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漾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生物學科的學習越來越重視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生物課程期待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親歷提出問題、獲取信息、尋找證據(jù)、檢驗假設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等過程中習得生物學知識,養(yǎng)成理性思維的習慣,發(fā)展終身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利用生物學圖表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研究高中學生利用生物學圖表來提升獲取信息能力的意義,分析了當下高中生獲取生物學圖表信息能力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利用生物學圖表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 生物學圖表 獲取信息能力
【基金項目】此論文為2016年福建省武平一中省級一般課題【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項批準號:FJJKXB16-108。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66-02
新課程教育考試大綱在獲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中明確指出:能從提供的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材料中的信息許多都蘊涵在圖表中,這對考生的生物科學習提出了較高要求。學生除了常規(guī)的生物理論知識學習以外,更要通過多種生物學圖表,學會從圖表中獲取有效信息。高中生物學習中,學生對利用生物學圖表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弱,不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圖表信息的加工和推斷。如何加強高中生物學圖表的有效應用,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信息能力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思考。
1.生物學圖表概述
生物學圖表是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直觀手段之一,是生物學科的第二語言,有著語言文字無法比擬的直觀性,簡潔性,深刻性,本質性等特點。生物學圖表分為圖形和表格。圖形包括模式圖、示意圖、遺傳圖解及遺傳系譜圖、坐標曲線圖、實物圖等;表格包括數(shù)據(jù)表格和文字表格。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生物學圖表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生動形象地啟發(fā)學生,有效地突破難點,突出重點,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抓住知識的精髓,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學生通過繪制生物學圖表,可以把復雜的知識形象化、提綱化、條理化,這樣不僅易于記憶,同時能有效提高學生識圖、讀表的能力,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等的綜合思維能力,以及運用圖表反映生物學現(xiàn)象及規(guī)律的能力。
2.生物學圖表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2.1學生難以理解生物學圖表的含義
生物學中包含很多的圖表,用來直觀的描述生命活動規(guī)律和現(xiàn)象。目前學生從生物學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是比較薄弱的,每個學生接受事物的思維方式不同,有的人習慣于接受文字信息,有的人習慣于接受比較直觀的圖表信息。有些學生很難在文字和圖表之間建立一定的聯(lián)系,尤其是對曲線圖,很難根據(jù)曲線的走勢、變化、數(shù)據(jù)等信息開展理性判斷,無法從圖表和曲線中加工出有用的文字信息。原因在于一方面曲線圖看似包含的信息較少,卻有許多的關鍵點,需要重新加工,進行轉換;另一方面,在平時的授課中,對于學生這方面的訓練較少。
2.2影響學生獲取生物學圖表信息能力的因素
影響學生獲取生物學圖表信息能力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其一,學生在長久的知識學習中,已經(jīng)養(yǎng)成固定的思維習慣,所以對文字與圖表之間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另外,學生在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圖表識別練習的情況下,接觸到大量的圖表問題難免不知所措,很難將文字與圖表聯(lián)系起來。再者,學生在沒有進行生物學圖表相關答題的訓練時,缺乏圖表信息提煉的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生物學教師雖然自身已經(jīng)具備生物學圖表的識別以及信息獲取能力,但是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獨立識別圖表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并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獲取生物學圖表信息能力的策略
3.1培養(yǎng)學生識圖讀表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圖表,是描述和再現(xiàn)生物學知識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和載體,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讀書時總是跳過圖表,只讀文字,缺少識圖讀表的意識。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獲取生物學圖表信息的能力,識圖讀表是第一步。
3.1.1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讀表意識
教師在授課時,通過讓學生識圖讀表來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識圖讀表是學習生物學的有效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識圖讀表的意識,養(yǎng)成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識圖讀表的良好習慣。
3.1.2掌握基本的識圖讀表方法
學生不愿意看圖表的原因是不會識圖讀表。生物學圖表的種類多樣,包括模式圖、示意圖、曲線圖、表格等等。教師可以針對每一種生物學圖表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所要學習的知識,教學生一些識圖讀表的有效方法,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師在示范的過程中應注意兩點:一方面條理清晰,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放低起點,從零做起,語言要簡潔直白,讓學生感到識圖讀表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3.1.3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說圖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識圖方法后,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說圖,即把識圖得到的信息及如何得到的過程說給大家聽。說圖的過程是展示自己識圖思路的過程,通過說圖可以反映學生對圖形的理解。通過師生互動,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理順學生的讀圖思維,又能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教師能夠通過學生說圖發(fā)現(xiàn)學生識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他的學生也有了一個可參照對比的對象。
3.1.4手腦并用,嘗試讓學生填圖
利用識圖、說圖,幫助學生對新知識形成初步印象后,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填圖”的方式來鞏固和加強知識的認識。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的結構、分布、聯(lián)系的記憶。
3.1.5靈活加工運用課本插圖
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對一些課本的插圖加以改造,讓學生在新的情境中思考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加深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課本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獲取生物學圖表信息的能力。
3.2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能力
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把識圖教學與繪圖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能力,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促進作用。學生通過獨立嘗試繪圖,從中體驗、掌握信息遷移的方法和技能。
3.3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圖表和文字信息轉換的能力
高考試題給出的信息可以蘊涵在文字中,也可以蘊涵在圖表中。這些圖表可以是模式圖、示意圖、裝置圖、曲線圖、數(shù)據(jù)表格等。給出的信息中,有些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無效的。要求考生能夠正確解讀題目,準確獲取所需信息。有時還需要考生對數(shù)據(jù)進行加工或換算。在此基礎上,結合所學知識對問題做出正確解答。例如,從某種微生物生長曲線獲取這種微生物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信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生物學圖表和文字信息轉換能力的培養(yǎng)。圖表和文字信息的轉換包括四種形式:①圖表-文字;②文字-圖表;③圖表-圖表;④文字-文字。
參考文獻:
[1]生物圖形和圖表信息題解題淺談[J].李銀輝.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 2009(07)
[2]高中生物學教材中圖表的教學處理[J].戴芳,李維.生物學教學. 2009(02)
[3]例談生物學教學中學生圖文轉換能力的培養(yǎng)[J].李艷華.生物學教學.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