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佳音
摘 要:服裝結構這門課是一門理論性與操作性都較強的課程,它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畫圖、款式變化的能力。傳統的服裝結構教學學生學起來吃力、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失去了主動學習探索的動力。本文從課堂導入、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及課后指導等幾方面入手,探索關于服裝結構課程興趣教學的課程設計方法。
關鍵詞:服裝 中職 興趣教學 課程設計
如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得愉快,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鬃釉唬骸巴嫠鞫械谩?。興趣與教學的關系問題,是當前教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又是教學論史中不懈探索的一個話題。服裝結構課程對于服裝專業(yè)來說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服裝結構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服裝造型的效果,但課程的單一性制圖模式和枯燥的數據處理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培養(yǎng)出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成了教學設計中的難點問題,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突破口。筆者從課堂教學中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展開對服裝結構課程興趣教學的探索。
一、教學導入巧妙設計,激發(fā)興趣
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猶如樂曲中的“引子”,具有醞釀情緒、集中注意力、滲透主題的作用。一個成功的導入,能觸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求知渴望。服裝結構課程的導入方法也有很多種,在這里探索幾種可以讓課堂活起來的導入方法。
1.溫故知新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發(fā)展和延伸。這一方法看似陳舊呆板,但卻十分有效,如何讓這種有效的辦法變得生動有趣呢?首先,復習舊知識的時候可以將問題設計成游戲接龍,或者調轉師生角色提問解答的方法。比如課前叫學生準備好知識點問題,在課堂上先讓老師答,再調轉角色老師提問學生答。在老師提問的時候,可以帶入新知識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復習知識點,還能調動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2.多媒體應用導入法
多媒體應用包括音樂、圖片、視頻等媒介的欣賞應用,在服裝結構教學中加入這些有聲有色的內容不僅能很快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fā)學生對本堂課的無限遐想和期待。比如播放一段時裝秀視頻,再從其中挑選出幾套符合本次課堂內容的款式圖片進行欣賞,圍繞圖片提出相關知識問題,請學生來解答這些問題。在解答時,學生一定會有所疑問,這樣就可以將“餌”成功地拋給學生,讓學生牢牢地跟著老師的思路來解答這些問題。而老師也可以逐漸提出更深層次的疑惑,讓學生對本堂課充滿探索的激情。
3.實物觀察導入法
與圖片不同,實物導入是一種更直觀的媒介,它可以有三維空間的具體認識,還可以用手觸摸,從而了解面料的厚度、彈性等服裝面料的性能,這對于結構設計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比如講解服裝放松量設計的課程時,可以用相同款式、不同厚薄、不同彈性的面料來做成服裝實物,學生比較,或是試穿展示,讓學生理解得更生動也更深入。從而更好地理解服裝結構的含義,也能激發(fā)出學生對服裝結構的興趣,不斷提高對服裝結構的認知能力和探索的欲望。
二、教學過程形式多變,保持興趣
學習紙樣繪制課程是相對比較繁雜無味的,學生容易產生倦怠心理。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教師盡量從易到難,在選擇款式圖片時,可以給學生主動權,準備3~5個當下流行的款式,讓學生自己選擇要展開學習的款式樣式,使學生有學習的原動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平面紙樣與立體造型相結合,可以將繪制好的紙樣直接作為服裝的裁片剪下,用別針或膠帶拼接組合成服裝穿在人臺上,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紙樣到服裝的過程,也可以根據這個服裝在人臺上的效果直觀看出紙樣的一些問題,與學生一同探討這些問題。這樣直觀的驗證不但可以使課堂變得更有活力,更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平面紙樣與立體造型的關系。在知識點深入學習時,可以以學習興趣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組內成員互相討論,分工合作,完成從款式到紙樣,再從紙樣到造型,再檢驗修改的一系列程序。這樣不僅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另外,學生間的競賽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學習的方式,組織不同階段的學習競賽,能激勵學生加強訓練,提高學習水平,也能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成就感。此外,還可以將課堂搬到工廠,讓學生參觀工廠的板房,請工廠樣板師給學生講解紙樣知識,使學習與生產相結合、工廠與學校相結合。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課后自主探索,挖掘興趣
在課堂中,學習時間有限課程內容廣度上也受到局限,課后的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知識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給學生布置合理合宜的課后作業(yè),不僅可以鞏固課堂知識,還能拓寬學生知識學習的廣度,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從而挖掘出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首先要根據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給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yè),確保布置的作業(yè)能夠完成。在評價學生作業(yè)時也要因人而異,盡量給予肯定,并合理引導學生,給學生放開大膽探索的信心。
其次,在布置作業(yè)時可以要求學生拓寬學習內容的范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布置一些資料收集的作業(yè),比如上網收集服裝款式圖片,或者從一些時尚書刊中找尋更多款式圖片等,并要求學生對收集到的圖片進行分類和點評,學習內容的拓寬不僅可以開闊學生學習的視野,還能讓學生知道如何自主探索。
再者,就是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可以給學生預留一個知識點提升的空間。比如在要求學生設計紙樣時先不告訴他們放松量的加放量,當學生自己發(fā)現了問題再來由老師解答,這堂課也就變得印象深刻了。這樣的挫折體驗能培養(yǎng)其獨立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能激發(fā)學生對此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總之,服裝結構課程的教學方法是可以千變萬化的,教無定法。作為一名中職服裝老師,教學目標就是要竭盡全力采取多種引導措施,以激發(fā)、培養(yǎng)、維持、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以興趣為動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挖掘出學生的各種可能,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尚斌.女外套設計·制版·工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閔悅.服裝結構設計與應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3]鐘安華.服裝人才培養(yǎng)[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4]戴建國.男裝結構設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5]傅煥知.淺談化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O1).
[6]李瑛,邱鳳蘭.如何把專業(yè)知識趣味化[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5).
(作者單位:嵊州市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