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軍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的期間,主人翁“達康書記”竟進入了廈門雙十中學的一份高一化學期中考試卷中。
試卷以“達康書記”參加省委擴大會議為背景來展開,“達康書記”先后提問了環(huán)保局長和“沙瑞金書記”,內容包括了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成分及部分化學知識。參加考試的學生,好似“旁聽”了“達康書記”參加的會議,一點沒覺得考試的枯燥,直呼“太醉人”,并稱這是曾在化學試卷中嵌入經過改編的歌曲《成都》的試卷制作者特級教師所為。
讓枯燥的試卷作業(yè)變得有表情,“可愛的肖老頭”特級教師肖培林不是第一人,同是廈門雙十中學初一英語備課組長的何倩君老師,曾將熱播韓劇《太陽的后裔》編入英語作業(yè)里,成都市第二十中學校的鄭建老師去年花了很大氣力,研制出了化解生物“難點”的“表情包”試卷。
現在學生身處的環(huán)境與十幾二十年前相比早已天翻地覆,他們的生活本身已經更加“前沿化”“娛樂化”。他們渴望老師以他們認為符合時代的、符合他們這代人特點的方式同他們探討。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若經年不變,在他們眼中,好像都是些“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
“表情包”試卷的新、奇、趣,順應學生的心境,怎能不提氣,怎么不被學生喜歡?肖老師們用音樂、表情包、形象漫畫等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達“正統(tǒng)”的學科知識,能在網上一次又一次“火起來”,就是典型的例證。
突破和創(chuàng)新興許會暫時遭受來自學校、社會、家長的“不理解”,甚至抵制。但這絕不是教師“抱殘守缺”的說辭,當教師脫離時代,師生間的“代差”越來越大,“鴻溝”越來越深,教育教學豈能高效?
當然,這里不得不說的是社會各界和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一定要包容。千萬不要一看到時髦,一看到超越,就將之拔高到文化入侵、傳統(tǒng)淪陷的高度,一味地拒絕,進而一味地給予嘗試者批評。
創(chuàng)新有難度,也有風險。如果不是“為新而新”的折騰,一切積極的健康的有益的創(chuàng)新都應該可以有,都應該可以試。借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學生喜愛的我們就得喜愛,學生需要的我們就要給予。
教育需要變革,教育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只有創(chuàng)新,才可能“百花齊放”“香飄萬里”。
(作者單位:江蘇海安大公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