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蕊
【摘 要】 中小學銜接問題是中小學研究的熱點,是《實施英語課程標準》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本文根據教學實際,提出了明了學情,抓好基礎,養(yǎng)成習慣,關注學生情感等幾種措施,以促進初一學生順利完成從小學到初中英語教學的過度。
【關鍵詞】 學情;習慣;情感;興趣;銜接;對策與方法
【Abstrac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a hot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practice, puts forward that the learning situation, do a good job in the basic, habit, some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emotion and other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primary school to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 G6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3-0-02
目前,我國多數農村小學開始開設英語課程,但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各個學校之間的英語師資力量的差距,以及學校,家長,學生對小學英語重視的程度,導致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參差不齊。有的小學根本沒有正規(guī)英語專業(yè)教師,而且學生把英語當作體育,音樂課對待。也有些學生,對在小學已經學過的內容,在初中無味的重復感到厭倦,甚至厭學,還有的學生在考試的打擊下漸漸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導致難以發(fā)展。在初中一年級就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這給一線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下面我談談自己在英語教學總的一些體會和做法。
一、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jié)問題的原因分析
1、中小學英語教材銜接不緊密
目前小學教材使用很不規(guī)范,往往一個市或地區(qū)都有好幾種教材在同時使用,有的小學采用外研社朗文出版社的教材,有的小學則采用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英語教材。有的地方還使用了國外引進版、人教版,這些教材程度不一,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教育主管部門沒有作出規(guī)定使用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緊密的教材,同時也不能提供一套合適的教材供小學統(tǒng)一使用。
2、小學師資嚴重短缺
小學英語是新興學科,尤其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說,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存在學歷不達標、缺乏教學經驗、專業(yè)基本功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一方面這些老師專業(yè)基本功不扎實,英語語音不標準致使小學生在英語學習初級階段不能獲取純正的語音,有的甚至到初中都難以糾正;另一方面這些教師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不熟悉英語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單一、呆板,致使很多孩子對英語失去興趣,對孩子學英語起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3、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不同
在教學方法上,大部分小學的英語教師能應用任務型活動教學法,能用英語組織教學,以聽說教學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口頭交際能力。由于小學英語內容易講易學,所以教師通常在游戲中教學,因而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較高,樂于模仿,敢于開口。學生進入初中后,教師培養(yǎng)學生由趣味性向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能力轉化。課堂教學模式轉為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變化使許多學生感到較難適應。
4、缺少科學評價體系
在評價方面,各小學?;旧蠜]采用書面考試形式或任何的英語考試形式。考試的內容要對照小學英語課程目的和教學目標來進行,并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等等。而部分小學校在英語考試方面走向另一個極端:不但沒有書面考試,甚至連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參加課堂活動的情況也沒有任何記錄,在期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無從評價。
二、明了學情,異步指導
由于生源的參差不齊,我在學生入學時對學生進行學情調查,以明確學生的基本英語學習情況。利用觀察,訪談,日記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在小學階段對英語的掌握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后期教學。通過調查發(fā)現,學生普遍存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而且學生有很多不良的學習習慣,比如書寫不規(guī)范,發(fā)音不準,還有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對英語就出現了石化現象。英語作為一種拼音文字,而不同于我們的漢字(象形文字),我們必須注意學生語音的培養(yǎng)。在調查中,語音問題是學生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掌握語音這個學習外語的利器。而且單詞記憶方法還沒有入門,這些給初中老師一個嚴重的命題。初中教師必須要同時完成小學和初中階段的雙重任務,這樣才能為學校輸送達標學生。
在明了學情的基礎上,分小組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對暴露出來的學習問題進行集體輔導。由于農村班級過大,教師很難照顧全面,所以就發(fā)揚陶行知先生發(fā)明的“小先生”制來提高教學效率。充分利用小組中的“小先生”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中互教,互學,從而是學生相互學習,相互糾錯,共同提高。
三、抓好基礎,培養(yǎng)習慣
在英語教學的基礎階段,拼讀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對符合讀音規(guī)則的單詞和字母組合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對不符合讀音規(guī)則的能做到按國際音標獨立拼讀。但在調查中發(fā)現因教師專業(yè)水平和教師設備的限制,學生在小學畢業(yè)時并不能做到發(fā)音準確,見詞能讀。在小學階段,教師不正確的語言輸入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誤導,這些不正確的語音拼讀習慣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更大的困難。語音是開啟語言學習的鑰匙。采取聽說和讀寫相結合,對語音進行強化。利用張氏國際音標圖表,對國際音標進行教學。然后在單詞中認讀字母發(fā)音,對符合規(guī)律的單詞整理,強化字母組合在英語拼讀中的作用。讓學生感覺到英語拼讀規(guī)律的真實存在,提醒學生要關注語音規(guī)則,利用規(guī)律來學好英語,消除英語學習的恐懼感。
學生在小學階段,基本都是跟著老師課堂進度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蹦蹦跳跳,課后把書本一扔。因為小學階段沒有考試的壓力,而且學習內容較少,僅僅靠課堂就能完成老師的任務。到初中階段,學習科目的增多,難度加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尤為重要。首先從英語學習的常規(guī)入手:預習課文,注意聽課,復習所學。積極完成作業(yè),及時訂正錯誤等習慣。對英語后進的學生要特別要求進行課前自學,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來彌補以前知識所缺,預測課堂教師上課的重難點。通過自學,學生擺脫上課受教師牽制的局面,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能發(fā)展自己的自主性,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在遇到問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尋求幫助的策略。不能礙于面子直接抄襲,要詢問方法和過程。堅持自己先自學,自學尚不能解決然后借助工具書和請教其他同學和老師,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四、關注情感,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學習語言的強勁動力,是形成能力的前提。不論在任何學習階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都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好奇心強,愛表演等心理特征,在小學中經常采用直接法來教授。到了初中,學生變的沒以前那么大膽了,這時候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學習英語的樂趣。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經常收集一些字謎,來復習前面所學的單詞。經常給學生播放朗朗上口的小詩,讓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體會詩歌節(jié)奏和小詩意蘊到來的快樂。在課余時間,讓學生參與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和好的消化課內所學知識,開闊學生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始階段,每周抽一節(jié)課來對閱讀技能進行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完之后,進行成果匯報,分小組對英語小故事進行改編,進行表演。在改編,排練,演出的過程中,學生用英語,體會英語,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成功,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對學困生,應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克服認知障礙,降低焦慮。分清學困生的具體原因,是因為基礎差暫時落后還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導致暫時落后。對不同的情況進行分類指導。在一次次的指導中,在學生一次次克服困難中體會成功的快樂,讓一個個小的成功匯聚成以后更多的成功。讓學生看到英語學習的光明未來,使之為之拼搏,不畏艱難。
總之,讓學生從小學平穩(wěn)過渡到初中英語學習軌道上來,初一階段的英語教師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毅力,而不能操之過急。解決中小學英語銜接問題,必須實事求是,從語音抓起,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為學生以后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搞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是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重大課題,也是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一個熱點。這不僅要求小學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初中教師更應該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主動地、科學地搞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搞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過渡,為初中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正確處理好這個問題必將推動和促進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毛明亞.農村小學初中英語教學銜接過渡探析,《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7).
【2】段潔云.對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中幾個問題的思考,《基礎教育外語研究》2008(3).
【3】葉秀秀.芻議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12).
【4】黎世法,《新課程異步教學論》,新華出版社,2003年.
【5】蔣建華.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行動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4).
【6】李曉燕.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困難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6,(6).
【7】羅先達.英語教學實施指南[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0).
【8】鄭文.初中教師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期待調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