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雙
【摘 要】 為提高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從復習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探討有效復習的“厚度、廣度、效度、深度”四個維度策略,落實在初三復習課中的學法、復習指導、教法、考綱理解四個重要方面。通過探討研究,我們認識到在數(shù)學教學內容設計上、復習課的形式要精心準備,在學法指導上要化枯燥為興趣、要獨到好處;在解題方法上要接近學生思維、正確優(yōu)化;在教學設計上要從學情出發(fā),注重方法,增加復習時效;在考試難度及范圍上要把握準確、有的放矢。從而通過落實科學的復習方法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復習課質量。
【關鍵詞】 方法;效率;復習課;關鍵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3-0-02
一、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常見問題剖析
(一)復習就題論題,忽略學生需求
復習課中所選擇的復習內容和題目幾乎相同或陳舊,從而缺乏變化和新意,喜歡就題論題,缺乏針對性和主次性。教師課堂復習后,學生只會機械性地模仿和重復操練;學生的答題缺乏自己的見解、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之間缺乏合作與交流,從而缺少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花費了大量時間做題,學習壓力大,但復習效果并非很好。
(二)教師機械講解,學生難感興趣
在強大的中考壓力下,復習過程中大多時間都是以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為主,教師抓住一切機會盡量多講一些內容,不落下一個考點,不遺漏一種數(shù)學思想方法,一些教師機械地講解雖然能涉及所有的知識點,但是教學效果甚微,學生更是難以對這樣的灌輸式課堂產生興趣,對學習也漸漸失去了熱情和興趣。
(三)例題未加精選,學生負擔增加
(四)考點要求不明,考查目的不清
二、教學研究的必要性
在現(xiàn)有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的復習時間非常緊,復習負擔也比較重,在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憑借自己的經驗在實施教學,而要提高復習效果就需要對學情進行充分的分析;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總結;學習考綱和考試要求,從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
“有效復習”是指在復習教學中,教師采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為了生成有效的復習課,需要教師基于學情,基于考綱去繁存簡,復習更有針對性,要讓學生清楚地在腦海中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具有系統(tǒng)性、發(fā)散性、應用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復習獲得中來。
三、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重視學法指導,增強有效復習的“厚度”
合適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重視復習方法就等于提高復習質量。
1.注重規(guī)范、嚴謹答題,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習慣
2.捕捉錯誤、注重技巧,讓學生在復習中治標更治本
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它要求學生有嚴謹?shù)膶W習思維。學生在學習它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主要有以下錯誤類型:
類型一:感知粗略導致的錯誤。
類型二:知識點混淆不清導致的錯誤。
類型三:不良習慣學習導致的錯誤。
類型四:分析力度弱導致的錯誤。
錯誤的知識就是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思維漏洞,若不及時改正,就會導致一錯再錯的結果。這要求教師能及時捕捉錯誤并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更有效地組織復習課教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數(shù)學解題方法。
3.思維導圖、構建網絡,整合思想形成知識體系
布魯納曾經指出,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整的結構把它聯(lián)系起來,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記憶,一連串不連貫的知識在記憶中存活的壽命短得可憐。
知識樹形式的思維導圖能清晰地展示學科全局和各知識點及概念間的脈絡關系。教學中根據的目錄整理成幾個知識板塊,畫出一張整體思維導圖,然后再根據不同的章節(jié),把相關知識點、概念和要點放到相應的分支上面。這樣做,及時將新學的知識歸入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主動進行知識建構,形成學科知識網絡圖。
案例:三角形板塊知識樹思維導圖的構建
復習八上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認識,提供給學生一棵只有樹干的知識樹,在每節(jié)新課結束后讓學生在樹干上不斷的填充讓它枝繁葉茂。
在復習了認識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尺規(guī)作圖后、特殊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后完善的思維導圖
教師提供的知識樹
然后,將這些章節(jié)的知識樹作為分支構建三角形板塊知識樹,讓三角形板塊知識系統(tǒng)化。
(二)解題方法研究,拓寬有效復習的“廣度”
數(shù)學是一門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學科,做題是學數(shù)學必要的、主要的手段,所以在解題指導上,要善于總結,善于發(fā)散,善于歸類,善于聯(lián)系,滲透方法。
1.深鉆解題規(guī)律,精煉解題技巧
數(shù)學是一門連續(xù)性與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尤其一些基礎性運算要非常熟練,教師在教學中還要重視特例和特殊解法的研究,并力求從中引申出一般的解題規(guī)律,除此之外,要注意解題技巧、規(guī)律的發(fā)展和深化;同時在訓練中要注意訓練的層次,每一次訓練都要有創(chuàng)新的成分,要求上都要有所提高。
2.把握課標內容,注重復習深度
課標是出題的在參考書,有些在舊教材中有而新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有關定義、定理、公理,在解決問題時教師會疑問:能否用舊教材中出現(xiàn)過的去解決呢?其實許多問題可以用不超出‘范圍的方法去解決。
四、研究的成效與反思
(一)效果分析——思路清晰現(xiàn)“成效”
1.數(shù)學復習課效率的提高
2.教研水平的提高和教研氛圍的營造
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閱讀大量相關書籍和資料,經常與同事進行研究討論,邊實踐邊合作,教研有內容,有主題,營造了良好的氛圍,集體共同進步。
(二)研究展望——且行且思探“方向”
中考數(shù)學復習教學是初中階段極為關鍵的教學階段,復習教學有效性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復習效率,減輕學生壓力,把握復習方向,以“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為學生做好學習服務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中考成績,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對學生終身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任何方式教學只是數(shù)學教學的一部分,都有使用的局限,首先教師自身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解題、教學設計能力;教師還要學習反思性教學;要以巨大熱情投身輕負高質教學研究中,努力減輕學生負擔。
參考文獻:
1、王杏琴.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習題設計的策略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05)
2、凌娟娟.數(shù)學課堂教學策略探微[J].中學教研(數(shù)學),2002(1):6-8
3、冷靜杰.淺談如何打造數(shù)學高效課堂[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