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除了要看他的才華,他內(nèi)在的品質,還應看他的責任心。要想有責任心,就要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讓責任之泉滋潤心靈,讓責任之花處處開放,讓責任之心永遠長存!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少時勤奮,學有所成,本可以在京城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卻主動要求到偏遠的邊塞保家衛(wèi)國。他到達邊塞后,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日夜操練軍隊,使敵軍十余年不敢進犯。
◆弗蘭克:汗水書寫的責任
20世紀初,有一位美國移民叫弗蘭克,他用自己平生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不幸的是,銀行遭到搶劫,他破產(chǎn)了,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時,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shù)字般的存款。所有人都勸他,說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卻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應該還錢?!眱斶€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辛生活。寄出最后一筆“債務”時,弗蘭克輕嘆:“現(xiàn)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
◆魯迅: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魯迅先生提倡寫文章“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在他生命的最后兩天中所寫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修改上,就清楚地表現(xiàn)了這一點。
當時,他“已經(jīng)沒有力氣了”,但他仍堅持修改,在這篇最終未能完成的僅有2600多字的文稿中,修改的痕跡竟達53處之多。
請以“不該丟棄的責任心”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聯(lián)系生活體驗寫作;(2)自選文體,詩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歡迎同學們把自己的寫作成果寄到“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或投至“czb.zwzk@163.com”。我們期待讀到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