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宇
自由是進步的氣息。
——題記
已身處中年的母親,臉上的笑容少了,黑發(fā)中的白發(fā)明顯增多了,每天需要做的瑣事不計其數(shù),她總抱怨說:“唉呀,什么時候能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呢?”我看著手里這張母親二十幾歲時的照片,難以想象這笑得如此燦爛的女孩,就是面前總皺眉頭的母親呢?我有些感嘆,也有些疑惑。
二十歲的母親穿著一件紅裙,依偎在一棵海棠樹下,海棠花在往下落,她笑得多開心啊??鞓返哪赣H就像一只小鳥馬上就要自由自在地飛走了。果真,她就真的飛走了,去異鄉(xiāng)尋找所謂的自由。
我聽母親說,那時她連續(xù)吃過一月的泡面,可以一天只睡三個小時,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么,仿佛有無形的魔力推動著她行走。所幸,她找到了歸屬,追求到了心靈的自由。這便是嫁給了我現(xiàn)在溫和愛笑的父親。我愈發(fā)地好奇了,自由,到底有多大的誘惑,能使一個人即使跋山涉水,遭遇苦難,也要找到心靈落腳的地方呢?
有一段時間讀沈從文的書,我是抱著好奇和懷疑態(tài)度來續(xù)的,這個從湘西出來闖蕩的小伙子,催促他成行的,莫非也是自由嗎?我并不知曉。我只看到他在寒冷的出租屋里瑟瑟發(fā)抖地寫作的樣子,我只看到他抱著文稿站在郁達夫的家門前流著鼻血的樣子,我只看到他在北大講堂第一次發(fā)怵的樣子。
何苦為難自己呢?當時無知的我竟為他的生活感到心疼??烧l知,他是沉浸在自己的快樂里呢。這種自由的誘惑,終究促使著他一步步走向巔峰。
海子舍棄了生命,換回了他思想和精神的自由。對海子來說,精神的自由是他至高無上的追求,“所欲有甚于生者”,故舍生命以追求自由。
我大概懂得了。自由,并非是無拘無束,也并非是隨心所欲,真正的自由,掙脫了束縛的枷鎖,讓漂泊的心靈靠岸,讓人心甘情愿地為之付出一切,縱使世界一片漆黑,也能賞到那一輪明月和滿天的繁星。
這種自由,可真美啊。
做到這樣也不難。舍棄對物質(zhì)利益的貪婪的追求,舍棄對名利的無盡的欲望,以淡泊寧靜之心對待生活,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天高地闊,水長山遠。你就會感到生活的自由和美好。
模擬評分:50分
得分理由:小作者用母親為爭取愛的自由而做出努力引出話題,然后,以沈從文的寫作追求,詩人海子為自由舍棄生命的事例,闡述“自由的誘惑”的含義,進而告訴讀者怎樣做能尋找到心靈的棲息地,自然收束,選材典型,文思暢通,閃爍著理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