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寒
《美國眾神》第一季結(jié)束。該劇夾雜大量古老神話、都市傳說,也從一種更復雜的維度,探討了當今社會諸多問題。
《美國眾神》是美國以爭議作品著稱的starz有線臺推出的一部玄幻劇集。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同名原著,是一部獲得過雨果獎、星云獎以及恐怖小說界最高獎項——布拉姆·斯托克獎的小說。該書自2001年出版后,在英語文化圈擁躉眾多,以其簡潔的語言、大量的神話隱喻和當代折射,獲譽為一部神作。
電視劇基本按照小說框架改編,敘述了剛出獄的影子(Shadow Moon)和飛機上偶遇的星期三先生(也就是北歐神話中的諸神之父奧?。┫嘤?,繼而展開公路之旅的故事。他們在路上遇到了一系列的古老神祇和新神——昔日的神大都衰弱了,而因為消費、科技發(fā)展而興起的新神,如媒體女神等卻日益強大。作品由此介入信仰缺失、文化沙漠、種族歧視等諸多現(xiàn)實問題的探討。
除去兩個主角,劇中也塑造了其他諸多印象鮮明的角色。第一集就出場的比爾齊絲(Bilquis),是傳說中的示巴女王,到美國后,因為沒有人再信仰她了,淪落成需要靠約炮軟件吸取崇拜者力量的普通女人。據(jù)《圣經(jīng)》,示巴女王的統(tǒng)治區(qū)域大約是非洲東部,相當于今天的埃塞俄比亞。因此,在劇中她被塑造成一個豐腴健美的黑人女性形象。在《舊約全書·創(chuàng)世紀》第十章中,示巴是希伯來人祖先希伯的孫兒之一。希伯來人是白人,不過《雅歌》(傳說中所羅門王與示巴女王之間的情話)中有提到,示巴女王當時的皮膚被日頭“曬黑”。她在非洲的勢力,最盛時疆域覆蓋東部非洲,以及現(xiàn)今的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區(qū)和也門。因此我們在第八集中看到,在她的全盛時期,無數(shù)男男女女都是她的祭品,甚至國王也臣服在她的腳下。
劇終集第八集,對于示巴女王如何來到美國,做了一番有意思的編排。1979年,在中東地區(qū)如魚得水的示巴女王正在迪斯科舞廳和一個漂亮女孩熱舞。剎那間,兩伊戰(zhàn)爭爆發(fā),她不得已乘飛機來到了美國。到美國后,比爾齊絲不幸染上艾滋病——這里嵌入了美國上世紀性解放運動的社會背景,以及隨之而來的艾滋病高發(fā)。劇中有這樣一段刻畫:面帶艾滋病斑的比爾齊絲,路過一條破舊街道上的“埃塞俄比亞餐廳”,從櫥窗里的電視畫面上,她看見自己曾經(jīng)的神廟、祭壇,在兩伊戰(zhàn)爭中被毀滅。
比爾齊絲的這段背景介紹,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原著中是沒有的。英國《廣播時報》(Radio Times)雜志的網(wǎng)絡(luò)評論指出,《美國眾神》中比爾齊絲這個角色最大的現(xiàn)代性在于,她抓住了現(xiàn)代女性能同時感覺到的“既脆弱又強大”的一瞬間,并且有時,正如比爾齊絲一樣,現(xiàn)代女性的所有自尊和自信都建立在她們的性吸引力之上。
《美國眾神》的主創(chuàng)布萊恩·弗勒(Bryan Fuller)和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當初在接下這個改編項目的時候就說,他們要擴展原著中的女性形象。在今天的電視劇中,女性形象確實更加豐富了。從第一季整個布局看:比爾齊絲的濃艷不拘一格,斯拉夫神話中的星辰三姐妹也各有特色,就連最后一集出場的復活節(jié)女神,也分外搶眼。然而,作為第一季戲份最重的女主角——影子的妻子勞拉,艾米麗·布朗寧(Emily Browning)的演繹卻顯得缺乏說服力。
勞拉是影子的妻子,和影子在賭場認識。影子入獄六年,心心念念想著就是出獄后如何和勞拉相聚,這是他監(jiān)獄生活的唯一動力。誰知在即將出獄前夕,影子就得到勞拉車禍身亡的噩耗。并且進一步發(fā)現(xiàn),當時她是死在出軌對象的車上。心碎的影子踏上了星期三先生的公路之旅,誰知,勞拉卻因影子丟入墓中的愛爾蘭小矮妖的金幣而復活。復活后的勞拉更加堅定了對影子的愛意,因此一路,都在追逐影子和星期三先生,關(guān)鍵時刻,還用金幣的強大力量,數(shù)次拯救影子的生命。
原著中勞拉是一個秀美、惹人憐愛的形象,因此,她在影子入獄后做的出軌、欺騙等很多行為,直至她死后的贖罪或覺醒,都使得這一形象沒那么惹人生厭或值得同情。但是艾米麗·布朗寧在電視劇中一點也沒有悔罪感的演繹和不夠美麗的外表,委實讓勞拉這一重要主角失色不少。
事實上,在2001年尼爾·蓋曼的原著小說出版之后,“粉絲”陣營里對勞拉也形成了鮮明的兩派:非常喜歡和極度厭惡。討厭的人認為她隨心所欲任性自私,喜歡的一派則堅持認為,勞拉的這種“任性”是否是被我們社會的另一更高標準所評判了呢?而誰又規(guī)定,這一“更高標準”,就是絕對正確的?
勞拉的扮演者艾米麗·布朗寧說:“我一直認為,影視劇中的女性角色一直被某種‘更高標準所評判,導致女性人物的塑造一直以來非常扁平。我很高興《美國眾神》里勞拉這個角色的塑造,我們忽視了一切‘既有規(guī)則?!?h3>復活·覺醒
第八集推出了第一季最后一個重磅女神:復活節(jié)女神奧斯塔拉(Ostara)。在原著中,奧斯塔拉被描述成一個“不知是胖還是瘦”的美女,渾身上下充滿光芒。在神話中,奧斯塔拉是日耳曼的光和春天的女神。奧斯塔拉的臺詞中,有一個“misrepresented”的詞用得很巧妙,即“錯誤演繹”,因為在今天的美國,人們大多數(shù)都以為復活節(jié)是耶穌復活的節(jié)日,而忘記了這個節(jié)日的最初起源來自女神奧斯塔拉。在第八集中,我們看見各個版本、高矮胖瘦各不同的耶穌,來到復活節(jié)女神的聚會。在這里,其實展示了原著作者尼爾·蓋曼對于基督教的態(tài)度:他認為基督教在美國的主導發(fā)展,遮掩了很多本該屬于其他宗教的文化淵源。他認為所有宗教皆有道理。其實,整部《美國眾神》并不是一部勸教的著作,而是在探討一種文化繼承或思想傳承的態(tài)度。
第八集還有一個畫面震撼的場景,在奧?。葱瞧谌壬鈩莅蹴绲难葜v之后,奧斯塔拉作為古老神祇的神性和野心被喚起,她舉起雙手令風云變色,將原本綠草青青、鮮花盛開的草坪、森林,盡皆剝奪。“我們將春天收回了?!眾W丁對著媒體、科技這些新神說。至此,第一季以舊神對新神的宣戰(zhàn)而正式結(jié)束。
媒體、科技等新神,第一次感受到古老神祇的巨大力量。如果說尼爾·蓋曼的小說是在譴責美國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現(xiàn)象,導致信仰遺失、文化摒棄,那么這部電視劇則更像一種探討。只要探討,一切就都還有希望。
《美國眾神》繼續(xù)延續(xù)了制片人及編劇布萊恩·弗勒的獨特美學:慢動作鏡頭、挑剔的藝術(shù)品陳設(shè)、對于色彩和圖案的極致追求。事實上,弗勒的戲,一直有著視覺效果很強和腦洞奇異的特點。在之前最出名的一部作品《漢尼拔》中,他把漢尼拔刻畫成了一個穿著私人定制西裝、對美食、裝飾擁有自身獨特品位的人。這一劇以后,也在歐美同人圈形成了一個新的流派“漢尼拔派”,“粉絲”們專門創(chuàng)作由此劇感覺衍生出的同人文章。而在《美國眾神》中,第六集的火神沃爾坎(Vulcan)的豪宅,就是《漢尼拔》的寓所。兩個角色的嗜血、殘酷,又本質(zhì)上是相似的。
除去大量神話傳說,《美國眾神》的電視劇也穿插了很多美國“都市傳說”(Urban Myths)。都市傳說,是流傳于美國的一些著名民間傳聞,這些傳聞大都有些真實事件的影子,因此,一傳十十傳百,常常不同地區(qū)、文化,會衍生出各個不同的版本,比較著名的有:血腥瑪麗、鉤子人(the hook man)、豬頭屠夫、黑眼小孩等。
在《美國眾神》第八集,和媒體女神跳舞的,就是都市傳說中著名的瘦長人(slender man)。他身形瘦長,面部空白、沒有表情,且經(jīng)常穿一套全黑的西裝,住在樹林深處。這個人物是原著中沒有的,最初起源于美國某網(wǎng)絡(luò)論壇上的一張表現(xiàn)超自然力的P圖,因此,他在這部劇里和媒體女神翩翩起舞,其實分外合理。
媒體女神這一角色原著中也有,但電視劇中將她形象變得更豐滿了。她興起的本旨是:電視、電影、音樂錄像帶;大屏、小屏、平板……現(xiàn)代人在種種媒介間度過了自己大部分的生命,人們在屏幕前花費的時間越多,她就越強大。
《美國眾神》播出后,之所以被大部分“原著粉”接受和認可,也是因為它的改編。除了基本遵從尼爾·蓋曼的小說原意外,其他合理化的添加和想象,更豐滿了作品,也加強了視覺效果。從另一方面,由于蓋曼原著中的神有很多來源于異教文化,不被大部分觀眾所熟悉,因此加入“都市傳說”這個更耳熟能詳?shù)脑?,也為電視劇鋪開了受眾群。
美國很多公路體小說,都有一種主角不斷“在路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究竟是誰。從這一角度來看,整個《美國眾神》第一季也是一個說服和信仰的過程?!跋嘈拧辈⒉皇且粋€很簡單的宗教信仰歸屬問題,尼爾·蓋曼在這里探討的是一種現(xiàn)代人,在日益繁榮的文化泡沫間的一種心態(tài)。“信則有”,是全書的一個終極論點,也是電視劇的一個高頻詞。與其說尼爾·蓋曼是在呼喚人類的信仰,不如說他是在呼喚人自身的思想。只有有了自己真正的思想,一切信仰才最終成立。
《美國眾神》里也有諸多對西方文化、美國身份的檢驗和審視。作品中提到的神,大都是一些來自遙遠文化、在美國當今社會不那么主流的神。他們來自愛爾蘭、南美、非洲、中東……作者在這眾神的堆疊中意在批判一種美式的自大思想:在用心了解別人的文化之前,很多美國人就用自己心中固有的印象,批判、否決或認定了它們。
電視劇中的“火神”沃爾坎,是首個脫離原著新創(chuàng)但同時又有神話淵源的神。這一角色諷刺了美國人對槍支的熱愛。在羅馬神話和希臘神話中,沃爾坎(Vulcan)是火與武器之神,在當今社會的美國,因為和“新神”妥協(xié)、達成協(xié)議,活得十分滋潤。第六集中,影子和星期三來到一個民風詭異的沃爾坎(Vulcan)鎮(zhèn)。制造子彈為該鎮(zhèn)的主要經(jīng)濟支柱,是火神的天下。這一集其實有很多精彩的暗喻。劇集開始時,一個來自墨西哥的神(墨西哥耶穌)在幫助難民越過美國邊界時,被一把槍打死,而打槍的那只手,最后鏡頭給了一個特寫,也有被釘子釘穿的痕跡(打槍的是美國版的某個耶穌)。同一個信仰,同一個神,卻互相殘殺,這一點其實非常值得反思。
在尼爾·蓋曼的原著中,“諸神之戰(zhàn)”并沒有真的發(fā)生?;蛟S作者本身倡導的,還是和平。如今電視劇第一季結(jié)束,兩派對立已劍拔弩張,好奇第二季會不會在這個主要情節(jié)上,做出截然不同的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