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驍飛
滕黎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她的微信里有同事、領導、親人、閨蜜,還有不少學生家長。兩年前,每次往朋友圈發(fā)動態(tài)時,她都非常猶豫,有的動態(tài)她不希望被同事或領導看到,有的她不希望被學生家長看到,有的她只希望自己的閨蜜看到……
直到有一天,她的一個好友告訴她,朋友圈可以設置“分組可見”,能夠把那些你不想讓他(她)看到動態(tài)的人屏蔽在外,它的妙處在于既能讓你保留隱私,也能有選擇性地展現(xiàn)自我。滕黎如獲至寶,從此她在朋友圈發(fā)動態(tài)時再也不必畏首畏尾了。對于滕黎這樣克制、謹慎的人,“分組可見”確實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功能。
在某些“滑頭”眼里,“分組可見”簡直就是一項最偉大的技術發(fā)明。它的奇妙之處在于,你沒法判斷你朋友發(fā)布的內(nèi)容是完全公開還是部分可見,甚至就你一人可見。這給了很多人偽裝的機會,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不同群體展現(xiàn)你的不同生活狀態(tài)。而你的朋友只能看到你的故事的一個版本。有些人明明是屌絲,卻在朋友圈的某個分組每天發(fā)表出入高檔場所的照片(其實他只是到此一拍,從不在那個地方消費);有些人明明通宵打游戲,卻在朋友圈向父母、老師的分組發(fā)了條通宵復習的狀態(tài)。對于這部分人,他們在屏蔽外界,制造假象的同時,也屏蔽了自己,最終活在自我麻醉的空間里,醉生夢死。
當然,以上的情況可能是個例,更多的情況是對家人、朋友、領導的善意的分組可見,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擔心或者不必要的尷尬。比如,連日的加班,咳嗽感冒,發(fā)個朋友圈獲取一些精神上的安慰,選擇讓自己的家人不可見,溫暖瞬時襲來,嗯,我不孤單,還有這么多關心我的人;出去旅游一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同時不讓領導發(fā)現(xiàn),這時分組可見的功能就派上了用場,各種角度自拍,拍完后還要美圖磨個皮,從幾十張中精選兩三張上傳朋友圈,然后再配上一些心靈感悟和人生格言??粗』锇榱w慕嫉妒恨的點贊、發(fā)愿,心理滿足感頓時爆棚,生活也霎時高大上起來。
最近有一篇文章,叫《“分組可見”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傳得很火。文中發(fā)問: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某個朋友更新朋友圈時別人看得見,你卻看不見,你會怎么想?被屏蔽了,是不是心里不是滋味,感覺“我把你當朋友,你只把我當認識的人”?
其實,“分組可見”只是一種便利功能,大可不必看得過重。你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幾個不能對所有人公開的秘密?你自己是不是也對別人用過同樣的屏蔽手段?那么,如果沒有了“分組可見”,朋友圈里的人會變得更加坦誠相待嗎?不會的。
沒有了“分組可見”,發(fā)朋友圈的人會越來越少,因為他們總擔心動態(tài)被不適宜的人看到,最終可能選擇放棄上傳。
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會把別人分組或者被別人分組,安放或者被安放在一個或重或輕的位置上……最關鍵的不是祈愿這個世界沒有分組,而是把誰安放在你的可見組里,你又被安放在誰的可見組里?!?/p>
如果一切都是公開的,這個世界豈不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