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
(甘肅省武山縣馬力鎮(zhèn)干扎九年制學校)
摘 要: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一年級階段教師對于學生在算法知識的方面教學效果,需要教師能認識到這一年齡段學生所具有的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并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運用現(xiàn)代教學方式等措施,提升教學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材作為例子,對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教學措施;學生培養(yǎng);小學
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算法方面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同時也能為其今后數(shù)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還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比較強的特點,這些特點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需要教師能夠做好相關工作。
1 觸動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在對學生進行計算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時候,尤其是對于小學一年級階段學生進行相關知識培養(yǎng)的時候,要充分的認識到興趣對于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到教師身上,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在,在現(xiàn)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之中,為了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教師一般會采用引入學生喜歡的元素的方式。比如在在使用人教版小學教材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將學生感興趣的一些卡通人物引入到教學之中,在進行數(shù)學加法運算教學的時候,可以將題目寫表述成喜羊羊手中有三個蘋果,之后羊村村長又給了喜洋洋五個蘋果,那么現(xiàn)在喜洋洋手里有幾個蘋果?通過這種比較卡通化的敘述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并且還因為這些卡通覺得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怨比較喜歡的元素,也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的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之中,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所提升。
2 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
在對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算法方面教學研究分析時候,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之所以在糾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扎實的計算能力,并不是學生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存在不足,而是在算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認為計算學習比較難,沒有建立良好的信心,導致了對這些知識掌握的不充分,所以教師在進行算法方面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拉近學生和算法知識之間的距離,比如在進行算法教學的過程中,就是可以將比較死板的算法知識通過一種生活的模式進行講解,比如在教授算法知識的時候,向?qū)W生問道,假如媽媽在家里給了你們?nèi)齻€糖果,并且在出門的時候又給了你們四個糖果,那么你們現(xiàn)在總共有幾個糖果?。客ㄟ^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就能夠有效的拉近學生和算法之間的距離,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
3 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設備,提升教學效果
在小學一年里介紹的學生往往處于思維比較活潑,對事物比較好奇的階段,在對這個階段學生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并且保持一段時間是相當困難的,而且在傳統(tǒng)的教育需要過程之中,教師一般情況下都會通過黑板板書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在這種情況下也就進一步的使得算法教學的教學工作顯得更加枯燥,也難以有效的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而在現(xiàn)在的教育工作之中,出現(xiàn)了大量先進的電子設備,比如現(xiàn)在化的多媒體技術(shù),通過媒體技術(shù)的使用能在教學的過程中,靈活的運用生動形象的圖畫、聲音,甚至是動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就能將一道簡單的計算方法方向的知識,通過動畫卡通的方式進行解析,大大的提升知識的趣味性,這樣也就實現(xiàn)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娛樂中成長,最終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學習到了較為扎實的算法知識。
4 尊重個體差異,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
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計算能力超快,有的孩子較遲鈍,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多給予計算能力稍差的孩子多鼓勵,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對學生能夠長期進行準確、快速的計算,會產(chǎn)生良好的促進作用。每天堅持練一練。計算教學中,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可以根據(jù)每天的教學內(nèi)容適時適量地進行一些口算訓練,在我們班每天20題的口算訓練已成為學生的習慣。通過長期堅持的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針對小學生只喜歡做簡單的計算題,不喜歡做或做不對稍復雜的計算、簡算等題目的弱點,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思維障礙,克服影響學生正確計算的心理因素??梢酝ㄟ^各種方法進行練習,如:“趣題征解”、“巧算比賽”、鼓勵學生一題多解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大綱的要求,也是加強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大量事實說明,缺乏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計算上造成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和堅韌不拔 、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千萬不要用“一時粗心”來原諒學生計算中出現(xiàn)的差錯。
5 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索,認真獨立的完成作業(yè),并做到先復習后練習,練習中刻苦鉆研,細心推敲,不輕易問別人或急于求證得數(shù)。還要養(yǎng)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教師還要以身作則,作學生的表率。如:解題教學,審題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板書簡明,重點突出。培養(yǎng)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統(tǒng)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良好的計算習慣,影響到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而,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索,獨立地完成作業(yè),做到先復習后練習,練習中鉆研、推敲,不輕易問別人或急于求得數(shù)。還要養(yǎng)成自覺檢查、驗算有錯必改的習慣。教師應該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以防止錯寫漏寫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教師還必須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例如:解題教學中,審題在前,分析在后,具有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培養(yǎng)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時候,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統(tǒng)一辦法和要求,堅持不懈。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堅持不懈才會見到成效。
結(jié)束語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話說,要想練就一身過硬的本事,就一定得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口算本領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整個過程,只要老師善于引導,學生堅持訓練,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會取得成效的。
參考文獻
[1]楊洪萍.如何強化小學生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J].小學時代,2009,7.
[2]苗建波.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J].中學生數(shù)理化,2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