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芳
【摘要】在組織課外閱讀時,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讓學生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方法;檢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重要途徑,它的意義深遠而廣泛。在教學中,大凡語文水平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大部分都得益于多讀課外書。其實,語文教師早已明白豐富多彩的課外讀物世界是學生陶冶情操、培養(yǎng)美德、發(fā)展智力,最終達到提高讀寫能力的一把鑰匙。那么如何使用好這把鑰匙,才能使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真正再上一個臺階呢?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調興趣
“興趣”是鼓勵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能量,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梢姡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那么如何激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呢?
首先,營造讀書氛圍。通過引導學生搜集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營造讀書氛圍,學生收集了許多熱愛讀書的名人名言。搜集名言后,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并選擇代表性的名言讓學生粘貼在班級的墻上,動員、引導學生充實班級圖書角,讓學生明白“獻一本讀百本”,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書林”境界,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追求讀書的神圣感。
其次,注重榜樣作用。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們往往想了解自己的老師在他們這個年齡時是如何學習的,根據(jù)這個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時機和學生談談自己兒時的閱讀情況,和他們交流看過的故事,聊一聊書中的主人公,為學生樹立一個愛看書的榜樣。
再次,利用家校聯(lián)系,學生可以每天向家長匯報今天的讀書收獲。班級不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也可以邀請家長參加,讓在這方面做得較好的家長介紹自己引領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經(jīng)驗,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進行親子閱讀,等等。
二、教方法
(一)挖書源
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因此,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
1.注重書籍的選擇
好書,給人以知識、教育、啟示……教師應教育學生讀好書,使他們從好書中認識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有了這一目標,在選書購書的時候就會有方向,如:《弟子規(guī)》《論語》,曹文軒系列等。
2.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學生的閱讀興趣各有異同。一般來說,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繪本閱讀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主題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故事情節(jié)較豐富的書;而男生則對歷史、名人傳記、軍事體育、科幻等方面較感興趣。教師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介紹時就有的放矢了。
3.注意閱讀的廣度
魯迅先生在《致顏黎明》中告誡青少年,??次膶W書不好,只看一個人的著作也不好。同時,課標中也明確規(guī)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币虼?,應充分發(fā)揮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角的作用,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在靜謐的環(huán)境中,真正融入讀書的意境中。
(二)重指導
第一,主要是結合教材,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課本里,而應該構建開放的教學模式,擴展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例如:教學完四年級下冊“痛恨戰(zhàn)爭,渴望和平”這一主題,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鐵絲網(wǎng)上的小花》……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面增廣了,閱讀興趣也提高了,真正做到了“課內外互補”。
第二,開展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如何去閱讀一本書。教會學生拿到一本書,首先問問自己“我想從中得到什么?”接著快讀故事簡介、目錄等,以得到總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讀的內容,邊看邊想,在讀中自悟,不懂之處做上記號。待閱讀全書后,理清條理,思考不懂的問題。如此實行以后,學生的腦子動起來了,閱讀習慣也漸漸養(yǎng)成。
第三,欣賞、品味精彩片段,體悟寫法。有好的東西要共同分享,當自己摘抄到精彩片段時,就在課上誦讀,并反問“好在哪里呀”。這時,學生總會各抒己見,侃侃而談,教師再適時進行點撥,漸漸地學生也會把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與老師、同學分享,真正起到“潤物細無聲”“課外補課內”的作用。
當然,還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節(jié)日、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并根據(jù)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的處理和表達。
(三)記收獲
學會做讀書筆記。課外閱讀就是要養(yǎng)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新的體會,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這就是閱讀的收獲。閱讀記錄卡(或者“采蜜本”),它針對學生的課文閱讀循序漸進,讓學生在閱讀時有什么疑問,有什么收獲,逐一記錄。有了采蜜本,學生的閱讀不再那么隨意、盲目了,也懂得給自己定一個目標。
三、要檢查
檢查交流信息不僅有利于鞏固,提高閱讀效果,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說寫能力,還益于相互啟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欣賞”“得失寸心知”的效果。
檢查交流信息要以學生口頭談收獲、體會為主,但也允許采用其他形式,使學生樂于參與,增強實效。例如:
1.背一背
學校每隔一周都有一節(jié)“校本閱讀”課,往往我都把它設為學生“半月”積累展示課,每個學生必須上臺展示。學生可以背格言、古詩詞、優(yōu)美段落等等,讓學生在競爭中調動自己的閱讀積極性。
2.畫一畫
有些學生喜歡畫畫,可以引導學生將讀書的收獲與體會以畫的形式進行匯報,如學生欣賞完《荷塘月色》后可以畫畫荷花、畫畫月色。背完有關秋天的詩詞可以畫畫家鄉(xiāng)的秋天……
總之,在組織課外閱讀時,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讓學生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