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乃強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產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日益增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大力倡導生態(tài)文明建設,林業(yè)企業(yè)也跟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逐步調整自身的產業(yè)結構,注重提升企業(y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為目的,最大程度的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環(huán)境質量需求。桉樹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樹種,輪伐期極短,用途極為廣泛,不僅涉及到環(huán)保、園林建設,還涉及到醫(yī)藥、建材等行業(yè),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桉樹的栽培管理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探討了改進措施,同時也對桉樹的病蟲害防治進行了對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為桉樹的生長與培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桉樹;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
桉樹,又叫尤加利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總稱,主要生長在澳大利亞,19世紀引入世界各地,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qū)有栽種。而且,桉樹也是一種常綠植物,大部分為高大喬木,最高可以達到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樹。從生長環(huán)境來看,桉樹喜光、喜濕、耐旱、耐熱、畏寒,主要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都可以進行樹葉的采摘。與此同時,桉樹也是一種節(jié)水樹種,能夠在各種類型的土壤里生存,一般在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的地區(qū)生長情況較好,但是,它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區(qū)也能夠生存。但是,從我國桉樹栽培與管理的現狀來看,在我國的桉樹栽培與管理過程中,仍然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不足,栽培技術和管理能力都還沒有達到社會建設和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桉樹樹種的生長與生產,沒有充分發(fā)揮桉樹在我國社會建設和經濟發(fā)展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速度和水平。
一、桉樹的栽培與管理
1.桉樹栽培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桉樹作為產量高、生長速度快和經濟價值較高的樹種,得到了廣大林業(yè)種植用戶的青睞,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林業(yè)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但是,我國在桉樹的栽培管理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一方面,在我國大部分林業(yè)企業(yè)在種植桉樹的過程中,都比較注重桉樹的經濟價值,而忽視了桉樹種植的后期栽培和管理,導致桉樹的生長速度降低,病蟲多發(fā)。另一方面,在桉樹的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較為落后,桉樹種植人員和管理人員都沒有認識到預防病蟲害的重要性,沒有提前做好病蟲害防治的準備工作,導致病蟲害疫情的信息發(fā)布與種植人員之間存在較長時間的滯后性,從而使桉樹收到病蟲的侵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桉樹的健康生長,降低了桉樹的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效益。
2.提高桉樹栽培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討
(1)以桉樹生長所需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桉樹大部分為亞熱帶植物,適宜生長在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的沖積土地帶,主根較深、抗風能力強。因此,在桉樹的栽培中,我們要對某一地區(qū)的水源、陽光、土壤等地理環(huán)境進行嚴格的調查研究,從桉樹生長所需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選擇適宜桉樹生長的地區(qū),最大限度的提高桉樹的生長質量,從而進一步提高桉樹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2)提高桉樹種植人員的后期管理意識。桉樹的生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也較好。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桉樹種植人員會比較注重桉樹的經濟效益,從而忽視了桉樹的管理,導致桉樹的生長情況不佳。因此,在桉樹的栽培的管理中,我們應該注重提高種植人員的管理意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桉樹后期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桉樹生長的質量和水平。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應該積極組織各種種植培訓活動,注重提高種植人員的栽培和管理技術,從而降低桉樹栽培與管理過程中問題的發(fā)生率。
二、桉樹的病蟲害類型及防治措施
1.青枯病
桉樹的青枯病是指青枯病菌侵染桉樹的幼苗,它的主要表現為慢性型和急性型。從慢性型上來看,遭受病菌感染的桉樹病株會出現矮小、發(fā)育不良、葉片干枯脫落的現象,此類病株從發(fā)病到死亡之間的時間較長,有3到6個月。從急性型上來看,遭受病菌感染的桉樹病株葉片會迅速脫水枯萎,一般僅為2到3周。桉樹的根頸部損傷和地表徑流、株間連根是青枯病菌侵入和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應該在桉樹的幼苗選擇過程中盡量選用抗病的品種,做好苗木的出圃檢疫工作,降低桉樹幼苗的疾病侵染率。而且,我們也應該加強對桉樹樹種的撫育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桉樹的抗菌能力,從而預防桉樹青枯病的發(fā)生。
2.焦枯病
焦枯病也叫落葉病,是由高溫高濕的天氣環(huán)境而引起的,尤其是地勢較低、排水不良、造林密度又大的地區(qū),這種病害會導致桉樹的葉片脫落,嚴重時也會使桉樹死亡。因此,我們應該選擇排水較好的地區(qū)內進行桉樹的栽培與種植,在栽培和種植的過程中根據所選地區(qū)的面積進行種植密度的合理規(guī)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桉樹林內的通透性,降低桉樹的焦枯病發(fā)生率。
3.白蟻
白蟻對林木的損害程度較大,主要侵害桉樹的樹干皮部,嚴重的時候可以影響桉樹林木的生長。因此,我們必須加大對白蟻病蟲的處理力度,根據桉樹林木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白蟻病蟲的清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桉樹林的面積和質量。一般來說,白蟻的清除方式主要包括藥物驅殺、內吸毒殺和誘殺。但是,在白蟻的清除過程中,我們應該嚴格按照藥品的說明進行病蟲的處理,盡量不要殺害桉樹林內的益蟲,提高桉樹林木的質量和水平,減少白蟻對桉樹林木的損害,充分發(fā)揮桉樹的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效益。
三、結語
桉樹作為世界上產量最大和生長速度最快的樹種,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以前,桉樹工業(yè)化主要包括的是芯板生產膠合板或單板層積材、造紙、生產纖維板等,現在,我國成功的開發(fā)了高性能桉木重組材、桉木單板層積材、竹桉復合材料、厚芯桉樹實木復合板材和無醛桉木膠合板制造技術等,使桉樹的綜合利用率提高到了9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桉樹的經濟價值,促進了我國社會產業(yè)的建設發(fā)展。與此同時,通過桉樹栽培管理技術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我國桉樹的面積和質量也在不斷擴大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改善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了我國的環(huán)境質量,還促進了我國生態(tài)文明的發(fā)展,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了力量。因此,在桉樹的栽培與管理中,我們應該注重改進桉樹栽培與管理的技術,培養(yǎng)桉樹管理人員的職業(yè)素質,加大對桉樹病蟲害的防治力度,擴大我國桉樹的栽種面積,提高我國桉樹的樹種質量,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桉樹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促進我國生態(tài)文明的發(fā)展和建設。
參考文獻:
[1]冼智源.桉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16,(30):1-2.
[2]盧賢瓊.桉樹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物業(yè)(上旬刊),2014,(08):148-149.
[3]覃小光.桉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法[J].現代物業(yè)(上旬刊),2014,(08):153-155.
[4]蔣小華.淺談桉樹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yè)與技術,2014,(0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