當一回小畫家,畫一畫它們的家吧。2.讓我們再來當一回小音樂家,唱一唱《娃哈哈》和《大中國》,邊唱邊做動作,再表演,花去近半節(jié)課時間。我們不能否認,繪畫、唱歌、表演走進語文課堂可以使語文課更輕松、更活潑,可以帶給學生歡樂,使語文學習更快樂。但藝術究竟該在什么時機走進語文課堂,學科之間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應以語文學習目標為依據(jù)??桃庾非笳n堂氣氛而忽視語文教學本身,結果只能是語文學科丟失本性。
誠然,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多樣,但適合班情學情,放飛學生思維的反思才是最佳反思。作為一線教師,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擁有可貴的教學思想,善于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華,才能在學習借鑒的同時,潛心提煉,才能走出一條助推小學語文教學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