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觀雷++劉興超
【摘要】:腐植酸作為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壤修復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本問對硝基腐植酸的結構及其對土壤修復原理進行簡單分析,并對硝基腐植酸的合成作一簡要介紹。
【關鍵詞】:腐植酸;土壤修復
2016年國務院出臺的“土十條”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huán)境質量總體保持穩(wěn)定,農(nóng)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huán)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腐植酸作為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壤修復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吨袊菜岱柿袭a(chǎn)業(yè)白皮書》研討會上,“還我土壤本色”成為共識,腐植酸有機肥做到了“取之于土,用之于土”。
本文以褐煤為例,就硝基腐植酸結構、對土壤修復原理及實驗室合成作一簡要介紹。
1、硝基腐植酸結構
硝基腐植酸是對腐植酸進行硝酸氧解得到,結構與土壤腐植酸類似。從結構分析,腐植酸是含酚羥基、羧基、醇羥基等多種官能團的芳香化合物,目前較為典型的是F.J.Stevenson[1]提出的腐植酸模型(圖一a)。1959年,日本學者樋口耕三[2]提出一種硝基腐植酸的結構示意式(圖一b); 1965年朱之培老師[3]提出了一種扎諾爾褐煤的硝基腐植酸結構示意式(圖一c)。
從圖一可知,(硝基)腐植酸含有羧基、酚羥基、醇羥基、羰基、胺基、羥胺基等多種官能團,這些官能團使得腐植酸呈現(xiàn)不同的性質,如離子交換;對金屬離子的絡合作用(堿金屬、銨、堿土金屬與其形成離子鍵),其他金屬離子(鐵、鉛等)與其形成配合鍵;氧化-還原性;生理活性等[4]。
2、對土壤的修復作用
2.1改善土壤結構
2.1.1提高土壤的持水性
趙洪亮[5]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有機含量低的土壤透水性、通氣性差,潮濕時形成泥潭、干燥時龜裂,土壤中肥料不易為植物吸收, 加入腐植酸后因其官能團含有氧、氮等原子,可與水分子形成氫鍵,提高其持水性,減輕土壤干燥龜裂情形。在水多時,可保持水分,不會形成泥潭,提高土壤支撐力,支撐植物生長。
2.1.2改善土壤顆粒結構
腐植酸含有大量的配位原子,能夠與金屬離子等離子結合,促進地表細顆粒土壤形成大顆粒團粒結構,降低了土壤的毛細現(xiàn)象,提高透水、透氣性。據(jù)沈陽生態(tài)應用所試驗,腐植酸肥料可使土壤水穩(wěn)性團粒增加10%-20%;施用生物型腐植酸復合肥料,土壤水穩(wěn)性團粒結構明顯增加,土壤疏松,植株生長旺盛、土壤抗逆性增強。
2.2改善土壤酸堿度
腐植酸含有大量的羧基、羥基等結構,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堿性;處理后的硝基腐植酸(銨或鉀鹽)可用于酸性土地,通過氨、氧與酸性土壤中的氫離子結合,改善酸性土壤;增加團粒結構使得鹽分上升困難,減少土壤上層的鹽分,用于鹽堿化的治理。
2.3對土壤解毒
2.3.1改變重金屬存在的形態(tài)
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呈加大趨勢,其多以配位形式存在,腐植酸富含大量配合原子,可提高對重金屬的吸收,將重金屬離子螯合起來,成為土壤解毒劑。此外,腐植酸可降低土壤中鹽分濃度,減輕鹽分對種子的危害。
2.3.2降低有機污染程度
土壤的有機污染主要來自農(nóng)藥、有機合成品(如塑料地膜等),腐植酸能夠吸附有機物,降低其對植物作用活性;也可誘導有機物活性自由基光解、化學降解,從而達到為土壤“解毒”的功效。
2.4保肥
2.4.1提高氮肥使用效率
腐植酸含有羧基、酚羥基等酸性官能團,能結合氨態(tài)氮,減少氨態(tài)氮的損耗;硝基腐植酸可抑制尿酶活動,減少尿素揮發(fā);腐植酸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強固氮菌活性。
2.4.2活化磷肥
硝基腐植酸可以促進土壤中難溶性磷酸鹽(如磷酸三鈣)轉化成易溶性磷酸鹽(磷酸二鈣或一鈣),提高磷酸鹽的溶解度;活性基團可與鐵、鋁形成配合物,減少因生成磷酸鐵、鋁造成的磷固定;提高磷在土壤中移動的距離,抑制土壤對水溶性磷的固定,使速效磷轉化為遲效磷,促進根系對磷的吸收。
2.4.3保護鉀肥、微量元素
腐植酸可與鉀結合,使鉀肥緩慢分解,從而提高鉀肥利用效率。腐植酸與難溶性微量元素發(fā)生鰲合反應,生成溶解性好可被作物吸收的鰲合物。
2.5促進作物吸收、生長
2.5.1改善細胞膜的通透性,讓肥料更易進入細胞內(nèi),加快細胞對氮磷鉀等吸收,進入細胞內(nèi)的腐植酸可增加酶活性,促進蛋白質合成。
2.5.2腐植酸可起到提高地溫、降低電導率、提供微生物碳源等作用。與微生物發(fā)生作用時可釋放出能量,增加植物的抗寒能力。
3、硝基腐植酸合成
硝酸氧解是對含腐植酸較低的煤用硝酸處理,使之氧化降解,生成含羧基、酚羥基、醌基和硝基的芳香族多羧酸體系。硝酸氧解反應主要分為氧化、裂解兩部分,開始階段以氧化為主,放出大量的熱和氣體(NO等);隨后以裂解(吸熱反應)為主 [6]。氧解所得的腐植酸與土壤中的腐植酸在性能上類似。
硝酸氧解條件:稀硝酸(12.7%)和較低的溫度;較高的濃度(40%)和較高的溫度(90-95℃);相對溫和條件,30%硝酸和70-90℃的溫度。
本次實驗以褐煤為例,發(fā)展一種較為溫和的硝基腐植酸制備方法:于反應器中一次加入褐煤,加入30-40%硝酸,加熱,同時開啟攪拌裝置,在50-60℃下反應一段時間,廢氣采用倒三角漏斗吸收。反應結束后采用沉降方式分離出硝基腐植酸,烘干后即為成品,溶液補充濃硝酸后套用。根據(jù)實驗結果,本項目硝酸可循環(huán)10次以上。
結語
腐植酸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因子,可以融合多種元素,對土壤凈化、重金屬治理起到重要作用,環(huán)境工作者也正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和推廣,為腐植酸類物質的廣泛應用不斷開辟新的領域。
【參考文獻】:
[1]樋口耕三, ニトロフミン酸の利用, 燃料協(xié)會志[J], 38(386), 1959-06.
[2] 朱之培.硝基腐植酸化學粗成的研究,燃料化學學報[J],第6卷第3期,1965年9月.
[3] F.J.斯蒂文森(F.J.Stevenson),夏榮基譯.腐殖質化學[M]。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 1994.
[4]盧靜. 腐植酸與土壤中重金屬離子的作用機理研究概況[J]. 腐植酸, 2006(5):1-5.
[5]趙洪亮.腐植酸對風沙土的改良作用[J]. 腐植酸, 2008(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