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比面部表情更誠實
港劇《讀心神探》里的“姚神探”靠觀察別人的“微表情”斷案,成為警隊破案率最高的探員。有觀眾從中看出這些理論的實用性:如果能成為“讀心”高手,人際交往中或許能事半功倍。但是,不少人質疑,讀心術真有那么神嗎?
心理專家張柏芳主任透露,讀心術有一定依據,“細微表情變化可以表露一個人內心深層的東西,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定理論依據。但有一個前提,必須是那種不經意間的小動作,起碼是在對方毫無防備的狀態(tài)下做出的自然反應。如果一個人有防備了,有意掩飾,那就很難辨別他心里的真實想法”。
而且,這個理論不能千篇一律套用,還要考慮被觀察對象的習慣問題,“比如說如果他說話時就愛摸鼻子,也不能說他一摸鼻子就代表說謊。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張主任表示,如果真想運用讀心術成為交際高手,不妨先補習心理學知識。生活中如果沒有心理學基礎,也不一定能發(fā)現那些有含義的動作并判斷出對方的想法。
對于那些對讀心理論有興趣的人,張主任建議大家多留意人的肢體語言,“因為肢體語言比面部表情更誠實,更能揭露人的內在情感。比如說,雖然不喜歡對方,你也許會控制面部表情不讓你的厭惡浮現在臉上,但肢體上你也許會做出想走的姿勢,這就暴露了真實想法”。
“讀心術大師”肢體語言解讀政壇人物
現實中,肢體語言可以反映出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喬·納瓦羅是享譽全球的肢體語言大師。他在美國FBI報及行為部門”擔任主管達25年,并長期擔任反間諜情報小組的專家,他多次通過肢體語言偵破大案要案,最擅長從表情和肢體動作分析對方的性格、心情和說謊與否。
2010年12月,他曾應臺灣媒體的要求,通過電視錄像分析馬英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五都”市長當選人的個人特色和從政性格。
喬·納瓦羅表示,馬英九緊張時有“揉手指”的動作,可能是自我放松。他判斷馬英九“很務實也很有條理”,說話很有分寸,也了解所說的話會造成什么影響,“看起來是一位仁慈的人”。馬英九會尊重他人的意見,但實際上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也不容易被他人情緒所影響。喬·納瓦羅進一步分析,馬英九講話時“手勢是小范圍且不超過身體寬度”,這種習慣或許會給人“不親民”的錯覺。
蔡英文說話會直視對方,不時摸著胸口。喬·納瓦羅用“比較技術官僚的人”來形容她。他認為,蔡英文看起來雖然不是充滿精力的人,但她所想表達的意思倒是非常完整。此外,蔡英文是“喜歡條理與規(guī)矩的人”,而且“不會有強烈的情緒反應”。
郝龍斌聽到不喜歡的事情或是不確定的事情時嘴角會微微顫抖,還會出現下意識地吞咽口水與干咳。喬·納瓦羅認為,這是郝龍斌感到有壓力的表現,或者認為這些問題很難透過他的答案表達。郝龍斌似乎試著想跟他身處的環(huán)境契合,爭取得到他人的認同。整體來說,郝龍斌容易給人冷淡的感覺。
喬·納瓦羅表示,朱立倫表達出來的態(tài)度很謙遜,“看得出不是一個自我中心主義的人”,而且很尊重他人的意見;至于朱講話時的手勢,反映出他的“情緒和行為是一致的”,顯示朱是個心智成熟的人,對自己說的話很有自信且?guī)е斏?,并經過深思熟慮。
胡志強則表達出更多的“友善、感情和肢體語言”,喜歡碰觸他人,讓對方感覺親近。當胡志強碰到不喜歡的問題或議題時,會下意識地抿起嘴唇。喬·納瓦羅認為,胡志強說的肢體語言“好像是受過訓練的表達”,這應該是胡長期身為公眾人物的習慣。所以在胡附近的人很容易接受他的引導,而出現一些直覺性相同的情緒反應。
賴清德講話時像是一個專業(yè)的“經理人或是工程師”,準確、冷靜且具邏輯性,盡量說出重點,而且是用“謹慎且正確”的方式說出來。喬·納瓦羅分析說,賴是那種“在危機處理中最適合出面發(fā)言的人選”,因為賴看起來“樂觀又冷靜”。
陳菊會無意識地玩弄她自己的手指,來安撫她的緊張,但她的手勢常常表現她的關心。
在喬·納瓦羅眼中,陳菊善于用夸張的技巧激勵并拉高群眾情緒,在冷靜壓低群眾的反應后,她會再繼續(xù)鼓動群眾下一波更高漲的情緒。喬·納瓦羅表示,當陳菊“摸著心口并視線朝下看”時,表示她正在談論心中很重視的事情。
掌握這些常見肢體語言,你也能成“讀心專家”
通過上述例子,我們可以了解肢體語言解讀他人心中的秘密。那么,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怎樣才能成為“讀心專家”呢?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分享了一些常見的肢體語言,學會這些,你就能更容易走進對方的內心,明白對方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如何像讀書一樣讀人》的作者杰勒德·尼倫伯格和亨利·H·卡萊羅錄制了2000場談判,其中“只要有談判者雙腿交叉時,就無法達成協(xié)議?!睆男睦韺W上看,雙腿交叉意味著一個人在精神、情感和身體上自我封閉,這意味著他們可能不愿在談判中讓步。
如果有人試圖表現出開心的樣子,但并不是發(fā)自內心的高興,那么你是看不見對方的笑紋的。
最近,美國東北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人們即使并沒有感到特別開心,也能偽裝出完美的假笑。所以比較保險的說法是,沒有皺紋的笑容證明一個人可能不是真正的快樂。但僅僅因為笑出皺紋,也不能確定一個人真的很開心。真正的笑容會讓你的眼周出現皺紋,同樣地,擔心、驚訝或恐懼等不適情緒會讓人挑起眉毛。
當兩人相處得愉快時,他們會模仿對方的姿勢和動作。當你最好的朋友雙腿交叉時,你也會這樣做。如果你的約會進展順利,你們就會做出同樣的手勢。積極心理學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說,這是因為當我們心靈相通時,我們就會模仿對方。
據行為分析師、肢體語言專家莉蓮·格萊斯分析,為了避免看起來躲躲閃閃的樣子,有些說謊者故意把眼神接觸拖得太久,以至于讓人感到有些不舒服。他們可能還會站著一動不動,眼睛也不眨一下。
傳遞好感不是憑借單一信號,而是一系列肢體語言。神經心理學家瑪莎·盧卡斯建議人們留意:“在兩人對視后,對方是否眼神微微向下瞥,擺弄了一下頭發(fā),然后微抬頭看向你?!?/p>
焦慮的表現通常包括摸臉,搓手。馬薩諸塞大學教授蘇珊·惠特伯恩還說,抖腿表示焦慮、惱怒,或者兩者都有。
心理學家羅納德的研究表明,人們在試圖釋放性吸引力時,會散發(fā)出特定類型的笑容?!八麄兺ǔ憩F出積極的情緒——微笑著直視對方,然后保持笑容將目光緩慢移開?!?/p>
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則稱,當你發(fā)現有人用語言和面部表情表達悲傷,但是他的眉頭沒有上抬聚攏,那么他可能根本不難過。大部分表達情緒的面部表情都是對稱的,也就是說,臉部兩側的表情是對等的。下次你再講笑話時,看看對方的笑容是否是對稱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人放松地向后靠,那么他們可能感覺自己很強大,勝券在握。
(《重慶晨報》、《廣州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