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風+孔靜
一、路燈在動畫場景中的造型表現
在古代,燈最早出現的形態(tài)是火,火具有照明和傳播信息的功能,于是人們就利用火來傳遞一些信息。隨著歷史的演變,燈具開始出現,并且在材質和造型上也越來越多元化。
路燈通常指的是可以給路面進行照明的燈具。它除了具備照明這種基本功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方便外,它還具有裝飾的功能,讓人們在視覺上產生一定的美感,進而放松人的心情。
動畫場景指的是動畫短片中除角色造型外隨著時間改變而變化的一切物的造型。而動畫場景中的路燈也是隨著時間的改變而變化,比如說白天的路燈是靜止的、不發(fā)光的,晚上的路燈卻是動態(tài)的、發(fā)光的。
(一)空間上路燈造型的表現
路燈的造型在空間的表現上要具有整體意識,遵循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原則,并且在畫面中形成一種對比,在畫面中有高矮的對比、大小的對比等,這樣所要表現的空間范圍就出來了。比如說排列也是錯落有致的,這樣造型的路燈放在場景中很好地營造出了角色所處的環(huán)境,《星星大作戰(zhàn)》中的路燈造型是偏高偏瘦的,上面罩著的燈罩為長方形,使畫面呈現出神秘、夢幻的感覺,緊扣動畫短片的主題。
(二)時間上路燈造型的表現
在動畫場景中物的造型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而路燈的造型變化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東西,從只是為了照明的簡陋路燈到后來具有裝飾美的路燈,人們對路燈的造型不斷進行優(yōu)化,這都是代表了一種文明的進步。在動畫場景中的路燈更是如此,人們在原有的現實基礎上加上設計師的主觀想像,這兩者進行融合,使得動畫場景中的路燈造型更加符合短片所要表達的情感。
二、路燈在動畫場景中的色彩表現
色彩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語言形式,它能對不同的動畫場景進行氣氛渲染或語境表達,突出動畫短片的中心思想,并通過色彩搭配所產生的視覺效果使人們的情感上達到共鳴。
(一)路燈色彩的情感特性分析
在動畫短片中色彩的運用會給人一種最直接的感受。比如說紅色、黃色這樣的顏色,一般比喻比較美好的事物,會給人一種歡快、愉悅、積極向上的感覺;而像綠色、藍色這樣的顏色,一般比喻比較蕭條的事物,會給人一種冰冷、蕭瑟的感覺;紫色、黑色這樣的重顏色,一般比喻比較丑惡的事物,會給人一種比較邪魅的感覺。例如在《大魚海棠》中的路燈的造型是具有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紙燈籠,外形呈籠狀,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有一幕是椿在長廊中奔跑的場景,長廊的房梁上掛滿了紙燈籠,呈大片的紅色,而它發(fā)出來的光是黃色的,這光雖然渺小但是卻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仿佛在指引著椿前行的方向。燈籠的顏色與外邊天空的顏色形成強烈對比,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創(chuàng)作者利用這種色彩的情感特性,使觀看者深刻體會到了主角的內心世界,以此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二)路燈色彩的視覺特點分析
在動畫場景中,我們要對色彩進行一定簡化的處理,但在細節(jié)上也不可馬虎。突出場景的主色調和主次、虛實關系,使場景看起來更具延伸性。場景中的路燈色彩一般是兩種,運用這兩種顏色相互搭配從而達到視覺上的一種和諧美感,突出主角所處的大環(huán)境及心境變化,路燈的色彩搭配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種視覺狀態(tài)不僅具有審美性,還強化了思想的表達和氣氛的渲染。
另外,在動畫場景中一般離鏡頭近的路燈顏色一般比較重,細節(jié)的處理比較多,離鏡頭遠的路燈顏色相對于前面的顏色偏弱一些,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較少,甚至有的只是用一條線來表示這種向后的延伸性。這樣就巧妙地利用了色彩的視覺特點來填充了場景的空間,不僅豐富了場景的畫面內容而且表現出了更強的視覺張力。
三、路燈在動畫場景中的光影表現
我們生活的世界離不開“光”,正因為有了這種光影的變化才讓事物顯得更加鮮活,突出有限范圍內空間的延展性,也讓動畫場景更具層次感。為了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使畫面氣氛、角色性格更為突出,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握好光影關系,善于運用這種光影關系來塑造場景中的造型。
在大自然中最常見的就是太陽光。在晴天的時候,光線比較強,在這樣光線的照射下,路燈會出現強烈的明暗反差,并且會產生投影,這樣更能塑造出路燈的立體感,而且會讓人很直觀地感受到路燈的造型;在陰天的時候,由于光線比較弱使得路燈的明暗反差降低,這樣會顯得路燈的造型比較平淡柔和,會給人一種恬靜安逸的感覺。
在動畫場景中,光賦予了路燈基本的形態(tài)和色彩,使得它成為場景中一道靚麗的風景,通過路燈對人的心理上產生一種暗示從而影響著人們的心理感受,通過它傳達出細膩而豐富的感情,讓動畫場景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作者簡介:
宋德風(1980-),男,吉林人,博士,東北電力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時裝設計與動態(tài)展示研究;
孔 靜(1993-),女,山東棗莊人,東北電力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