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航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高校辦學體制形式和資金來源渠道日益多樣化,財務管理對高校的整體發(fā)展管理工作影響也越來越大。財務管理的過程,就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提供信息的過程。會計信息作為財務管理工作處理反饋的基礎性信息,會計信息質量在管理決策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但目前我國高校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在可比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有待完善之處,制約著高校運用會計信息進行決策管理等工作。采取相應措施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會計信息管理水平,滿足各方對高校會計需求,讓會計信息在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成為高校財務工作解決的工作之一。
關鍵詞:高校;會計信息質量
中圖分類號:F233;G64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2
2013 年12 月,財政部發(fā)布了新修訂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并于2014 年1 月1 日起開始施行。新會計制度的出臺,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具體新要求,標志著高等學校的會計核算進入到全新的發(fā)展階段,對于充分發(fā)揮會計職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會計信息,即高校依據所適用的會計制度、法規(guī)、方法和程序來處理高校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因價值運動所產生的數據,并將其加工成有助于決策的財務信息和其他經濟信息。[1]會計信息質量即通過會計核算反映出來的高校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是否真實可靠,以及真實可靠的程度。
一、提高高校會計信息質量的必要性
會計信息不僅是對過去經濟活動的體現,也能夠進一步控制管理活動及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會計信息,從微觀上可以滿足管理上的需要,宏觀上為制定政策確定決策指導工作發(fā)揮作用。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到會計信息能夠實現決策,也是高校各項工作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根據高校提供的會計信息,國家財政部門也可以對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監(jiān)督,全面了解資金使用情況,優(yōu)化資源配置。近些年我國高校財務工作中,缺乏有效管理、內部控制漏洞,收付實現制等因對高校會計信息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使會計信息失真成為阻礙高等教育事業(yè)正常運行的一大詬病,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促進高等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及改革進程成為當下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探討的課題之一。
二、我國高校會計信息質量存在問題
1.收付實現制的核算基礎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按照《事業(yè)單位會計準則》(試行),高校對非經營性收支業(yè)務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基礎,這種方式簡單便于理解,同時還可以滿足管理上的需要。但是當收入費用與收支不是發(fā)生在同一會計期間,會計信息就不能真實、準確反映當期的收入與成本耗費了。隨著高校收支渠道從單一向多元的不斷演變,收付實現制在信息提供上已經不能滿足會計信息質量及時性可靠性的要求,不能真實反映本期收入及支出成本。例如,按照收付實現制,高校會計賬上及報表中所反映的學費信息,只是實際收到的學費而未反應欠繳學費及學費總額,影響辦學成本的計算。
2.固定資產信息缺少及時性、真實性及完整性
我國高校固定資產數量逐漸增加、配置地點不集中、分散管理,沒有形成定期的賬物核對制度,管理普遍存在多頭管理,職能交叉的情況。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一般是由兩個部門兩套系統(tǒng)分別進行核算與管理,這就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數據處理不及時,經常會出現資產實際情況與會計信息不符的現象,會計信息不能完整準確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同時在固定資產核算方面,缺少計提折舊科學的折舊方法,沒有核算各個時期的減值情況,導致會計賬表上的固定資產數據不真實,不全面。固定資產折舊信息是反映培養(yǎng)學生的固定資產消耗程度,很容易造成教育成本核算不真實、成本項目數據不完整,直接影響到教育成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2]
3.內部控制不健全,報表信息失真
會計信息的采集、歸類、記錄和匯總都離不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果信息不對稱、監(jiān)督不嚴密,沒有形成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便會造成造成會計信息質量得不到有效監(jiān)管,會計信息質量無法得到保證。作為會計信息質量內部監(jiān)督的審計監(jiān)督缺乏監(jiān)督力度。部分高校人員缺乏審計監(jiān)督的自覺性,沒有統(tǒng)一的內部審計監(jiān)督標準,重大決策過程將審計人員被排除在外,審計監(jiān)督作用無法得到更好發(fā)揮,造成高校會計信息質量下降。
4.會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會計核算基礎基礎薄弱。
近些年來,高校會計程序和技術方法不斷科學化 ,會計核算內容逐步多樣化復雜化,傳統(tǒng)的會計確認標準、核算方法、報告方式不適應新的經濟業(yè)務,這些都對財會人員的職業(yè)道德水平和專業(yè)知識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財會人員對會計理論缺乏系統(tǒng)學習,對會計的核算原則、方法認識不全, 理解不透 ,在實際操作中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 這就必然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甚至總成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3]同時,會計基礎工作質量也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沒有健全的會計基礎工作,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會計基礎工作不規(guī)范,財務指標年度變動巨大,報表附注沒有相關說明。例如,記載會計事項及經濟業(yè)務的摘要內容,無法獲取經濟信息及判斷經濟性質。高校的財務報表主要有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及支出明細表。但是基建核算由獨立的系統(tǒng)完成,通過“結轉自籌基建”進行過渡式的反應,使高校未能實現會計獨立主體應反映的全部信息。
三、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舉措
會計信息作為反映高校財務狀況及經濟決策提供參考的重要依據,針對目前我國部分高校仍存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1.參照企業(yè)會計準則,逐步推行權責發(fā)生制
針對目前高校財務會計信息由于收付實現制不能科學地提供資金運動情況和業(yè)務運作情況,建議參照企業(yè)會計準則,適當引入權責發(fā)生制進行核算。例如為避免事業(yè)收入僅僅反映財政反撥的已收學費,高校可通過增加或設置相關學費收入二級會計科目、項目,調整會計分錄,核算學年初應收學費總額,從而全面地反映高校的收入支出情況,實現收支相配比,更準確地反映高校辦學成本。
2.固定資產管理計提折舊及減值損失
固定資產所占據比例相對較大,較為復雜工作,對固定資產管理精細化管理理念,建立固定資產信息化網絡核算系統(tǒng),固定資產購入轉移報廢折舊情況的數據及時反映給財務部門。破解固定資產核算重點額信息孤島,根據實際情況及教育發(fā)展特點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保證核算信息質量。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資產信息,保證高校對外公開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4];高等學校應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可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制定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用以真實記錄和反映固定資產價值的耗費。[5]
3.夯實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提高管理人員對會計信息質量重視程度
會計信息的獲得建立在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之上,會計核算工作水平直接決定會計信息質量。高校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對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程度,及時補充、修訂、和完善各項財務規(guī)章制度,會計工作規(guī)范化建設工作,強化監(jiān)督原始單據審核,首先要提高會計核算人員的審核票據的能力,從原始憑證入手,仔細辨別真?zhèn)?,以確保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化。選擇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方法,建立完善合理的內部管理制度進行構建,培養(yǎng)一支專業(yè)的高素質的會計人員隊伍。財務核算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與時效性,提高會計人員專業(yè)素質水平,不斷學習會計制度及會計法新的相關要求。
4.強化內部控制,加大會計信息披露力度
對高校會計核算行為進行規(guī)范的同時,也要充分發(fā)揮內部審計的監(jiān)督職能作用。內部審計作為監(jiān)督部門,檢查財務收支合法性、監(jiān)督經濟活動效率及效果,使高校會計監(jiān)督與會計核算同時進行,對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防止會計信息失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會計信息披露作為高校信息公開的重要組成部分,透明化、公開化的信息披露模式使會計人員在財務信息方面造假可能性大大降低,進一步強化內部監(jiān)控,改善內部控制環(huán)境,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高校管理對財務會計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會計信息質量理念已不能滿足現在的高校發(fā)展。會計信息質量是保證高校各項工作正常運作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更好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與保證。高校應充分認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積極反思自身會計信息質量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與漏洞,不斷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和會計信息控制措施,這樣才能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參考文獻:
[1]李雪琴.關于會計職業(yè)判斷的探討[J].才智,2009(6):4-5.
[2]孫云兵,朱寶英.對高校在新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折舊的探討[J].中外企業(yè)家,2015(33):84-85.
[3]熊學華.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2):80-81.
[4]毛成銀,魯憶.基于收付實現制條件下我國高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1(24):13-15.
[5]劉英姿.高校會計核算面臨的新問題淺析[J].教育財會研究,20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