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要:《電工基礎》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其理論性強、內容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率,成為廣大教師研究的課題。本文結合教學實際,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對其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 電工基礎 實踐
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中職教學改革的要求。當前,中職教學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質量先對較差。主要表現(xiàn)為中職學校辦學模式側重知識培養(yǎng)的單一“學科中心”教學模式,很少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職教發(fā)展。因此,研究、施行適合中職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模式是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面臨的緊迫任務。對此,我結合自己近幾年的電工基礎教學經驗,對電工基礎教學改革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議。。
1.電工基礎教學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意義
對于中職學校電氣自動化專業(yè)來講,電工基礎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其理論性強,內容抽象。課程枯燥,學生理論基礎差,空間想象能力匱乏,對電路原理認識不清楚,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又普遍重理論輕實踐,因此中職學生對本課程普遍存在著畏難厭學的心理特征,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解決這些困擾。
這種模式是指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同步進行,教室即實訓室,實訓室即教室,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交替進行,即理論和實際融為一體。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師生雙方邊學、邊教、邊做,真正地突出 “做中學,做中教” 的職業(yè)教育特色。電工基礎教學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能把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有效地轉變到生動有趣的實踐過程中去,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并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2.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2.1制訂教學計劃,調整教學內容,編寫校本教材
良好的教學模式要有良好的教學計劃做鋪墊。在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之前,我們電氣系專業(yè)教師做了充分的調研,根據(jù)學校專業(yè)設置及課程安排的差異,及時調整原教學計劃和大綱,在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過程中層層細化,在實際運行中,我們又根據(jù)教學效果及時問卷反饋,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其次,理論課和實踐課的課時要進行靈活分配,適當減少理論課時數(shù),以在實踐中加深理論的認知。如在第二章直流電路教學中涉及到的復雜電路中兩個定理——基爾霍夫定律和疊加原理,因對學生以后的工作沒有幫助,所以這兩塊內容可以不做深入講解,只需了解即可,對于感興趣的學生,老師可以單獨知道。根據(jù)實際需要,我們還編寫了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照明線路安裝與調試》,這些校本教材用于學生中,普遍反應很好,在教學效果上取得較大的突破。
2.2提升專業(yè)教師素質
教師素質是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的關鍵。一體化教學中強調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大膽突破以往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脫節(jié)的思維,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yǎng)構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豐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激情。為此,我們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組織教師到有關院校進行考察、學習,積極參加各項學術交流活動,或派送專業(yè)老師參加省、市、國家級專業(yè)骨干教師培訓,提升自身理論基礎、專業(yè)技能,拓寬視野,豐富知識面,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我們還采取“請進來”的方式積極聘請行業(yè)、企業(yè)或社會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專業(yè)技術人員來學校作為兼職人員,對理實一體化教師進行技術指導,收到良好的效果。
2.3把學生作為一體化教學主體
在教學活動中,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為出發(fā)點。強調以實踐為中心,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不再是簡單地由教師灌輸知識,而是要全面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技能。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勞力上勞心”、“動手去做”,同時學會“用腦去想”,提高“手腦并用”的能力。
3.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實踐
結合中職學生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采用邊理論邊實踐或先實踐后理論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fā)他們思考。一體化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合作學習,學生參與,教師引導,小組活動也就成為常采用的方式,即小組同學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完成項目。如在實訓教學前,首先給學生下發(fā)學材,讓學生通過看書或上網(wǎng)查資料了解相關知識和操作流程,給他們充分的思考和實踐空間。其次,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探究,與小組同學一起操作,在合作探究中完成該實訓項目。最后,在任務結束后先小組評價,各小組互評,最后由老師做評價總結。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這樣學生在親身體驗后再回到理論課,理解起來就比較直觀、形象,簡單,同時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開發(fā)了思維能力。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起到了理論學習與操作實踐相互促進的效果, 提高了教學質量,值得推廣。當然,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學生人數(shù)多,學校設施設備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求,而且課時安排比較長等,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玉蓉.電工電子理實一體化實驗室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年12期
[2]李中民;周莉;;培養(yǎng)理實有機融合能力 體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特色[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9期
[3]高秋霞;;中職學校《電工基礎》教學初探[J];科技資訊;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