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影梅
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具有發(fā)達的想象力、天馬行空的想法和獨特的思維視角。譬如:在看到一個玩具時,他們總能聯(lián)想到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并利用這些玩具將故事表演出來;同樣,在看到一些感到好玩的事物時,他們也總是利用手中的畫筆隨意涂鴉,將其呈現(xiàn)在紙上。對于幼兒的這個特點,有些人往往一笑了之。但筆者認為,這既是幼兒童真的表現(xiàn),也是他們獨特的思維視角和創(chuàng)造手法的直觀體現(xiàn)。為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筆者在對幼兒想象力的培養(yǎng)與運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嘗試著從提問、互動、實踐三個層面著手,讓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感受其所散發(fā)的魅力和樂趣,從而讓想象力成為他們翱翔于繪畫天地的翅膀。
在提問中激活幼兒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切創(chuàng)造的源泉,它可以推動興趣與愛好的生成,從而讓幼兒滿心期待地做某件事或某個活動。在開展幼兒繪畫教學期間,幼師可以合理運用幼兒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合理打造提問平臺,并在提問的同時進一步激活幼兒的想象力,讓他們聯(lián)想到更多新奇有趣的事物。例如:筆者在某次教學中提出了“理想中的花園”的主題,然后要求幼兒表達一下如何勾勒這幅畫作。這時,有的孩子說:“我的花園里都是可以吃的零食,而且這些零食都是長在樹木、花朵上面的。”有的孩子說:“我的花園里都是好玩的玩具,它們也都是從書上和花朵上長出來的。”看,多么有趣的構思呀!在成人看來,這種想法顯然是天方夜譚、不切實際的;但是對于幼兒來說,這種想法卻又無比貼切,并充分展現(xiàn)了他們的童真。
在指導幼兒如何搭配顏色的時候,筆者提出問題:“相信小朋友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色彩,那么大家最喜歡什么顏色呢?能告訴老師為什么嗎?”這時,有個孩子說:“紅色,因為我最喜歡的蘋果就是紅色。”在他回答的基礎上,筆者順勢指出:“哇!那么,假如蘋果變成了黃色或者紫色,會是什么樣子呢?”針對這個問題,這個孩子立即在紙上畫出了相應顏色的蘋果,然后天真地說:“黃色的蘋果是香蕉味的,紫色的蘋果是葡萄味的!”
在互動中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在圍繞問題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的同時,幼師也要合理打造互動活動,讓幼兒在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運用想象力,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豐富他們在繪畫課堂中的體驗和感悟。目前,國內文化市場有大量流行的國產動畫,其中許多的怪物形象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這些怪物形象可愛,顏色鮮艷,而且在性格上非常貼近幼兒的年齡特征,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那種怪物。因此,筆者在開展互動教學期間為幼兒們出示了一個簡單的怪物輪廓圖,然后提出問題:“哪位小朋友可以幫幫這個可愛的小怪物,給它畫上顏色,或者是身體的其他部位呢?”在此期間,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藝,勾勒出心中的怪物形象。對此,筆者隨機邀請某位幼兒到講臺前利用電子筆勾勒。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幼兒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而且進一步點燃了他們的想象力。
當然,隨著電教設備的日益發(fā)展和普及,適合幼兒操作與選擇的活動項目越來越多,幼師還可以適當挖掘電教設備中自帶的繪畫游戲供幼兒操作。比如《神奇的色彩》游戲,在操作期間,幼師可以通過示范,讓幼兒了解該游戲的操作方法,隨后再邀請他們自行體驗——“看看色彩在自己的手中可以發(fā)生哪些神奇的變化?”另外,師幼可以一起完成一幅畫卷的創(chuàng)作,并通過有趣的色彩搭配,讓畫卷呈現(xiàn)出各式各樣的效果,豐富幼兒的體驗。
在實踐中升華幼兒的想象力
在利用問題與活動激發(fā)了幼兒想象力的同時,幼師也要合理地構建實踐平臺,讓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紙上,從而升華他們的想象力,使之及時創(chuàng)造出新奇好玩的圖畫。以“理想中的花園”的主題繪畫為例:在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期間,有位幼兒在花園中填放了各式各樣的零食,而且花園中的河流也是五顏六色的。于是,筆者好奇地問他:“為什么要把河流畫成五顏六色的樣子呢?”這時,他的回答是:“因為這條小河是各式各樣的飲料組成的呀,所以應該是五顏六色的?!彪S后,筆者又針對花園中的大樹提問:“大樹的樹干和樹葉又是什么構成的呢?”他說:“樹干是巧克力,樹葉是綠色的餅干!”
同理,在圍繞“我的小城堡”的主題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期間,有的幼兒創(chuàng)作出了形狀和機器人類似的城堡,并告訴筆者:“我的小城堡是機器的,它既能變成房子,也能變成一個機器人,這樣我就可以帶著我的房子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游玩了?!鼻?,孩子的想法就是這樣的可愛!因此,在對幼兒繪畫作品展開評價的時候,幼師必須站在幼兒的角度去觀察這些作品,不能盲目指出“你這樣畫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這不僅會降低幼兒的繪畫熱情,還會讓他們覺得老師不夠理解自己,甚至灰心,并放棄繪畫。
筆者認為: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能力,目的在于啟發(fā)他們的審美意識,讓他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獲得藝術的熏陶,從而為自己今后的生活點綴更多的色彩。在這個基礎上,合理地融入想象力培養(yǎng)機制,不僅可以讓幼兒在想象力的牽引下更好地完成創(chuàng)作,同時還能間接地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從而為其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意識基礎。筆者堅信,將幼兒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合理地運用到繪畫教育中,必然可以讓繪畫教育變得五顏六色,充滿童真、童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慕卿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