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托物抒懷,以四季為序,展示故鄉(xiāng)山路之美景,抒寫與之相伴的輕松愉悅和戀鄉(xiāng)之情。出色的描寫方法,使這一主旨得到了本土化、詩意化的表達。
一、展開多覺描寫。作者注重視覺與聽覺的綜合描寫。訴之視覺的,有山路的細密、曲折、纏繞,此屬形狀;有走山路所見的“綠意”“黃澄澄”“金燦燦”“紅彤彤”“銀裝素裹”,此屬色彩;訴之聽覺的,有鳥雀的啼鳴聲、小孩戲水的歡笑聲、冬日空曠山路上分外清晰響亮的“雞鳴狗吠”聲,更有夏秋兩季農(nóng)人們“扯開了嗓子”唱出的信天游。這樣,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山路便可見可聽,立體感極強。
二、抓住地域特征。你看作者筆下的夏景:寸草灣里牛兒、驢兒吃草時的悠閑,樹蔭下狗兒酣睡的慵懶,樹林里鳥雀的嘰嘰喳喳,孩子們戲水時的赤身裸體,遠處不時地傳來的悠長的信天游——傳來的不僅有曲調嗓音,更有亟待搶救傳承、完全可稱之為“非遺”的淳樸歌詞,于是,一股陜北黃土高原特有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三、妙用修辭手法。開篇運用博喻,精選喻體——“細線”,狀其靜態(tài),“河流”“長綾”則狀其特有的動態(tài)——曲折而奔涌,裹挾而隱約,無不貼切形象;第二段運用擬人——“它都不加阻攔,總是敞開胸懷……”,表面上字字寫路,實則句句贊人,特別是“即便被踩得遍體鱗傷,也會通過自身‘免疫功能逐漸恢復、延伸”一句,凸顯了山路的內(nèi)在美;運用呼告手法,用第二人稱“你”稱呼讀者,拉近情感距離,結尾更是用“你”直呼山路,聲情并茂;作者還精心錘煉句式,例如開篇時用遞進式排比凸顯山路之外在美,用對偶句“投入母親的懷抱,走進親人的心田”抒發(fā)真情,用回環(huán)句“彎彎山路,山路彎彎”給讀者物我交融、一唱三嘆的韻味。
四、筆觸深入心底。心理描寫貴在情出由衷,切合語境?!翱倳堑靡活w熱乎乎的心騷動不安”,這是由山路春景激起的溫馨感;“不知是高興還是傷心,更不知為誰高興為誰傷心”,這是由信天游引發(fā)的有喜有憂的真情和擔當情懷;開篇“心卻怎么也安放不下……”與結句“身是勞累的,但心是踏實的……”相呼應,更展示出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坦誠真摯,引發(fā)讀者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