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時??
家長聚會交流的時候,常有家長會說:“哎呀,我們家孩子才兩歲,認了很多字?!边€有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某些機構進行強化識字訓練……當我們認為某樣東西好,就迫不及待地給予我們的孩子,卻忘記了“萬物皆有時”這句老話。
孩子強記文字并不能達到學習目的
皮亞杰的兒童智力發(fā)展理論,通過無數(shù)兒童心理學家的反復研究和論證,在大量兒童身上得到證實:兒童的學習過程,其實也是所有人類的學習過程,首先是將新的信息與他們自身已經獲得并內化的體驗相匹配,外界輸送給大腦多少新信息,大腦就從記憶儲存里反饋多少現(xiàn)存信息,舊儲存積極地從新信息里找到相同之處進行處理,隨后兒童對新信息中的陌生部分進行心理適應,他們在大腦里改變現(xiàn)存的理念,以理解并接納新的體驗。
如果新的信息是完全陌生的,與我們大腦中原有的任何內容都銜接不上——比如讓一位沒學過建模的音樂家去聽一場使用專業(yè)術語講述的模具制造課程,他既沒有濃厚興趣,也無法理解和吸收,他頭腦中的知識就并不會增長。
與此類似,我們都知道幼兒還不具備邏輯思考的能力,強化訓練的孩子可能會熟悉漢字的外形和基本意思,但不一定能真正體驗到漢字的內涵,這和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漢字是不一樣的。真正的學習,是去感受和體味文字獨特的魅力和含義,甚至了解它演化的過程,欣賞它,感受它,再由此去造句寫文章等——這樣的學習一般來說至少要六七歲以后的孩子才能自如完成并享受其中。
家庭教育網(wǎng)校創(chuàng)辦人蕭愚也曾經說過,“在兒童教育中,表演性的能力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北热鐚W珠心算的孩子,計算如飛,就像神童一樣;有些練過“七田真”的孩子也是,翻書如飛,還能告訴你書上的內容;有些孩子靠記憶表演,還頻頻上電視,比如春晚就有孩子背《百家姓》。但是這些表演性教育,跟馬戲團訓練小狗數(shù)數(shù)、猴子認字沒有太大區(qū)別。我們學習一些知識,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理解。死記硬背往往割裂了記憶和理解的有機聯(lián)系。蕭愚還提到,一位3歲女孩能夠死記硬背數(shù)字加減,但把題目稍作變化,無論老師如何耐心講解,她都一臉茫然。
讓兒童強記、強認或背誦他們無法理解的文字和“知識”,并不能達到讓孩子學習的目的。甚至正因為提前進行了這些訓練,當日后老師正式教學時,孩子可能缺乏興趣和專注力,反而失去了真正合適學習漢字的機會。
三歲前教認字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
我們都知道,如果飲食不當,孩子可能消化不良,甚至影響他身體的發(fā)展和情緒的波動。和飲食一樣,如果我們給予的生活環(huán)境不當也會引起孩子內在的“消化不良”,進而影響孩子身體和心理的發(fā)展。
如果在幼兒階段讓孩子過早識字學習,并讓識字閱讀占據(jù)孩子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得不說也是給了孩子一個容易“消化不良”的工作,其帶來的危害遠遠超出了識字帶來的好處。
過早過多的識字引起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
從出生到七歲,孩子經由四肢而非腦部被喚醒,他們更適合做外在的身體活動。如果孩子在這一階段不是大量進行身體活動,而是過早、過多地進行識字閱讀,孩子的生命力就會被過度消耗,用中醫(yī)的說法就是“多思傷脾”,進而引起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
特別提醒:孩子是靠記憶來識字(死記字的形態(tài)與發(fā)聲),不是靠理解來識字的,所以當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比如搬家),他可能就不認識這些字了。
幼兒識字過多影響孩子的感覺協(xié)調發(fā)展
兒童在七歲以前也正是運動感、平衡感、視覺和聽覺等感覺系統(tǒng)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需要大量的以身體活動為主要宗旨的游戲和活動內容。如果過多進行用腦參與的識字閱讀,勢必減少孩子活動肢體的時間,會對孩子的感覺協(xié)調性發(fā)展有一定影響。如閱讀時習慣性跳行,寫字漏筆畫或數(shù)字寫反等等。
特別提醒:自發(fā)地認字是孩子記憶的正常表現(xiàn),但如果買識字卡片去逼迫孩子認字,或者像有些幼兒園或家長逼著孩子每天認五個單詞,這樣的做法可不太好。
過早識字和閱讀限制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幼兒時期的孩子是一個巨大的感覺體,隨時隨地都吸收著周圍的環(huán)境的信息,他們在成人主導的活動和放松自主的玩耍中感受、思考并動手實踐,形成和諧的內在狀態(tài)和心理健康。而過早的識字,會讓孩子處于被動吸收狀態(tài),讓孩子緊張有壓力。孩子并不能去消化這些知識,也沒有足夠的機會去形成和發(fā)揮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變成一個僵化的儲存信息容器,久而久之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力,甚至可能厭學。
特別提醒:腦細胞是非常有惰性的,例如說到“兔子”,原本孩子腦子里會出現(xiàn)兔子的形象,但識字后,聽到“兔子”很可能就只會想到“兔子”這兩個字。
如果孩子真的喜歡認字
早期教育確實要啟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探索力、想象力、思辨力、創(chuàng)造力,但不應該孤立地強調識字閱讀或提高記憶力。大人最需要做的,是鼓勵孩子保持對識字的興趣,而不是要求孩子認字的數(shù)量。孩子的閱讀可以是對文字的閱讀,也可以是對圖景的閱讀,孩子在看到圖景時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只要每天堅持跟小孩進行親子閱讀,從孩子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漢字入手,孩子到六七歲時,識字量和知識量不會低于那些提前強化訓練的孩子。
而且,靠長期閱讀積累形成完整的知識鏈對孩子更有益。爸爸媽媽與孩子每天進行親子閱讀,尤其是睡前故事,可以促進良好的親子關系,同時也開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終身讀書的好習慣。
特別提醒:給三歲以下孩子閱讀的繪本要精美、柔和,具有藝術美感,盡量避免粗糙的卡通畫和電腦繪制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