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繁華過后 終成一夢

      2017-06-15 06:14:26馮雁
      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dǎo)報 2017年6期
      關(guān)鍵詞:陶庵夢文人雅士小品文

      馮雁

      《西湖七月半》作為一篇流傳甚廣的小品文,不僅收錄在多種版本的《大學(xué)語文》中,也收錄在高中語文課本中,但是對這篇文章卻頗多誤讀。當(dāng)我們了解了作者一生經(jīng)歷后,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俗與雅,都是昔日繁華杭州城的一景,作者都持觀賞的態(tài)度,不存在諷刺世俗之意。張岱與友人同屬明末心學(xué)一派,并非傳統(tǒng)的儒家文人雅士,不受禮法束縛,追求自然心性。這篇文章確實表達(dá)了明末繁華的市井生活,也洋溢著幽默和愉悅的情趣,但是在七月半這個祭祀先人的特殊時刻,不得不說其情甚哀。因此,在理解這篇小品文時,我們不能忘記張岱的遺民身份、名士之風(fēng)和七月半的特殊含義,唯有如此,方能理解張岱“繁華之后,終成一夢”的哀傷。

      《西湖七月半》是明代著名散文大家張岱的代表作,也是明代小品文的名篇。這篇文章入選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大學(xué)語文》課本,歷來對它的解讀有以下四種:作品表達(dá)了對達(dá)官顯貴、名娃閨秀、市井之徒等人名為賞月,而實不見月的諷刺,對文人雅士等高雅之人的贊賞;作者與朋友就是第五類賞月者文人雅士,他們自命清高,實際上也不過是封建士大夫的自詡;生動再現(xiàn)了明代世俗文化勃興之下的民風(fēng)民俗,具有黎民百姓的生活氣息;文章幽默詼諧,饒有趣味,是中國散文中少有的幽默之作。

      上述對《西湖七月半》的解讀都不無道理,不同層面的解讀也證明了這篇小品文藝術(shù)上的豐富性。但是如果從張岱創(chuàng)作《西湖七月半》的動因分析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篇看似瀟灑雅致、幽默詼諧的小品文中,隱含著作者深沉的遺民情緒,滿含著國破家亡的悲傷與和對故人的緬懷。

      張岱的遺民心態(tài)

      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生于明萬歷二十五年,卒于清康熙十八年,明末清初山陰人,即現(xiàn)在浙江紹興人。張岱出生書香門第,高祖張?zhí)鞆?fù)、曾祖張元忭、祖父張汝霖、父親張耀芳四代為官,生活十分富足。他有大量藏書,曾自述“自垂髫聚書四十年,不下三萬卷?!保ā短这謮魬浫啦貢罚堘放c明末很多追求性靈,個性解放的文人一樣,不走科舉取士之路,而是縱情聲色,過著繁華靡麗的生活,他在《自為墓志銘》中概括自己的前半生:“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伴隨著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明朝宣告結(jié)束。明朝的士大夫們一方面是主辱臣死,以死殉國,其中全家投井、自縊殉國、立戰(zhàn)而死的官員志士無數(shù),光后來被追謚有據(jù)可考的就多達(dá)八千六百多人,這其中就包括了張岱的多位好友。另一方面是“無數(shù)衣冠拜馬前”,很多文人士大夫做了清朝的官員,在乾隆41年編纂的《貳臣傳》中,共收錄了明末清初在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余人。但更多的人選擇了中間道路,就是不降不死,做遺民。張岱作為“絕代散文家”,也是明末遺民的代表之一。清軍入關(guān)后,他舉家退隱山林,一改往昔的富貴生活,過著“山廚常斷炊,一日兩接淅”的困苦生活。他自陳心跡,在《和挽歌辭三首》其一中寫到:“我死倍千辛,世界全不覺。千秋萬歲后,豈遂榮與辱。但恨《石匱書》,此身修不足?!痹娭刑岬降摹妒瘏T書》就是張岱殫精竭慮,前前后后花費了三十余年時間完成的明代史書,也是他的忍辱負(fù)重,在明亡之后能夠“視息人間”的動力。

      除了這部史學(xué)著作之外,他也寫作了很多篇追憶前朝生活的小品文,這些文章后來結(jié)集成為《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奠定了他小品文集大成者的地位。在《陶庵夢憶》的《自序》中,張岱自述寫作緣由:“遙思往事,憶即成書,持向佛前,一阡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反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笨梢姇兴浀亩际菑堘吩跉w隱山林后,回憶往事,思念故人所作的小品文,不分時間發(fā)生的前后順序,只是有感而發(fā),隨筆記下。但是記錄的過程也是他不斷地進(jìn)行自我譴責(zé)的過程。張岱喜愛美食,精于茶道。在《陶庵夢憶》的《方物》一文中,他歷數(shù)自己吃過的各地美食,北至北京,南至福建,江浙一帶更是歷歷可數(shù),“遠(yuǎn)則歲致之,近則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為口腹謀”。但是他歸山之后,生活艱難,“瓶粟屢罄,不能舉火”,他認(rèn)為這都是之前太放縱自己的果報,因此有反思懺悔之意。

      在衣食匱乏,生活艱難的情況下,張岱用手中的筆記述自己對前朝的情感,這也成為他能夠在強烈的自責(zé)中仍能“視息人間”的理由,但是在道德情感的深處,他更傾向于那些為國赴死的士人。他在《自為墓志銘》中沉痛評價自己“學(xué)書不成,學(xué)劍不成,學(xué)節(jié)義不成,學(xué)文章不成,學(xué)仙學(xué)佛,學(xué)農(nóng)學(xué)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辈⑦M(jìn)一步表達(dá)自己作為遺民內(nèi)心的倫理沖突:“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發(fā)婆娑,猶視息人世?!?/p>

      在《陶庵夢憶》的最后一篇文章《祁世培》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清順治二年,張岱已經(jīng)隱居剡中,方磐石請他出山,他在途中休息的時候夢到祁彪佳(張岱友人,祁世培弟,明亡時殉國)前來相見,跟他陳述現(xiàn)在天下大事已定,出山只會被人利用,不如隱居完成《石匱書》。張岱聽從夢中祁彪佳的忠告,再次歸山。幾天后,兒子被縛去,果然是為了“勒逼助餉”的事情。張岱大贊“忠魂之篤,而靈也如此?!笨梢姀堘凡辉赋錾阶龉俚膱远?,和為自己忍辱偷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道德譴責(zé)。

      因此,我們理解《陶庵夢憶》中的名篇《西湖七月半》,首先要了解張岱的遺民身份,和他隱居山林后的內(nèi)心掙扎與苦痛。他在前朝錦衣玉食的貴族子弟生活與他在新朝“披發(fā)入山,駴駴為野人”的現(xiàn)實處境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往昔的繁華都恍如夢境,他自述“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他思念生活了四十年的杭州城,也懷念明末杭州城的繁華生活,而這些其實都是對逝去王朝的深情。如果拋開了這一背景而談《西湖七月半》,就易于認(rèn)為這篇描寫杭人在七月半游湖觀月的小品文僅僅在追憶明朝時期的民俗民風(fēng),或者從階級角度出發(fā)認(rèn)為其對達(dá)官顯貴、名娃閨秀、市井之徒的名為賞月,而實不見月進(jìn)行諷刺。這樣都沒有能夠體會出他巧妙隱藏在詼諧別致的描寫中的那份哀傷和無奈。這一點在陳洪主編的《大學(xué)語文》中有所體現(xiàn),在導(dǎo)讀部分分析道:“他最著名的小品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寫成的,大多是他對于往日繁華景象的追懷,反映出易代之際某些知識分子的共同心態(tài),傷感與留戀?!段骱咴掳搿芳礊槠渲械囊黄??!?

      同樣是浙東文人的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一篇討論中國古代散文特點的長文《再談俳諧》中指出中國散文自古多政治風(fēng)教,少詼諧意趣,到晚明后始有新氣象,并特以張岱作代表,指出“他的目的是寫正經(jīng)文章,但是結(jié)果很有點俳諧,你當(dāng)他做俳諧文去看,然而內(nèi)容還是正經(jīng)的,而且又夾著悲哀?!薄氨А倍?,盡得張岱文章詼諧背后的真意。他進(jìn)一步指出:“《夢尋》《夢憶》二書皆宗子記其國破家亡之痛之作,而文特詼詭”。因此,我們在解讀《西湖七月半》時,不可被其詼諧的表象迷惑,而忽視了他作為遺民,深入骨髓的亡國之痛。

      張岱的名士風(fēng)

      作品開篇是:“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弊髡邲]有寫月夜美景,而直接寫看月之人,說明作者關(guān)注的并不在自然景觀,而在世俗人情??丛碌娜吮蛔髡叻譃榱宋孱?,有“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的達(dá)官顯貴,有“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的名娃閨秀,有“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閑僧,有“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的市井之徒,有“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這五類人就是作者眼中的人文風(fēng)景,作者不寫風(fēng)景而寫人,正是其最為人稱道的明末小品文的諧趣和世俗氣息。

      有不少研究者認(rèn)為作者和朋友也就是文中賞月的第五類人——文人雅士,陳洪主編的《大學(xué)語文》中雖未明說,但是在導(dǎo)讀的最后一段留下一個開放式的問題:“在文中,張岱所自詡的清高拔俗的情致與避世雅游的態(tài)度,充其量,也不過是留戀湖光山而已,并未脫傳統(tǒng)文人的清高習(xí)氣與風(fēng)雅情懷?;蛘呖梢哉f,在今天的“吾輩”看來,彼亦成為‘可看之人耶?”在這里研究者對張岱及友人的賞月與文人雅士的賞月不加區(qū)別,一概劃為“傳統(tǒng)文人的清高拔俗”,并認(rèn)為其不過自命風(fēng)雅,也只是現(xiàn)代人眼中的“可看之人”。這種觀點在《西湖七月半》的研究性文章中具有普遍性,一些研究者也是旗幟鮮明地表達(dá)了這種主張。如《(西湖七月半)淺析》“文中肯定的‘吾輩‘看月者的‘高雅,也不過是作者這類封建士大夫的自詡罷了。”但是如果仔細(xì)分析張岱的思想傾向和文中隱含的意義,就不難發(fā)現(xiàn),張岱與友人并非文中提到的第五類人“文人雅士”,而是明末自成一派的“名士”。

      明代心學(xué)興盛,反對理學(xué)家的矯揉飾性,主張童心本真,率性而行。這是對傳統(tǒng)禮教的反叛,是對程朱理學(xué)“存天理,滅人欲”的挑戰(zhàn)。他們推崇“重性靈,重自然”理論,追求個性解放。“張岱家鄉(xiāng)浙江山陰是陽明心學(xué)人物活動的主要地區(qū),張岱曾祖張元忭是陽明心學(xué)浙中王門的重要人物,而與其曾祖、祖父交往的很多是重要的心學(xué)人物,如陶望齡、鄧以讚等?!毙膶W(xué)講究“誠是心之本體。”張岱本人也特別推崇“誠”心。他結(jié)交朋友不分尊卑,講究“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所以樂師、歌者、工匠等人都可以成為他的朋友。他誠信坦蕩,不避與妓女結(jié)交之事,與秦淮名妓顧眉、董白、李十、楊能、王月生等往還,還為王月生寫文,贊其“面色如建蘭初開,楚楚文弱,纖趾一牙,如出水紅菱”。贊其性格孤高,“月生寒淡如孤梅冷月,含冰傲霜,不喜與俗子交談;或時對面同坐起,若無睹者”。張岱饒有興致地記述了月生的趣事,一次有公子與月生同吃住半月,月生都不說一句話,后來終于低聲說了一句,被閑客聽到,跑去告訴公子,大家當(dāng)作祥瑞之事,再三請她開口說出那句話,結(jié)果月生忸怩半天,說出兩個字:“家去”。古代文人有狎妓之風(fēng),也有不少寫到妓女的詩文,但是愿意與妓女為友,著意贊其美貌與性情,并且詳細(xì)記述其人其事的文章并不多見。張岱的真性情可見一斑。

      在《西湖七月半》中,賞月的第五類人偏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儒家文人,“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靜瓷速遞”,一概都是嫻靜優(yōu)雅。而崇尚“真名士自風(fēng)流”的“吾輩”并不安靜,一旦“艤舟近岸”,就“呼客縱飲”,灑脫不羈。然后“吾輩”又將剛才賞月的文人雅士請出來,“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彼浴拔彷叀彪m然敬重這些文人雅士,但是把自己和他們分得很清楚,相近而不相類。飲酒賞月之后,“東方將白,客方散去?!边@些文人雅士雖然與“吾輩”一同暢快地喝酒唱歌,但行為仍很有節(jié)制?!拔彷叀边@樣真名士卻是肆意縱情的,“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拘人,清夢甚愜。”這點與東坡先生《赤壁賦》里“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聲氣相通。文人雅士優(yōu)雅節(jié)制,說明心中還是“有我”,只有達(dá)到“無我”之境的“名士”,才會完全釋放自我,自由狂放,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

      那么“吾輩”究竟是哪些人呢?文章中沒有明說,但是必然都是信奉心學(xué)的“名士”,而非傳統(tǒng)的儒家文人。張岱交游廣泛,有前輩學(xué)者文人,如黃道周、周懋谷、王思任等,有史學(xué)藝術(shù)同好如查繼佐、祁彪佳等,也有民間藝人夏汝開、彭天錫等,還有身懷精藝居心高曠的魯云谷、閔汶水等,而畫家陳洪綬也是其至交,兩人山水共游,意氣相投。黃道周在南明隆武時,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因抗清失敗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壯烈殉國,隆武帝賜謚“忠烈”,追贈文明伯。祁彪佳擅長戲曲評論,清兵入關(guān),力主抗清,任蘇松總督。清兵攻占杭州后,自沉殉國。另一位好友王思任擅長寫游記散文,文筆放縱詼諧,清兵破南京后,魯王監(jiān)國,王思任為禮部右侍郎,后來擔(dān)任尚書。順治三年,紹興被清兵攻破,王思任絕食而死。周懋谷、查繼佐在清軍入關(guān)后,和張岱一樣選擇隱居,陳洪綬則削發(fā)為僧,一年后還俗,晚年學(xué)佛參禪,在紹興、杭州等地鬻畫為業(yè),去世時十分落魄,甚至無錢收殮。張岱的好友都是才華橫溢,縱情至性之士,并且不乏以身殉國的“死士”,其他諸友也都對明亡充滿沉痛之情,紛紛選擇隱居避世,著書立說。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吾輩”并非五種賞月之人,也并不是被現(xiàn)代學(xué)者所認(rèn)為的“自命風(fēng)雅”的傳統(tǒng)士大夫,他們是一些不受禮法束縛、追求性靈、縱情不羈的心學(xué)名士。他們愿意與文人雅士結(jié)交同游,但是在行為上還是有顯著差異。差異之一就是名士不避俗,甚至熱愛俗世生活。在了解了張岱的遺民情感和名士之風(fēng)后,我們就可以理解,張岱寫五種賞月之人,并不是想要以達(dá)官顯貴、名娃閨秀、名妓閑僧、市井之徒賞月的矯情做作,來襯托文人雅士和“吾輩”賞月的高雅情趣。無論是達(dá)官顯貴、名娃閨秀、名妓閑僧、市井之徒還是文人雅士,都是晚明時期杭州繁華的舊景,對于一個時時追憶前朝歲月的隱居遺民來說,這都是值得回味和懷念,充滿活潑生氣的歲月。所以我們?nèi)绻炎髡咦兂闪宋覀冄壑械摹翱煽粗恕?,或者將作者是?dāng)作自詡風(fēng)雅的封建士大夫來定義此文,那么就無法理解作者在“俳諧”表象下深藏的“悲哀”,我們才變成了自以為是的無情看客。

      “七月半”的特殊含義

      《陶庵夢憶》中有一篇《虎丘中秋夜》寫的是中秋在蘇州虎丘賞月的場景。文章風(fēng)格與《西湖七月半》非常相似,開頭也是列舉賞月之人,“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及游冶惡少、清客幫閑、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賞月初時人聲鼎沸,大吹大擂,更深時“士夫眷屬下船水戲”,二鼓人靜,但是還有人在彈奏管弦,吹奏洞簫,三鼓后有一人登高歌唱。張岱贊賞蘇州人懂得風(fēng)雅,“使非蘇州,焉討識者!”除了這篇寫蘇州的中秋賞月小品文外,張岱還有一篇《閏中秋》,寫的是在紹興蕺山亭賞月的情景,這篇散文除了寫友人如何飲酒、唱歌,也用“月色潑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這樣的生花妙筆寫了月色。

      那么既然作者已有兩篇文章寫中秋賞月,為什么還要再寫一篇七月半賞月呢?七月半賞月與中秋賞月有何不同呢?七月半即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是祭祀先人的重要日子。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jié)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jié),所以民間要設(shè)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nèi)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如前文所述,在張岱的好友中,黃道周、王思任和祁彪佳都為國而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不能不想起那些為國守節(jié)而死的友人。當(dāng)年“吾輩”同游西湖,縱情聲色,“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fā)”的開懷,正與今日國破家亡,形影相吊,衣食艱難形成鮮明對比,雖無一字一句說亡國之悲,實則字字在緬懷故人,字字都滲透著國破家亡,繁華不再的悲涼。

      雖然我們無法確切知道當(dāng)年與張岱同游西湖賞月的“吾輩”名士都有哪些人,也無法確切知道《西湖七月半》這篇小品文的寫作時間是否也是在七月半,但是回憶七月半賞月本身就難以避免對亡者的追憶,更伺況這些亡者都是為國守節(jié)的忠魂。張岱作為忍辱茍活的遺民,回憶起七月半這個特殊時刻的賞月歡宴,心情自然不同,但是迫于時勢,不能直言緬懷這些忠臣義士,只能借由七月半的月夜來疏解胸懷。從這一維度再觀這篇小品文,就比《陶庵夢憶》中的其他文章,更多了一層深沉的悲思。

      《西湖七月半》作為一篇流傳甚廣的小品文,不僅收錄在多種版本的《大學(xué)語文》中,也收錄在高中語文課本中,但是對這篇文章卻頗多誤讀?;蛘J(rèn)為這篇文章是諷刺世俗,贊美高雅;或認(rèn)為作者就是第五類人——文人雅士;或認(rèn)為這篇文章旨在表現(xiàn)明朝繁華的市井生活;或認(rèn)為這篇文章洋溢著幽默和愉悅的情趣。當(dāng)我們了解了作者一生經(jīng)歷后,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俗與雅,都是昔日繁華杭州城的一景,作者都持觀賞的態(tài)度,不存在諷刺世俗之意。張岱與友人同屬明末心學(xué)一派,并非傳統(tǒng)的儒家文人雅士,不受禮法束縛,追求自然心性。這篇文章確實表達(dá)了明末繁華的市井生活,也洋溢著幽默和愉悅的情趣,但是在七月半這個祭祀先人的特殊時刻,回憶與眾多以身殉國或隱居山野的友人當(dāng)年縱情歡樂,飲酒吃肉,擊節(jié)賞月的盛景,不得不說其情甚哀。因此,在理解這篇小品文時,我們不能忘記張岱的遺民身份、名士之風(fēng)和七月半的特殊含義,唯有如此,方能理解張岱“繁華之后,終成一夢”的哀傷。

      猜你喜歡
      陶庵夢文人雅士小品文
      張岱小品文用典的特色與意蘊
      ——以《陶庵夢憶》為例
      論《陶庵夢憶》的結(jié)構(gòu)藝術(shù)
      歲朝圖 文人雅士篇
      古代文人雅士的合稱
      轉(zhuǎn)瞬即逝的絕美——例談小品文《蟬》的微解讀策略
      小品文的精神
      小品文選刊(2015年1期)2015-08-15 00:46:32
      文人至寶 石之奢華
      論張岱小品文的“以詩為文” ——以《補孤山種梅序》為中心
      閑適妙境說張岱
      ——以《陶庵夢憶》為例
      冬去春來又一年
      小品文選刊(2013年1期)2013-02-01 09:34:18
      句容市| 定西市| 阳朔县| 商洛市| 波密县| 上饶县| 垫江县| 镇江市| 长沙县| 莒南县| 修文县| 宁武县| 新民市| 顺昌县| 松溪县| 永定县| 略阳县| 荣昌县| 新蔡县| 布尔津县| 游戏| 格尔木市| 红安县| 漾濞| 肇州县| 灵川县| 苍梧县| 响水县| 昌黎县| 景洪市| 榆林市| 溆浦县| 曲靖市| 尚志市| 古丈县| 河西区| 分宜县| 阳信县| 若羌县| 剑阁县|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