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吉 王會
眾所周知,“打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但是,你知道嗎?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打的”習俗也迥然不同。在陌生的國度里,“打的”不僅能提高辦事效率,更是一種人生體驗與樂趣。不管怎樣,“入鄉(xiāng)隨俗”仍然是我們應該恪守的重要規(guī)則,否則你會弄得很尷尬。下面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國不同的“打的”風俗吧!
一般說來,城市出租車都有統(tǒng)一的車型和顏色。我們早已練就了一眼看出是否是出租車的技能。但是這個“技能”在迪拜是發(fā)揮不出來的。因為你發(fā)現(xiàn)滿大街都是豪車,根本見不到的士級別的車型。此時,車頂上那個“Taxi”的標識顯得尤為重要!即使你發(fā)現(xiàn)悍馬、保時捷、寶馬、奔馳等豪車上赫然醒目的“Taxi”的標識也不要驚訝。大大方方地上車吧!沒錯,在迪拜這樣盛產(chǎn)土豪的地方,出租車自然也是高大上的!
游走在充滿英倫風情的國度雖然愜意十足,但是要想打車出行,交通成本非常昂貴。如果想去參觀離自己住處較遠的景點,坐出租車出行更是“奢侈”!在英國出租車內(nèi)大多有乘客,攔空車也非易事,最方便、省時的辦法就是自己打電話給出租車公司叫車。出租車公司接到電話后很快就會派車過來接乘客。但是,在英國打車的價格卻毫不留情,起步價人民幣30元到35元不等。更令人不解的是,倫敦的出租車司機很多說俚語,外國人很難做到用標準的英語進行口頭交流。因此,想要在英國打車,除了要練就“遇亂不驚”的本領(lǐng),還要準備好紙筆便于與出租車司機交流。
全世界大部分出租車還是“打表”收費的,這一點幾乎人人皆知。這在埃及可是個例外:打車不打表。想打車,先談價。在埃及,在上出租車之前要先和司機說明你要去哪里,需要多少車費,并且最好寫在紙上,以免司機中途變卦。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埃及司機都那么“黑”,但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謹慎一些才是上策!
在俄羅斯,坐出租車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打車逛逛俄羅斯特有的歐洲風情街,玩得一時興起,竟忘記口袋里錢己不多了。如果此時出租車計價器上的數(shù)字已經(jīng)超出你承受的范圍,那該如何是好呢?不要急,只要你身上帶有伏特加酒,喜歡喝伏特加的俄羅斯司機是不會與你計較的。下車時只要和司機簡單交流幾句,然后拿出身上帶的伏特加,司機就會面露喜色收下酒呼嘯而去。當然,俄羅斯出租車司機上班時間是不允許喝酒的。因此,游客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否則帶足錢才是有備無患的!
在阿根廷人們“打的”時寧肯擠在后面也不愿前排就坐,除非后排人坐滿了。在他們看來,坐在出租車司機旁邊是件丟面子的事。
在沙特阿拉伯不少地區(qū), “笑”被看作是不友好的象征,是一種奇恥大辱?!按虻摹睍r,人們個個都板著面孔,不露笑意。即使在出租車上遇到親朋好友時也只是輕聲問安,不露一絲笑容。
瑞士是世界上富裕的國家之一,但很多人外出習慣“打的”。瑞士人非常尊重女士,“打的”也不例外。當人們遇到女士乘坐出租車時,男士都會主動禮讓,這可是暖意融融的習俗!
在哥倫比亞“打的”,坐前席會受到司機師傅的熱情關(guān)照和服務,甚至會得到出租車司機的票價優(yōu)惠。如果坐在后排,則被視為是件很不文明和失禮的事。
法國巴黎有“狗的天堂”之美稱。在的士上,設有專門的“狗座”,巴黎人愛狗之情可見一斑。乘客在打車時,的士前座上標有寵物狗的標志,司機會友好地提示你車內(nèi)前排設有“狗座”。乘客禁止占“狗座”。巴黎人外出購物、走親訪友時懷里往往抱著名犬,這是巴黎不少出租車前座為狗設有專席的原因。出租車司機認為,身邊有只名犬是吉祥、榮耀的象征。外國游客在巴黎“打的”上車時需多加留神,切勿坐在狗席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