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周末好!
今天聊聊共享這個話題。
維基百科對“共享”的定義是:分享或共同分享(簡稱共享,英語:Sharing),是指資源或空間的的共同分享及利用。
無疑我們正處于一個“共享”的時代。
深陷北上廣的小伙伴們對“共享”可能更深有體會。當越來越多的人涌進城市,資源和空間共享成為必然。比如你和其他人“共享”一套房子,上班和同事“共享”辦公室,下班和路人“共享”公交車......
除去實物共享,我們也“共享”精神、知識。在古代,知識是權貴的特權,再后來知識被學校這堵高墻所阻隔,得益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如今獲取知識的手段不但多樣,而且?guī)缀趺赓M;另外還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讓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
這樣說來,我們幾乎在和他人共享著一切。
那你有共享精神嗎?你有正確的共享“姿勢”嗎?
2016年,共享單車突然出現(xiàn)在街頭小巷,每天定點遲到一分鐘的壹讀君經(jīng)常在馬路邊和可能是#壹堆飯#的大家“搶”共享單車。雖然帝都的空氣依舊讓人心塞,可是春天騎著“小黃車”(“小綠車”、“小藍車”),大風呼啦呼啦地刮過,壹讀君仿佛真的回到了18歲......
但是壹讀君經(jīng)常也會氣得跳腳,想吐三字經(jīng):
誰tama的把我的“身份證”給撕掉了?
站著騎,可以瘦腿
哎呦喂旁邊就是盲道
“呼叫組織,呼叫組織,小綠請求支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