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宏
木心說:去把世界當一個球玩兒。
把世界當球玩兒,需一個居高臨下的站位和龐大寬厚的背景。其實,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球”當一個世界,舍外入內,忘我專注地玩兒。撇去功利,撇去沽名釣譽,撇去嘩眾取寵,玩著玩著,就會玩出一場愉悅的意外,一種美麗的陶醉。
當代畫家黃永玉,是一個好玩兒的老頭,好玩兒,是他的標簽。他說,我的創(chuàng)作、畫畫、寫作,就是玩兒;風靡網(wǎng)上的畫家老樹也說,畫畫,是好玩兒的事。
好玩兒之間出成就。民國時,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合稱清華四大導師的趙元任,被邀請出任南京大學校長,他回電:不干了,謝謝。風輕云淡。不做官做什么呢?做語言學家、做音樂家、做教授,而且都做成了。他精通漢語,能說各地方言33種,亦通曉英、德、法、日、俄、古希臘、拉丁等多種語言文字,堪稱語言學大師。他精通樂理,創(chuàng)作了100多首歌曲和鋼琴小品。他在清華大學開設數(shù)學、物理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xiàn)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等課程。簡直全才。何以有如此成就?答曰:好玩兒。
困境中的好玩兒,則飽含著對世事的洞見和隨性的豁達,是生命莊重底色上的一抹絢爛花邊。
蘇東坡初貶黃州,與朋友出去游玩。出去時,有一項必玩兒的活動——“挾彈擊江水”,該是我們幼時常玩兒的打水漂兒吧:拿一塊小瓦片或者石頭,拋出去,讓它貼著水面一跳一跳地蹦,激起一串串浪花!一個年過四旬、華發(fā)滿頭的中年人,還有更好玩兒的,居然用竹箱去裝白云!一天,蘇軾走在路上,看到白云從山中涌出,像奔騰的白馬,直入車中。他打開竹箱,將白云灌滿,帶回家,再把白云放出,想看它們變化騰挪。他有這樣的詩句:“摶取置笥中,提攜反茅舍。開緘乃放之,掣去仍變化?!钡郊伊耍自啤俺溉ト宰兓?,是真呢?是幻呢?還是他逗我們玩兒呢?
這玩兒,玩的是百千磨礪,童心一枚:不論外界環(huán)境如何,懂得生之快樂的真諦所在,也懂得調度生活的愉悅。
也許就是這樣,世界本身,有順有逆,身處逆境,用好玩兒的眼光,去看不好玩兒的世界,世界也就好玩兒了;站高一點,遠一點,像上帝一樣看自己,看自己的處境,你的眼界也就高了,遠了,遼闊了。
因為,好玩兒,它本身就是一種無比豐贍的人格。
(選自《思維與智慧》)
【素材解讀】
“好玩兒”是日常生活中人們耳熟能詳?shù)囊痪淇陬^禪,“好玩兒”的心態(tài)更是一種對待世事的豁達。保持一顆童心,不管世界如何紛雜,仍然保持著自己最本真的品質,這才是“好玩兒”的真諦。并非是這個世界不美好,也并非是我們的生活太枯燥,而是我們不善于去發(fā)現(xiàn)身邊“好玩兒”的事,如果我們能把枯燥轉化為樂趣,從無趣中找到有趣,從無聊中找到樂趣,那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就“好玩兒”多了呢?
【適用話題】
人生的高度;“好玩兒”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保持一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