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坤
采收與儲運保鮮,是葡萄栽培中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又是葡萄漿果成為商品的重要一環(huán),關(guān)系到葡萄全年栽培的成敗。葡萄漿果鮮嫩多汁,含水量高,采后易掉粒、枯梗、干癟、皺皮、受機械損傷和遭病菌侵染而腐爛變質(zhì)。因此,有必要對葡萄采收與儲運保鮮技術(shù)做一介紹,以期能引起栽培者重視,幫助他們提高栽培效益。
一、適時無傷采收
葡萄屬呼吸非躍變型水果,采后沒有后熟過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再增加,因此鮮食和儲藏、加工的葡萄必須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充分成熟的葡萄色澤好、外觀美、果粉多、糖分含量高、品質(zhì)佳、最耐儲運。
1. 適宜采收時期 通常當葡萄漿果成透明狀,變軟、變甜,具有彈性,出現(xiàn)果粉,種子變褐色,果穗?;磕举|(zhì)化變?yōu)辄S褐色,達到果實特有的風味、色澤和香氣時即可采收。采收過早,果實未充分成熟,不僅果實的大小和重量達不到最大值,影響當年產(chǎn)量,而且果粉未完全生成,易失水、失鮮和感病,色、香、味欠佳,達不到果實特有的色澤、香氣和風味;采收過晚,則果實風味、品質(zhì)降低,掉粒增加,不耐儲運。
2. 果實成熟度判斷方法 ①生產(chǎn)上可根據(jù)葡萄果實脫落的難易度來掌握成熟度。漿果成熟后果實與果梗 (果柄)之間會產(chǎn)生離層,一經(jīng)振動即可脫落或部分脫落,此時就應及時采收。②根據(jù)漿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多少來判斷成熟度。在漿果接近成熟時,定點每隔2~3天測定1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當其含量不再增加時,為適宜采收期。
3. 采收時的注意事項 葡萄是漿果,在儲、運、銷過程中易受損傷,生產(chǎn)上應將采收、運輸、儲藏、包裝銷售一體化,從樹上采下后,就要搞好分級包裝,做到邊采收、邊分級、邊包裝,以后不再倒箱、倒袋重新包裝,以減少損傷。采收時間以晴天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后為佳,以降低果實的田間熱,便于采后預冷降溫。晴天中午、雨天、陰天、有霧和露水時都不能采收,降雨后至少要推遲1周左右再采收,以提高果實耐儲性。采果人員要剪平指甲,最好戴手套采摘。采收時,一手握剪刀,一手抓住葡萄穗梗,在貼近結(jié)果枝處將果穗剪下,保留一段3~5厘米長的穗梗。果穗采下后,不要觸碰果面,不要搖動果穗,要用手提起穗梗,輕輕轉(zhuǎn)動,對果穗進行就地修整,剪掉果穗中爛、癟、脫、裂、綠、干、病、蟲、日灼的果粒及其果梗后,按穗粒大小、整齊程度、色澤情況進行分級包裝,并盡快送往附近冷庫降溫預冷。整個采收工作要突出“快”(采收裝箱等環(huán)節(jié)要迅速,保持葡萄新鮮度)、“準”(下剪位置要準確無誤,不傷穗軸、果梗)、“輕”(要輕拿輕放,保護好果粉,不碰傷果皮,以避免蚊蠅及微生物污染)、“穩(wěn)”(采收時要把果穗拿穩(wěn),不掉地上摔傷),確保果實完好無損,同時要注意分品種采收、分期分批采收、不帶葉采收,熟一穗采一穗,達到熟穗不漏、生(青)穗不采,以保證采收質(zhì)量。
4. 采前栽培管理對耐儲性的影響 采前栽培管理對葡萄的耐儲性影響很大。生產(chǎn)實踐證明,加強病蟲害防治特別是后期病害的防治,合理控制單產(chǎn)(1500千克左右/畝),果園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果穗套袋,采前10~15天對果實噴施1次鈣肥(如1%過磷酸鈣浸出液、1%硝酸鈣)或噴1次殺菌劑(如70%甲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仲丁胺300倍液、60%噻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噴1次生長調(diào)節(jié)劑(50毫克/升萘乙酸+10毫克/升赤霉素),采前15天內(nèi)停止灌水抗旱,不噴乙烯利催熟,都有助于提高葡萄的耐儲性。
二、采后商品化處理
1. 分級 生產(chǎn)上主要以果穗大小作為分級標準,將合格的葡萄果穗分為3個等級:粒大(果粒重≥平均值的115%)、著色好、果粉完整、風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的115%)、穗重在0.4~0.8千克的果穗為優(yōu)等;果粒中等(果粒重≥平均值)、著色良好、果粉完整、風味良好 (平均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的115%)、 穗重在0.3~0.4千克的果穗為一等;粒?。üV?lt;平均值)、著色較好、果粉基本完整、風味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穗重<0.3或>0.8千克的果穗為二等。采收時可根據(jù)感官評定,并按不同品種、不同等級分開包裝,以利儲藏、定價與銷售。
2. 包裝 ①兩次包裝。葡萄怕壓、怕擠,最好采用兩次包裝。先實行盒式小包裝,無毒、質(zhì)硬的塑料盒和紙盒(容量一般為0.5千克、1千克或2千克)均可,小盒四周要有通氣孔,小包裝盒內(nèi)襯厚0.03~0.05毫米的無毒聚氯乙烯(PVC)袋,袋底鋪1~2層白色包裝紙吸濕,將分級后的葡萄果穗按穗梗向上、穗尖朝下,單層斜放裝入小盒內(nèi),裝好后在葡萄上覆1~2層包裝紙,將防腐保鮮劑放在包裝紙上,再覆1層包裝紙,將塑料袋口挽好,加蓋將其封在盒內(nèi)。防腐保鮮劑按儲果重采用其中一種藥劑:二氧化硫緩釋保鮮片劑,用量為3~4片/千克;仲丁胺,用量為0.1~0.2毫升/千克,加等量水稀釋,用脫脂棉做吸附載體,裝入開口小瓶;亞硫酸氫鈉,用量為3克/千克,與等于其2倍量的無水硅膠充分混合后,分成每包3~5克的若干小包。然后將小盒裝入包裝箱內(nèi),包裝箱多采用箱體扁平、有通氣孔的塑料周轉(zhuǎn)箱、泡沫塑料箱、硬紙板箱,容量以裝5~10千克為宜。為便于銷售、 擴大知名度,包裝箱外面要貼(?。┥袭a(chǎn)地、品名、重量、等級及包裝日期等內(nèi)容。②果穗直接裝箱。先在箱內(nèi)放一個厚0.03~0.05毫米的無毒聚氯乙烯(PVC)袋,袋底鋪1~2層白色包裝紙吸濕,將果穗按穗梗向上、穗尖朝下一層層、一穗穗挨緊擺實,采取單層斜放,如擺放2層,層間要用紙板隔開(以單層擺放最佳),必要時在果穗間墊紙,以不竄動為度。裝夠重量以后,上覆1~2層白色包裝紙吸濕,將防腐保鮮劑放在包裝紙上,再覆1層包裝紙或無毒泡沫塑料,將塑料袋口挽好,加蓋封箱即可,如采用木條箱包裝,還需在箱底及四壁襯墊瓦楞紙板,以保證遠途運輸安全。值得一提的是,裝箱要適量,以與箱口持平為度,超過箱口會壓壞漿果;裝入過少則會在運輸途中晃動,造成果粒損傷。
3. 預冷 葡萄采后24小時內(nèi)必須盡快運到冷庫預冷,以降低果溫,除去田間熱,降低果實的呼吸強度,延長儲藏期。具體方法是:將分級、包裝的葡萄,送入溫度在-1~0℃的冷藏庫內(nèi),按品字形擺放,必要時可打開箱蓋、袋口,以利散熱,冷卻20~24小時,待果溫降到0℃時即可封箱、入庫冷藏,或裝車運往銷售點。預冷時,應采取分批次進果或配備專門預冷庫,使果溫迅速下降。預冷速度愈快,預冷愈徹底、袋內(nèi)結(jié)露愈小、儲藏效果愈好。裝車或入庫儲藏以午夜至清晨氣溫較低時段進行為佳,可防止果溫回升。
4. 運輸 葡萄預冷至0℃后,可采用篷布遮蓋、車廂上下及四周襯墊雙層棉被的普通汽車進行保溫運輸,5~7天內(nèi)可基本保持葡萄新鮮如初;有條件的最好采用冷藏車、冷藏集裝箱運輸,途中溫度控制在-1~0℃、空氣相對濕度90%~95%。
運輸時,應將車廂裝滿、裝實,車廂底板及兩側(cè)墊上棉被、草簾,以防止顛簸引起裂果、落粒。運輸工具應保持清潔、衛(wèi)生,無污染。裝卸時應輕裝、輕放,快裝、快運、快卸,貨物卸下后放在陰涼通風的室內(nèi)或冷庫內(nèi),切勿露天堆放。
5. 銷售 葡萄儲藏時間不宜過長,必須留出貨架期,采用土法簡易儲藏更要引起注意。出庫后,應盡快出售,尤其是遠銷外地的葡萄,運抵市場后最好在幾小時內(nèi)銷售完畢,最多不要超過24小時。消費者購買果品后可采用冰柜、冰箱短期存放,最長不宜超過1周,以減少損失。
三、儲藏方法及管理措施
儲藏場所及盛果箱要在使用前8~10天打掃干凈,并采用燃燒硫黃的方法密閉熏蒸24小時或均勻噴灑0.1%高錳酸鉀溶液等殺菌劑徹底消毒,防止儲藏環(huán)境中的病菌侵染果實。燃燒硫黃法,硫黃用量為10~20克/米3,加少許酒精或木屑混合,點燃后將明火吹滅,使其燃燒生煙,庫內(nèi)布點要多而均勻,使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均勻一致。同時要注意采取堵鼠洞、毒餌誘殺等措施防止鼠害。
南方葡萄采收時正值7~8月高溫、高濕期,果實含水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北方果實低,因而耐儲性差、儲藏難度更大。生產(chǎn)上多采用冷庫儲藏,以保持果實新鮮,延長儲藏期。庭院葡萄、水果店,可采用大型冰箱儲藏,將溫度控制在0℃左右。如無冷藏條件,也可采用簡易通風庫進行臨時性短期儲藏。儲藏期間,不宜翻動或倒箱,以免擠破引起腐爛;同時,要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果粒腐爛跡象,要及時銷售。
1. 冷庫儲藏 冷庫儲藏又叫機械冷風庫儲藏。儲藏前1周,提前啟動冷庫制冷設(shè)備,待庫溫降至0℃時即可入庫儲藏。將分級、包裝、預冷的葡萄放入墊有木條或磚塊的冷庫內(nèi),按品字形碼垛,每箱間距5厘米左右,碼高不超過5層,垛與垛之間、頂層果箱與冷庫頂棚之間要留20~40厘米的間隙,垛與墻之間要留10~20厘米的間距,以利冷空氣流通。果實入庫后,采用硫黃 (用量:3~4克/米3)密閉熏蒸20~30分鐘;隨后打開庫門,開啟風機通風,引入新鮮空氣,放出殘氣,并及時將通風設(shè)備、庫門關(guān)閉;10~15天后再熏1次;以后每隔1~2個月熏1次,以利儲藏。儲藏期間,庫溫穩(wěn)定在-1~0℃,避免上下波動、忽高忽低,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庫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90%時,應采取地面灑水、撒濕鋸末、放置盛滿水的大缸或在庫內(nèi)四壁掛濕草簾、濕麻袋等方法增濕。定期利用夜間或清晨氣溫較低時段通風換氣,確保庫內(nèi)空氣新鮮。通風換氣的同時,要開啟制冷機械,避免庫溫上下波動。冷庫制冷設(shè)備應有溫度自控裝置,以確保庫溫穩(wěn)定。出庫前,應先將準備出庫的葡萄放在預冷間內(nèi)緩慢升溫(0℃→1℃→3℃→5℃→10℃→室溫),以防果實突然升溫,引起果實變質(zhì)和結(jié)霜,喪失果實的新鮮度。葡萄采用冷庫儲藏,一般保存3~4個月或更長時間,果實仍可保持新鮮如初。
2. 簡易通風庫儲藏 將山洞、防空洞、地下庫(室)改建成通風庫,在庫房一端的下方安裝1臺進風扇,相對一端的上方安裝1臺排風扇,靠排風扇的房頂設(shè)1個出氣口。將葡萄分級后,裝入內(nèi)襯白色包裝紙的果箱,上覆1~2層包裝紙,在包裝紙上擺放防腐保鮮劑,再覆1層包裝紙后蓋上箱蓋,放置在遮陰的空曠地預冷1夜,于清晨入庫儲藏。庫房地面要墊上木條或磚塊,果箱碼垛在木條或磚塊上,垛與垛之間要留一定間隔,以利通風。葡萄入庫后,及時采用硫黃(用量:3~4克/米3,方法同上)熏蒸1次,以殺滅儲藏環(huán)境中的病菌。夜間至清晨氣溫較低時段,可打開進風扇、排風扇,必要時打開庫門,排出庫內(nèi)濕熱空氣和CO2等有害氣體,引入冷空氣來降低庫溫,排風扇的風速以平均0.3米/秒為宜,每次通風降溫后及時將通風設(shè)備、庫門關(guān)閉,盡量將庫溫降至最低(25℃以下)。山洞、防空洞、地下庫(室)都具有冬暖夏涼、溫度相對較低且穩(wěn)定的特點,用于葡萄臨時性短期儲藏,不僅效果好、費用低,而且易為群眾掌握采納,但其空氣相對濕度偏高(≥95%),儲藏期間要利用夜間至清晨氣溫較低時段通風換氣,以降低濕度,提高儲效。南方葡萄采用簡易通風庫儲藏時,由于環(huán)境空氣相對濕度較高,果箱內(nèi)宜直接用包裝紙做襯墊,不提倡使用塑料袋,以防袋內(nèi)濕度過高引起腐爛;由于儲藏期限較短,一般只可保鮮10~15天,為減少損失,以盡快銷售為佳。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湖南省隆回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郵編:4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