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毅,黃新紅
(廣東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理論與方法探索
運動員參賽心理分析之淺見
——以第11屆全運會廣東體育代表團為例
魯 毅,黃新紅
(廣東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本研究以第11屆全運會廣東體育代表團為例,從運動員出現(xiàn)的心理 “拐點”現(xiàn)象,對觀眾效應、主場效應、認知狀態(tài)焦慮、自我心理暗示等心理效應及心理因素進行了分析,從角色定位、過程定向、當前定向、主位定向、信息回避、“親善觀眾”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比賽心理;心理效應;全運會
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也包括客觀和主觀因素。早前的研究,更多關注運動員的體能、技戰(zhàn)術因素,除此之外,心理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關注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分析運動員的賽前和比賽心理狀態(tài),通過心理調控并形成最佳的參賽心理狀態(tài)至關重要。以第十一屆全運會廣東體育代表團(以下簡稱“廣東團”)為例,前兩個沖金點是當年9月9日—12日舉行的跆拳道比賽,遺憾的是,兩個沖金點加時賽均以小比分輸給對手,廣東團最終無緣金牌,造成首戰(zhàn)失利。隨后,廣東體操隊在最有希望的沖金點——女子團體和女子全能比賽中,由于個別主力隊員心理緊張,產(chǎn)生心理焦慮導致動作失誤,造成體操隊未能完成2金的任務。在擊劍比賽中,多年冠軍——廣東男子個人花劍在優(yōu)勢明顯的情況下,由于賽區(qū)指揮和排兵布陣的失誤,導致惜敗,無緣金牌。廣東團出現(xiàn)的連續(xù)失誤,原因有很多,本研究重點從心理學的層面分析其相關項目失利的原因。運動員出現(xiàn)心理學上所稱謂的“拐點”現(xiàn)象,受諸多心理效應及心理因素的影響,本研究對運動員參賽心理效應進行了認真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為今后廣東團,乃至其他團或隊伍參賽提供借鑒。
1.1 觀眾效應因素
在觀眾背景下造成的運動員成績水平或競賽表現(xiàn)的變化稱為觀眾效應。觀眾規(guī)模、觀眾親密關系和觀眾密度等均會影響參賽隊員的比賽心理狀態(tài)。本屆全運會廣東團為客場作戰(zhàn),廣東女子壘球決賽對抗遼寧隊,在比賽中,半個東道主——遼寧隊的瘋狂球迷借助各類形式助威,如用口哨制造噪音,用呼喊聲壓制對方等。研究表明,比賽中一旦出現(xiàn)觀眾的敵視情緒,如抗議聲、惡意語言攻擊等,對主隊的影響較小,而對客隊影響則較大。
1.2 主場效應因素
主場效應也稱為主場優(yōu)勢。主場優(yōu)勢是指主場獲勝優(yōu)勢和比例明顯高于客場。研究表明,主場獲勝比率大是由于主隊對“自家”環(huán)境較為熟悉,再加上支持者、觀眾、啦啦隊較客隊要多。而客隊在場地、環(huán)境、氣候、觀眾的數(shù)量和支持度等方面均不占優(yōu)勢,這首先會在心理上默認為處于劣勢。因此,運動員主場作戰(zhàn)時自信心、氣勢勝過客場是不爭的事實,近幾屆全運會東道主成績優(yōu)異充分說明了主場效應的重要性。
本屆全運會山東是東道主,廣東和山東地理位置相隔較遠,氣候環(huán)境、飲食習慣差異較大,由于路途遙遠造成運動員疲勞,加上睡眠環(huán)境的改變而影響睡眠質量。再者,對場地的熟悉程度及裁判的偏見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廣東團正常水平的發(fā)揮,從帆船、帆板隊的全線失利、全團銀牌數(shù)量名列第一的分析中得知,有些項目冠亞軍成績相差極小,從體能和技戰(zhàn)術來看,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十分接近,但主場效應對廣東團所造成的影響是比賽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認知狀態(tài)焦慮
認知狀態(tài)焦慮是焦慮的形式之一。何謂焦慮,是指由于在實際過程中,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無法解決當前任務,對結果不能預知而產(chǎn)生緊張和擔心、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在體育競賽中,認知狀態(tài)焦慮是指自身對比賽前后或比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威脅和不利因素產(chǎn)生一種焦慮狀態(tài)。運動員過于看重比賽結果,并且傾向于比賽成績的消極或糟糕的結果,對自身的能力評價偏消極,擔憂失敗而產(chǎn)生一種不良的消極情緒。研究表明,認知狀態(tài)焦慮與運動成績呈負的線性相關,認知狀態(tài)焦慮程度越高,運動成績越差,焦慮程度過于嚴重,壓力過大,影響自身正常發(fā)揮。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盡量降低運動員的認知焦慮。
本屆全運會中,由于廣東團既定的獎牌任務和問責制嚴厲等因素,使得該團部分教練員、運動員一方面出現(xiàn)想贏甚至非贏不可的強烈期望,另一方面又害怕輸、不可輸?shù)拿苄睦?,擔心一旦輸了比賽,各種不良的后果隨之加重。隨著比賽時間的逼近,教練員、運動員的心理越復雜、矛盾,焦慮情緒越明顯,形成不良的賽前心理狀態(tài),導致部分場次比賽的失誤,影響了比賽成績。
1.4 自我心理暗示現(xiàn)象
自我心理暗示的分類主要有兩類,即積極心理暗示和消極心理暗示。積極心理暗示是個體在實際行動中,用樂觀、能量型的心態(tài)或看法對自己進行暗示,而消極暗示則傾向于用失敗心理、自卑心態(tài)、消極心理暗示自己。積極心理暗示是充滿能量的、愉快的、樂觀的,消極心理暗示是缺乏能量的、低沉的、悲觀的。
廣東團成績出現(xiàn)的“拐點”現(xiàn)象,初見于跆拳道等幾個奪金項目出現(xiàn)失誤這個“拐點”。隨后女子體操、男子個人花劍等項目接二連三無緣冠軍,其他教練員、運動員開始擔心這種結果給自己或參賽隊帶來厄運,故而產(chǎn)生心理焦慮,最后出現(xiàn)成績不理想的結果,這些與消極的心理暗示存在一定的關系。事實上,一個隊伍失利,后來的隊伍再失利的現(xiàn)象在其他比賽中也出現(xiàn)過。項目不同、運動員的打法和教練執(zhí)教風格不同,結果就會不同,這本屬于正?,F(xiàn)象,而如果一味對自己進行消極心理暗示,那么,結果必然是糟糕的。
2.1 學會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是指運動員應明晰自身在當中的位置以及發(fā)揮的作用,準確定位自己和定位他人,分析自身的位置,研究他人的作用,做到知己知彼 。
縱觀各類重大比賽,因運動員參賽位置沒有擺正,由“奪”的角色變成“?!钡慕巧?,錯位、亂位導致成績不良的實例不勝枚舉。“奪”“?!钡慕巧睦矶ㄎ桓鞑幌嗤??!皧Z”的角色心態(tài)表現(xiàn)為進攻,注意力較為集中,壓力較大,主動性較強,他們往往將制勝和沖擊對手作為主要任務,不會過多關注比賽結果,這樣反倒能“輕裝上陣”,發(fā)揮出巨大的競技潛能;“?!钡慕巧珘毫螅麄兺阮I先別人或是先前的成績優(yōu)于他人,因此“?!备y、更累?!氨!钡淖⒁饬εc“奪”的角色相反,運動員會更加傾向于關注比賽結果,希望繼續(xù)贏、繼續(xù)優(yōu),一旦期望值過高,壓力過大,競技潛能往往得不到有效釋放,甚至會出現(xiàn)“暈場”現(xiàn)象。因此,應在賽前將角色定位于“奪、沖、追”,這種狀態(tài)往往對比賽結果起到重要作用。
2.2 堅持比賽的過程定向
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有些注意力集中于比賽過程,有些則集中于比賽結果,凡是在比賽過程中,將注意方向集中于比賽過程要素的稱為過程定向。在比賽過程中,堅持比賽的過程定向,轉移運動員的注意傾向,如將注意力集中于賽前的器材維護、保證睡眠、飲食調節(jié)、正常訓練、心理調節(jié)和探討比賽最實質的問題等上,應盡量少關注比賽的最終結果,如比賽名次、比賽成績、與他人相比的差距等因素,避免因對結果期望過高而影響了比賽過程各類因素的影響。
2.3 堅持比賽的當前定向
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注意的方向除集中于過程和結果外,還有些集中于當前任務,凡是在比賽過程中,將注意方向集中于當前任務的稱為當前定向。當前定向強調運動員關注于當下的任務和比賽,集中力量和信心做好當前的事,不應過分關注賽后的成績和結果,盡量不讓先前的成績影響后續(xù)的比賽。再者,堅持當前定向,要求運動員在比賽中不斷進行心理調節(jié),釋放心理壓力,樹立正確的心理定勢,主動消除各類消極因素,努力做到打一場,甩一場,場場從零開始,放空壓力,儲存運動員永保優(yōu)勢或反敗為勝的能力。
2.4 堅持比賽的主位定向
主位定向是比賽時將注意指向自己的思維和行動。運動員的思維敏捷性、行動的執(zhí)行能力關乎到比賽狀態(tài)。思維嚴謹、敏捷,行動迅速、準備到位,運動成績往往發(fā)揮較好。堅持比賽的主位定向,要求運動員少將注意力集中于思維和行動以外的因素,如對手的水平、對手的發(fā)揮情況??陀^影響包括場地、氣候等自身難于控制或不可控的因素,排除干擾,樹立自信,打一場相信自己思維和行動之仗。
2.5 堅持信息回避
信息回避是指會影響參賽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一切信息,包括對手的制勝信息、相關政策變動等可能會影響運動員和教練員心理波動和思想斗爭的信息。比如,隊伍在關鍵時候盡量少召集運動員開會,盡量避免運動員和教練員與外界接觸,盡可能給運動員和教練員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寬松、放松的環(huán)境,使他們以良好的心態(tài)或平常心參加比賽,幫助運動員排除一些不必要干擾,使運動員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
2.6 開展“親善觀眾”教育
觀眾效應和主場優(yōu)勢表明,觀眾的叫聲、呼喊聲可分為自發(fā)的和有組織的。不管是自發(fā)的,還是有組織的,為本方加油的一般會是文明加油助威吶喊,對他方則有可能會是壓力、干擾,如遇“喝倒彩”,甚至辱罵的聲音,往往對心理素質差的運動員產(chǎn)生的影響較大。因此,賽前要進行“親善觀眾”教育,引導運動員把對方觀眾的叫聲,當作是為自己的加油聲;賽時對觀眾和裁判要懂得尊重、有禮貌,引起他們對自己的好感;要使運動員和教練員深刻地認識到,當裁判判罰不利于本方時,依然保持冷靜或不沖動。
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方法有很多,除上述各種方法外,系統(tǒng)的心理訓練可以從改變認知調節(jié)、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入手,改變運動員的錯誤認知,樹立正確的意識,降低其焦慮水平,樹立自信心。因此,運動員參賽心理是不容忽視的,探討影響運動員參賽心理效應和心理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為往后的賽事提供理論支持,為提高運動成績做足必要準備。
[ 1 ] 徐翠麗.全國排球聯(lián)賽主客場優(yōu)劣勢的研究[ J ].體育教育訓練學,2009,4(1):23-25.
[ 2 ] 李力洋.CBA主場效應的研究——以2005-2013八個賽季技術指標為例分析[ J ].運動,2014,2(1):12-13.
[ 3 ] 胡艷紅,王佩春.淺談短道速滑比賽中運動員的戰(zhàn)術運用[ J ].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4,4(12):14-17.
[ 4 ] 趙世勇.對乒乓球運動員競賽狀態(tài)焦慮及焦慮方向的研究[ 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4(3):49-50.
[ 5 ] 曹慶華,竇彥麗.新疆不同地區(qū)武術運動員競賽狀態(tài)焦慮的探討[ 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79-80.
G812.2
A
1674-151X(2017)03-03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17
投稿日期:2016-12-25
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項目編號:1972SS14003)。
魯毅﹙1966—),碩士研究生導師,客座教授。研究方向:訓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