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大豆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及油料作物,其種植面積最大且分布面積較廣,尤以北方地區(qū)為主。本文以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為例,簡述了該地區(qū)在大豆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所采用的先進技術。
關鍵詞:肇源縣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C5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06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地處嫩江側畔,寒地前沿,土質肥沃、溫濕適宜,擁有著“塞北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綠色食品基地縣。截止到2016年,肇源縣內擁有耕地15.33萬hm2,其中大豆種植面積超過1.1萬hm2,擁有著極為可觀的大豆種植收益。如此高產與該縣在大豆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方面的優(yōu)良技術是分不開的。
1 肇源縣大豆種植技術
肇源縣其所種植出產的大豆擁有相當高的品質與產量,已經成為黑龍江省乃至我國的主要大豆產區(qū)。在實際的大豆種植過程中,影響其品質與產量的因素會有很多,下文主要從品種選擇、土地翻耕以及施肥3方面來簡述該縣在大豆種植方面的技術應用。
1.1 對大豆品種的選擇
根據(jù)肇源縣春旱風大,春季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的特征,所以應該選擇抗病蟲害、抗春寒能力較強的品種,為地區(qū)大豆種植獲得最高經濟收益。為了進一步提高種子播種的發(fā)芽率及產量,該地區(qū)還對種子進行了破瓣粒、蟲蛀粒以及小粒的提前處理,選擇在酸性土壤中撒播大豆種子,并同時在每1kg種子表面噴灑1.00~1.79g的鉬氨酸再配合溶液實施拌種,待種子陰干以后再進行大豆種植。
1.2 對土地的翻耕整地
肇源縣深知合理翻耕整地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威脅,在整地翻耕過程中不但要清除土地表面雜草,還要對土壤進行熟化、蓄水保墑處理,充分考慮到大豆作為直根系農作物的基本特點,即它的根系與根瘤在土壤結構中呈現(xiàn)上虛下實狀態(tài)。盡量做到保持它的土壤含水量在20%~25%以上,且土壤容質量要小于1.30g/cm3,保持該狀態(tài)能夠實現(xiàn)良好生長發(fā)育。再者,整地方法應該結合耕地茬口及肇源縣生產條件及生態(tài)特點來靈活展開。
對于某些需要深翻深松的基礎地塊,可以采用揀凈茬子的方法,確保其靶深能夠達到13~16cm范圍,并且要做到翻靶結合,且耕翻深度要達到20cm以上,使農田中沒有暗坷垃及大土塊存在。肇源縣為了更好實現(xiàn)翻耕整地深松,還利用深松機設備來實施耕地全方位深松,確保深松深度在40~60cm左右。
1.3 大豆播種
肇源縣一般在春夏兩季初期進行大豆播種,這也是當?shù)卮蠖箤崿F(xiàn)高產目標的關鍵。根據(jù)該縣的大豆播種標準,其播種土層深度一般保持在5cm左右,要在平均溫度在10℃環(huán)境下進行播種。具體來講,肇源縣目前主要采用了2種大豆播種方法。
等距穴播法,該方法能夠通過加大耕地穴間距離來實現(xiàn)對大豆的良性播種栽培,它利于提升播種質量,也能提高春夏兩季的播種效率,肇源縣利用該方法照比傳統(tǒng)大豆播種方法其成功率高出33%左右。另外,該方法也能夠有效延長大豆在田間的封壟時間,進一步提升大豆的光能利用率與通風率,為大豆單位產量增產提供前提條件。
壟三栽培法,該播種方法主要通過合理利用大豆種植面積來提升大豆產量,豐富栽培技術內涵。它的主要做法就是深松土壤和田間壟面雙航并排種植。在施肥方面,主要通過分層施用面肥和底肥來提高大豆栽培效率,為大豆增產奠定前提條件[1]。
2 肇源縣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
肇源縣在大豆種植栽培過程中也十分注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其技術豐富,主要針對北方大豆生產的主要病害灰斑病、霜霉病、菌核病、蚜蟲、食心蟲、紅蜘蛛等等進行有效防治。
2.1 對土壤的管理
為了做好大豆病蟲害預防工作,肇源縣在大豆栽培土壤管理方面主要做到了輪作倒茬和施肥處理。輪作倒茬,考慮到許多病蟲害病原通過病殘體在土壤表層越冬,所以肇源縣內利用輪作倒茬的方法來清除植物殘體,并在秋季對耕地進行深層翻地,希望有效降低病蟲越冬基數(shù)。通過這一措施,也能實現(xiàn)對大豆紫斑病、細菌所引發(fā)的葉部病害發(fā)生與流行的有效遏制;施肥處理,肇源縣主要對大豆實用腐熟程度較高的有機肥,通過腐熟過程來殺死各種病蟲害蟲態(tài)、蟲癭以及病原體,盡可能減少由于施用有機肥而造成的人為病蟲害傳播。
2.2 病蟲害的防治
以大豆菌核病為例,該疾病主要侵染大豆的莖稈位置,而且容易在夏季7月下旬時發(fā)病,尤其是在生長密度較大且低洼地區(qū)發(fā)病最為嚴重。為此,該縣所采用的防治方法是剔除菌核,在秋季提前翻耕整地,配合輪作換茬來拔除病株。另外,也會針對大豆菌核病來混合使用農利靈、多菌靈、菌核凈、益微等殺蟲特效藥,以期達到根除結果[2]。
3 總結
肇源縣在北方地區(qū)多年的大豆種植實踐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種植技術經驗與病蟲害防治經驗,最大限度減小了病蟲害為大豆作物栽培所帶來的威脅,提高了地區(qū)大豆質量及產量,為我國大豆產業(yè)整體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郭麗娜.北方大豆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探究[J].種子科技,2016,34(07):51,53.
[2]唐國貴.探討北方大豆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治對策[J].農業(yè)與技術,2016,36(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