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發(fā)
摘 要:語文作為初中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初中語文越來越重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人文素質教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人文教育素材與人文精神,繼而強化學生的思想境界,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與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學生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初中語文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生;人文素養(yǎng)
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還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審美情趣。當前國家間的競爭也是精神文化的競爭,初中生可塑性強,對文化開始有較為系統(tǒng)的了解,作為社會的接班人,打好精神文化的基礎十分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被納入新課改的目標中,這就要求從初中語文教學開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豐富的情感。
一、充分挖掘人文元素和人文情感
教材是語文課程的前提與基礎,初中語文教學是以教材為依據的,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來掌握相關的知識,深入體會中華文化的內涵,感受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以及對自己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應該以相關的課文為依據,恰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如講解《理想》這篇課文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理解理想的含義,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當然,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加以挖掘,還需要高度重視教材中的人文情感。由于學生的經歷、個人品格、生活背景等不同,對教材中文章的情感體驗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富有人文情感的課文來感化與熏陶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首先,教師應做好相關的備課準備,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挖掘出更多的人文情感資源,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感受人文魅力與人文情感。其次,教師可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積累、興趣愛好為依據,適當增加閱讀訓練,引導學生表達個人的情感。以《背影》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導入歌曲《父親》,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然后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父親,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升華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增強教師人文素養(yǎng)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其情感體驗不夠成熟,生活經驗較少,對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等方面的把握多依賴于教師,而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學生。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知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人文環(huán)境,將人文情感和人文感悟內化為個人的人格魅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與熏陶。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包括三個方面:(1)語言修養(yǎng)。知識的傳播方式之一就是語言,語言的表達具有感染性、生動性、邏輯性、準確性,對語言使用的科學性具有直接影響,教師提高語言修養(yǎng)可為學生做好榜樣。(2)情感修養(yǎng)。只有教師擁有豐富的情感,才能帶領學生在情感的世界中遨游,因此,教師要提高個人的情感體驗,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將枯燥的內容轉為豐富的情感教學。(3)人格修養(yǎng)和知識素養(yǎng)。教師應具備高尚的人格,這樣才能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更好地感召學生;同時教師要擁有淵博的知識,掌握美學、教育學、語言學、歷史學等專業(yè)知識,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三、貼近學生實際生活
文學來源于生活,大部分文學作品都含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人文精神,這些都是作家對現實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因此,教師在講述課文內容時應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涵。一般而言,社會是語文最好的教材,而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所處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鼓勵學生聯系社會生活,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與看待問題的方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另外,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從文章中尋找類似的體驗,實現情感上的共鳴,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時,應該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f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和人文情感。同時教師還要增強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豐富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自己的人文情感體驗來影響與感染學生,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實現學生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艾芹.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4):70.
[2]安秀霞.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4(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