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華
數(shù)學教學離不開測評,其目的是進行教學情況反饋,了解學生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沒有評測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測試后必然要進行試卷評析,調查顯示:畢業(yè)班試卷評析課占總課時的68.72%,非畢業(yè)班占總課時的40.83%,可見練習或試卷評析課是常見的重要課型,上好試卷評析課意義重大。它有激勵、強化、矯正、補缺等作用?,F(xiàn)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如何上好數(shù)學試卷評析課。
—、上好評析課應遵循的原則
1.及時性原則
測試后應及時閱卷,盡早進行試卷評析。學生剛考完試,對試卷關注度高,而且相關知識及困惑記憶猶新,及時進行試卷評析,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2.鼓勵性原則
試卷講評課難免幾多歡喜,幾多愁,基礎較差的學生會垂頭喪氣,成績好而考試沒有發(fā)揮好的也會唉聲嘆氣,所以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多關心,保護學生,多表揚學生的長處,建立和諧、樂學、互助的課堂氣氛。
3.針對性原則
試卷評析,教師要對試卷心中有數(shù),針對學生薄弱環(huán)節(jié)用力,避免四面出擊,降低效率。
4.學生自主性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然也是試卷評析的主體,教師應改變捧著試卷對答案的做法,本著“少灌輸,多自主”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上好評析課的細則
1.精心準備,有的放矢
課前準備充分,教師應通閱試卷,按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應用、評價等層次統(tǒng)計試題數(shù)量和比例,統(tǒng)計得分率,挑選有代表性的錯誤,創(chuàng)新型解法等作為重點講解,明確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哪些重點講,哪些略講,哪些需用同類變式進行鞏固等,做好精心準備,同時分析學生出錯丟分的原因。
2.評析中,“查病情,找病源”
試卷出錯的原因,因人而異,大致有幾種,一是知識性錯誤,表現(xiàn)為學生對概念理解不清,對公式、法則、定理等知識應用不當出現(xiàn)偏差;二是方法性錯誤,表現(xiàn)為解題思路的偏差及解題能力的不足;三為計算性錯誤,表現(xiàn)為變式不合理,表達不規(guī)范,計算出錯等,應找準“病情”,根據(jù)“病源”避免以后出錯。
3.強調基礎技能,開拓解題思路
事實證明,解法單一,主講輕評的做法效果不佳,教師應針對試卷中典型題型,有選擇性地介紹學生的亮點解法,盡可能補充新穎性解法,把學生的解題途徑作為素材提煉、擴充、變通,使學生多角度、多方位考慮問題,從中頓悟出題目的實值來,增強解題悟性,激發(fā)學生思維,從而開拓解題思路。
4.變通思維訓練,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試題講評時,不能就題論題,對涉及知識,技能面廣的試題,要力爭“一題多變,一題多練”或提煉共性,多題一解,引導學生拓展思路,縱橫聯(lián)系,對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拓展和遷移,對該知識點聯(lián)系到的相同、相似和相關知識進行比較,鑒別和再認識,以培養(yǎng)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這樣的講評才能使學生達到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的目的
5.目標指向明確,學生各有所獲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育要使得人人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試卷評析課也需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師要針對不同思維階層對象,采取不同講評方法,同一數(shù)學命題可編成不同思維層面的問題,對于后進生可就題論題,只要獲得“我也能懂”的成就感,掌握基本知識即可;對于中等生思維較弱的學生要其會舉一反一即可;而對于中等思維較強的學生則要求達到舉一反三的能力層;對于優(yōu)秀生則要求滲透逆向思考,橫向拓展,縱向擴張的思維能力,進而在能力層面上達到以一當十的“評”“析”效果。對于重難點試題,點評后應編寫同類變式和能力提升題,讓學生根據(jù)自身能力選做,這樣才能使評析遠離形式化,立足實效化,使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6.評析后注重鞏固,提高達成度
評析后,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思、交流、消化。一堂評析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試卷講評已經(jīng)結束,通過教師的一次講評,學生不大可能完全掌握試卷所考查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評析課后必須根據(jù)講評課反饋的情況進行矯正和鞏固,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評析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具體做法是:每次評析后要求學生將答錯的試題全部用紅筆訂正在試卷上,并把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做好答錯原因的分析,并注明正確解答。同時,教師要及時依據(jù)講評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講評后的補償練習,必要時可針對近期幾次檢測卷上典型的錯誤重新命制校驗卷,強化鞏固,使學生真正領悟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掌握典型問題的解題規(guī)律與技巧。對確有困難的學生由于他們的錯誤往往不具有共性,課堂上關注不夠,就需要進行個別輔導,提高試卷評析課的整體效果。
總之,試卷評析課教師應摒棄“對答案”“過一遍”等無效或高耗低效之舉,應做深度剖析,從知識到能力,從經(jīng)驗到方法,從問題到思想多元研究、多項分析,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朱桂鳳.試卷講評改革成功源于“四性”[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2015(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