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飛 (貴州省銅仁學院藝術學院 554300)
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編排設計課程的基礎純粹性
孫 飛 (貴州省銅仁學院藝術學院 554300)
編排設計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更多的應該強調課程的基礎性。當前高校教材的編寫和教學的目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過多地強調編排設計的應用性,缺乏對編排設計課程基礎的單一性認識,這會造在教學目的性不清晰,課程練習更不應該受到具體媒介形式的影響,而是單純的將構成元素在一定的原則下進行編排,達到清晰的傳遞信息的目的。
基礎性;目的性;單一性;解決措施
貴州省專業(yè)綜合改革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SJZYZH001
現(xiàn)代設計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巨變,在全面大力提倡“中國智造”的同時,現(xiàn)代設計也必須的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才能為完成這樣的任務而服務?,F(xiàn)代設計教學在與市場經濟同步發(fā)展的時候,由于受到高校過快的擴大與擴招,種種問題突顯出來,教學的無序,師資的良莠不齊,教材的隨意,教學方法的陳舊,這些現(xiàn)象反映在設計教學上隨意性較大,教學質量不高,而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教學基礎課程的編排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對課程認識有一定的偏差,而這種偏差會導致我們培養(yǎng)的設計人才的基礎不牢實,知識結構不全等問題。
編排設計作為一門獨立課程不過十多年的時間,最早出現(xiàn)的編排設計教材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出版,倪偉,王文霞,朱國勤著作的《編排設計》,之前高校都是以版式設計代替編排設計作為課程開設,到現(xiàn)在都還存在著兩者共存的現(xiàn)象,這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就其原因,版式設計與編排設計的定義都是說的同一內容,基本上都把版式設計等同于編排設計,學屆也基本上是這樣定義的;其二,版式設計作為編排設計課程最早的形式有一定歷史性與局限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腦編排技術代替原來的人工排版技術,版式編排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各高校,各教學科研工作者開始關注與反思版式設計課程的局限性,反思設計教學的發(fā)展,以及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逐漸認識到過去的版式設計課程過于空、大、全,過多關注于在一定媒體形式下的編排,忽略了編排設計的基礎性。通過這么多年的探索與檢驗,顯然版式設計在設計教學中更應該定義為編排設計,因為編排設計課程有它的獨特性,獨特性在于它的基礎性和它在課程體系中的橋梁作用。
分析編排設計最近十多年的教材,筆者通過超星閱讀器在電子書搜索調查統(tǒng)計,在近十多年時間里,總計出版了38本以“編排設計”為書名的教材,但以其它命名的編排設計類教材也有37本,如劉甜主編的《版面編排設計》,文為民、李莉著的《現(xiàn)代編排設計》,也有關注某一方面與編排設計的陸紅陽著的《創(chuàng)意字體與編排設計》,許墨譯的《圖書雜志編排設計完全手冊》等等,前者講的還是編排設計,后者是根據(jù)某一方面的知識講解在編排設計中的應用。由于條件與調查方法有限不能把我國近十多年的教材完全統(tǒng)計清楚,但從出版時間和書名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高校編排設計課程從教材到對課程的認識還是比較亂的。編排設計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需然基本上得到了專業(yè)教育者的認可,但對這門課程的基礎性、單一性、重要性等認識不夠,沒有認識到該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后階段的專業(yè)課程,因為后階段的專業(yè)設計課程無一不涉及到編排設計。
編排設計課程處于在基礎之上,應用之下的綜合基礎訓練課程。它在完成基礎訓練、平面設計基礎訓練和掌握相應的計算機基礎上,開展的基于在不涉及任何具體媒體形式的情況下的一門訓練課程。它的目的是在對構成元素在版面中如何通過掌握到的原則,方法進行科學性、系統(tǒng)性、技巧性和針對性的練習,而這種練習是解決編排設計最終目的,如何將信息清晰、快速、優(yōu)質地傳達給消費者。
編排設計課程教學目的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最大的問題,因為它是視覺傳達設計整個課程體系完成效果的核心點。編排設計的目的是盡量將信息快速傳達給更多的人,完成這個問題其實有許多限制性的條件,怎樣將信息傳達給更多的人呢?從讀者心里看,在通過版面整體效果的引導下能夠順暢地、有效的、有所收獲的閱讀是讀者閱讀所想達到的目標。而要完成這個目標,也是編排設計教學的關鍵點,我們教學的重點就在于讓學生清晰的明白我們編排的目的,不要讓學生走彎路,不要讓學生去把過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外力方面,放在把畫面設計的稀奇古怪所謂的創(chuàng)意,觀眾不知道你要講什么內容,傳遞什么信息,忽略了編排設計的核心,把內容清晰地傳達給消費者。
讀者希望閱讀不要太費精力,能夠順暢地進行閱讀,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在愉悅的心情中享受閱讀,在這樣的編排設計目的下進行課程教學才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所以課程的目的性就清晰了,編排不外乎圖形、文字、色彩三要素通過統(tǒng)一、區(qū)別、對齊、間隔這樣一些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編排,在版面?zhèn)鬟f一定的情感引導下讓讀者能夠在愉悅的心情中順暢的閱讀。而看看我們的教材編寫,過多的強調編排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這樣會誤導學生,在一定的媒介下練習會過早的讓學生背付一定的其它理論來練習,這樣的編排練習是錯誤的。
縱觀我們的教材設計,在課程練習上,筆者通過對多本教材進行對比,唯獨只有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陳青著的中國美術院校新設計系列的《編排設計》教材,明確地將“設計訓練”作為獨立章節(jié)進行闡述,這是在眾多教材中所沒有的。在這本教材中,設定了“限定元素訓練”、“限定形式訓練”和“綜合訓練”三節(jié),這些訓練都是在不通過任何媒介形式下的練習,學生在限定的單位面積中最大限度地利用這個單位面積進行布局控制,這樣的練習是眾多教材中獨有的,這正是解決編排設計課程練習的關鍵。編排設計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限定的形式中將限度的內容進行編排,讓目標受眾能快速的、清晰的閱讀或接受信息,這樣的目的正是該門課程練習的單一性。
編排設計是一門橋梁課程,而其它教材都偏向于編排設計的應用,無不介紹了在包裝、招貼、書籍、網頁、戶外媒體的應用。筆者認為這是多余的,因為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中,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網頁設計等都是作為專業(yè)獨立課程開設的,在這些課程的講解中,學生不僅要求掌握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求將理論知識轉換為技能運用于應用設計中,所以在編排設計的練習中要求練習的單一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作為一門專業(yè)的基礎課程,顯然沒有必要亦沒有時間來要求學生對編排練習在一定的媒體形式下練習,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和當前絕大多數(shù)教材編寫中存在的問題。
基礎的單一性正是建立在我們對構成元素不涉及到具體的平面媒體,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設計思路,培養(yǎng)其設計意識,養(yǎng)成多角度看待問題,多手段解決問題的專業(yè)素質,而不是建立在通過大量具體的平面媒體形式下的練習,這樣的練習肯定會造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而不是建立在對編排本身理論的理解和掌握。
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除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我們?yōu)槭裁慈プ鼍幣?。流暢地傳達信息,盡量將信息傳達給更多的人,這是我們編排的目的。在這樣的目的性下,運用編排的相關知識去思考,去調整畫面元素,使之更符合閱讀者的閱讀規(guī)律,站在閱讀者的角度來看,是希望能夠順利地進行閱讀,有效地閱讀,能夠受到某種刺激的閱讀,能夠從信息中有所收獲。而不是將過多的理論知識作為條條框框去禁錮我們的思想,最后反而不知道這門課程所要解決的本質問題。
其次,怎樣安排課后作業(yè)練習是上好這門課程的關鍵問題。從目前編寫的大多數(shù)教材可以看出,我們教學的思想還存在在過去的教學思維上,存在在版式設計的思維上,這顯然跟不上時代與專業(yè)的發(fā)展。還在課后練習中利用具體的媒體形式作為載體來練習,這是我們必須的注意和改正的地方,這樣通過一定具體媒體形式作為載體的練習,會限制和禁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我們必須拋棄過去的觀念,通過限定元素,限定形式來進行訓練,切實把握住編排設計的核心目的進行訓練,才能讓學生掌握這門課程,才會為后面的應用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1]陳青.《編排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2]胡珂.《編排設計》.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3]萬萱,李科.《編排設計》.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孫飛(1969.11- ),男,貴州省思南縣,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