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這一天,省城重點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邱子昂正在書房進行創(chuàng)作,突然老婆急匆匆闖了進來,舉著手機示意,一個叫孫小兵的人打電話找他。
邱子昂有個習慣,潛心創(chuàng)作時,為了避免打擾,電話就交到老婆手里,無關緊要的事就由老婆擋駕,實在扛不住了,才會到書房找邱子昂。邱子昂是省內外聞名的作家,教書育人之余堅持創(chuàng)作,兩年前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良心》,一上市就受到追捧,社會好評不斷,最近又準備和電影公司簽下改編合同,火得一塌糊涂。
教學與創(chuàng)作雙馨的邱子昂不喜歡在外應酬,自然更不喜歡創(chuàng)作時被打亂思路。因為這個習慣,平常也很少有人打擾,現(xiàn)在,卻因為一個叫孫小兵的人打來電話,讓邱子昂不得不撂下了筆。
邱子昂飛快地在腦子里過濾了一遍,果斷地用手勢讓老婆婉拒,還在草稿紙上寫下“在外應酬”4個字。老婆略微詫異,還是按照邱子昂的意思對電話里的人說:“對不起,老邱他外出應酬去了,電話忘記了帶。有什么要緊事,我讓他回來打給你?!?/p>
撂下電話,老婆有些生氣:“什么意思,別人在電話里說是你多年前的朋友,你不但不見,還編理由搪塞。老邱,這與你平時的為人不符?。 ?/p>
邱子昂見老婆認真,連忙安撫著解釋:“說起來,我和這個孫小兵既熟又不熟,那都是20多年前的事了……”
邱子昂說,他大學畢業(yè)分配到一個小城的中學,因為喜歡寫作,經(jīng)常有豆腐塊發(fā)表在報刊上,便有一些文友通過從報刊社那兒找到的聯(lián)系方式,給他寫信來交友或討教,孫小兵就是其中一位。
孫小兵的家在一個很偏遠的山區(q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沒有手機也沒有電子郵件,人與人的交流主要靠信件。那時的孫小兵癡迷寫作,長長短短的文章寫了不少,卻苦于無處發(fā)表。他給邱子昂寫信,寄來工工整整謄抄的稿子,希望能得到邱子昂的指點。邱子昂被他的精神感動,每次都認真閱讀并且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怕孫小兵負擔過重,還附上幾張回程郵票,就這樣堅持了兩三年。
邱子昂最后一次收到孫小兵的作品,是他寫的一部1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山區(qū)青年為追求夢想自強不息奮斗的故事。邱子昂細讀之后,覺得作品的基礎很好,就想寫一封鼓勵的回信,但這時他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被升調到省城重點中學,匆匆忙忙之間,也就沒能及時回信。因為地址變動和工作繁忙,邱子昂至此再沒有收到過孫小兵的任何來信,一份“筆緣”就此中斷。今天,孫小兵突然打電話找上門來,一下激起了邱子昂許多思緒,此時,面對老婆不解的目光,邱子昂解釋道:
“其實,我也想見他,但這20多年了,作為當初寫作的引路人,我沒有堅持輔導他,甚至也沒有重新聯(lián)系他,從良心上講,過不去??!如果見了面,叫我情何以堪!”
老婆想想也是,這份交情,說淡不淡,說濃也不濃,不見也說得過去。于是說:“單純從電話交流看,這個叫孫小兵的人很記情,這么多年了,他沒忘記你,而且好不容易找到你的手機號,也是不容易了!”
邱子昂點點頭,嘆口氣,若有所思。當天晚上,邱子昂再沒有平靜過,失眠了大半夜,整個人心事重重。
第二天,電影公司打電話來,詢問上次草擬的劇本合同有什么修改的,邱子昂回復再想想。撂下電話,邱子昂翻出信息,找到昨天孫小兵打來的那個號碼,怔了怔,還是撥了出去。可不巧,電話關機。邱子昂搖搖頭,心想這難道是天意。
當天稍晚時,文聯(lián)下發(fā)通知,明天組織一批作家,到外地一個現(xiàn)代農業(yè)搞得好的地方采風。邱子昂當即答應參加。
翌日,采風團坐了一天的車,進了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接待他們的負責人自豪地說,這兒從前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這些年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基礎上,發(fā)展山區(qū)特色果蔬,通過農超對接,實現(xiàn)了旅游和農業(yè)豐收的雙贏。
第二天,負責人帶他們實地參觀,走進實驗基地,邱子昂一眼在公示墻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孫小兵——公司董事長。邱子昂有些疑惑,就聽負責人介紹說:“孫小兵是我們董事長,公司準備建一條果蔬深加工生產(chǎn)線,孫董忙著去考察,大前天動身去了省城,從那兒飛往沿海!”
邱子昂心弦一動。昨天出發(fā)前,他沒有告訴老婆,他今天采風的地方,就是孫小兵的故鄉(xiāng)。他想來看看這個“窮鄉(xiāng)僻壤”,甚至帶著湊巧碰見孫小兵的心理。但他沒有想到,這兒雖然遙遠,卻不是想象中的山旮旯,孫小兵也不再是當年那個懵懂青年,而是成為帶著一方群眾走致富之路的領路人。這樣想來,孫小兵大前天去省城,是在即將飛赴沿??疾熘H,專門抽出時間去拜訪他。第二天回撥的電話關機,表明那時他已經(jīng)在飛機上。
邱子昂問:“董事長大概多久能考察回來?”
負責人說:“應該就在明后天。這次考察,也是孫董主動向省里申請的,他希望作家們下來采風,把這兒宣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邱子昂點點頭,似乎悟到什么。恰好文聯(lián)領導在旁邊,邱子昂不禁問:“這次采訪,是孫董邀請的嗎?”
領導點點頭:“對呀,幾個月前,文聯(lián)就接到孫董事長打來的電話,主動邀請作家們下去采風。這兒民風純樸,風景優(yōu)美,生態(tài)保存完美,還因地制宜造福一方,正是廣大作家應該著墨宣傳的,我們也有意促成了這次采風。對了,你和孫董應該熟悉,他還專門打聽了你,說你們是老朋友,還從我這兒要了你的電話。”
邱子昂一怔:“沒說別的了?”
領導呵呵一笑:“說了,就是請你一定下來看看!”
這天晚上,余興未了的作家們,聚在一起談感受,邱子昂卻心不在焉,一言不發(fā)。
第二天,孫小兵風塵仆仆趕了回來,拜見了各位作家,又專門到賓館房間拜會邱子昂。當下相見,兩人緊緊握手,百感交集。
邱子昂面帶愧色地說:“對不住,你來省城那晚,其實我在家里,我是躲著不敢見你啊?!?/p>
孫小兵不解地接過話茬:“為什么啊,你現(xiàn)在大名鼎鼎,你的每一部作品,我都一直關注,至今我依然為20多年前和你交流拜你為師而驕傲!而且,我們只是神交,我一直想當面感謝你。過去家鄉(xiāng)窮,不好意思邀請,現(xiàn)在變化大了,我才敢請你和各位作家下來采風,也才在文聯(lián)那兒打聽到你的電話,也才有勇氣給你打電話……”
邱子昂抑制不住了,上前握著孫小兵的手,動情地說:“其實有件事,壓在我心里多少年了,我一直想當著你的面一吐為快!”
原來,當年調到省城的邱子昂,一直筆耕不斷,卻又苦于無法創(chuàng)作出突破自己的作品。一天,他在柜子里無意翻出了當年孫小兵寄給他修改的長篇小說,重新細讀后,發(fā)現(xiàn)小說的可讀性和思想性都很好,決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工,就這樣,這部叫《良心》的長篇小說很快問世,并且迅速走紅,各種褒揚鋪天蓋地而來。但邱子昂心里明白,這部小說,很大一部分功勞應該記在那位也許至今還默默無聞的作者身上。那天晚上接到孫小兵的電話,他的第一個念頭是,孫小兵興師問罪找上門來了。此刻面對孫小兵的真誠相待,邱子昂覺得,他必須為良心贖罪。
邱子昂眼眶濕潤地說:“其實,我寫的《良心》,正是在你原來長篇基礎上改編的,怪只怪有了一定名望后,良心不正了?!?/p>
孫小兵聽罷也很動情,握著邱子昂的手,動容道:“邱老師,作家靠人品做人,靠作品說話。那個長篇,固然有我的影子,但完全得益于你的重新打造,才使得這部作品見到天日。說到感謝,真正該表達謝意的人應該是我,當年遲遲沒有收到你的回信,我認為自己不是這塊料,才重新規(guī)劃人生,拜師學習農業(yè)技術。為此,我一直心懷感念,好不容易在文聯(lián)打聽到你,就是想當面對你說兩個字——謝謝!”
孫小兵一席純樸的話,深深打動了邱子昂,兩人像一對老朋友,一直交談到深夜。這天晚上,邱子昂那顆負重多年的心,終于第一次得以放下。
兩天后,回到省城的邱子昂,第一時間給電影公司打去電話:“關于那份劇本的改編,還有一位編劇,請把他的名字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