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題圖攝影 楊帆
魏廣廣:圈內都習慣叫他大魏。這是一個陽光帥氣的年輕小伙兒,臉上總是帶著略顯靦腆卻讓人覺得簡單溫暖的笑容。但在這笑容后面,是一顆堅韌的心靈—— 他,可以為了維持自己熱愛的攀巖在街邊售賣明信片;他,也可以為了完成一條攀巖線路死磕上大半年的時間。他更是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從攀巖菜鳥到5.14級別國內頂尖攀巖選手的跨越。
第一次聽說大魏的名字,是2015年我們在做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攀登精神提名篩選的時候,看到王二的華山南峰大巖壁攀登四人組中,其中三個都是我很熟悉的高海拔攀登老炮兒:王二、阿甘、古古,而唯一一個略感陌生的名字就是“大魏——魏廣廣”,聽過,但不熟悉。因此我仔細查詢了他的攀登簡歷,原來他早在2012年24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條5.14難度級別的攀巖線路——中國攀,而華山南峰的這次攀登,則是他的第一次大巖壁攀爬。而在隨后的最佳戶外DV的評選過程中,又再次見到他的名字:獲獎影片《垂直之路》中,這個1988年的大男孩,竟是這部片子的主角,影片講述了他在美國完成一條經(jīng)典5.14線路的故事,而這也是國人第一次完成這條遠在大洋彼岸的攀巖線路。由此,魏廣廣這個名字,一下子就讓我印象深刻,同時也充滿了好奇。
垂直向上
2010年8月,大魏第一次接觸攀巖,那時,他22歲。說起來,這也是個偶然。大魏當時是旅行到了陽朔,看到青年旅社有攀巖的體驗課程就報了名。他至今都記得自己第一次攀巖爬的第一條線路時呼吸急促,手腳不停地出汗,感覺心臟都快要蹦出來了,根本不知手腳該怎么抓、怎么踩。爬的整個過程都哆哆嗦嗦的,但總歸還是上去了,非常有成就感。剛開始攀巖大魏覺得這項運動比較新奇、刺激、有意思,他說他以前從來沒有體驗過攀巖帶來的這種感覺,而這種“不停地挑戰(zhàn)自己,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運動,一下子就讓他愛上這種奮力向上的感覺。隨著攀的時間越來越久,大魏對攀巖有了更多的理解,攀巖不只是一項帶來興奮刺激的運動,同時也是他年輕的人生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為攀巖,大魏對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有了新的夢想和目標。
2012年9月,大魏完成了他自己的第一條5.14級別線路—— 中國攀巖(5.14a),這也是大部分中國攀巖玩家選擇的第一條5.14級別線路。其實,在攀爬中國攀巖之前,大魏也沒有專門為此做什么特別的準備,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不停地去嘗試,一步步地去克服線路中的每一個難點直到完成它為止。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有的只是他的認真和執(zhí)著。
2010~2012年,從開始接觸攀巖,到完成自己第一條5.14線路,大魏用了兩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對于攀巖來說,這種提升速度可以說是相當快速了。他說:“為此,我付出最大的努力就是不放棄,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放棄?!?/p>
說來大魏也曾經(jīng)是一名背包客,他之前的職業(yè)是銷售汽車零部件,但因為不喜歡這份工作,心中一直向往著外面的世界,所以他在2010年7月時辭掉了這份工作開始了自己的搭車旅行計劃。他的這次旅行計劃主要是受當時一部熱門的旅行紀錄片《搭車去柏林》的影響,這部片子在他當時平淡的生活里引起了軒然大波,大魏恍然覺得,原來人生也可以這樣精彩,這樣與眾不同。大魏說,《搭車去柏林》這部紀錄片算是徹徹底底地改變了他之后的生活和人生軌跡。
大魏強調,自己并不是因為攀巖而放棄這份工作的,而是因為心中向往遠方才辭職,在隨后的搭車旅行中接觸到了攀巖運動,這恐怕也是一種特別的緣分。而讓大魏一下子毅然決定留在陽朔攀巖的原因,則是攀巖這項運動的與眾不同,大魏說:“它挑戰(zhàn)我,激勵我,使我有了人生的夢想?!?/p>
現(xiàn)在,大魏的收入都跟攀巖有關,他在淘寶店銷售攀巖裝備、組織環(huán)球攀巖的商業(yè)活動、自己舉辦攀巖的培訓課程,還會為相關品牌做一些商業(yè)宣傳活動—— 總之,如今大魏的生活全都緊緊圍繞在攀巖周圍。
陽朔,可以說是中國攀巖的圣地,有很多攀巖者聚集在這里,生活、攀爬。大魏如今的日常也是泡在陽朔,因此他可以有很多時間去攀巖,一周有6天時間都在攀巖或者是在為攀巖做訓練。當然,促使他能夠這樣高強度攀爬的原因是對攀巖發(fā)自骨子里的熱愛。所以,能有飛快的進步速度,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斷追新
2015年3月,大魏與攝影師裂縫一起奔赴美國,完成了他在國外的第一條5.14線路,而由此拍攝的攀巖紀錄片《垂直之路》也獲得了當年中國戶外金犀牛最佳戶外DV的獎項。大魏在美國完成的這條線路名字叫 to bolt or not to be,難度5.14a,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條5.14級別的線路,是全美,乃至整個歐美最難的5.14a級別線路之一。在去美國之前,大魏已經(jīng)在國內爬了近10條5.14級別的攀巖線路,慢慢地,大魏開始很好奇國外的5.14級別的線路是什么樣的。而他在美國爬的這條5.14級別線路,在攀巖圈被譽為是5.14能力的測試題,如果能完成說明你已經(jīng)達到了5.14的水平,這讓大魏像個好學的學生一樣,非常想要去嘗試,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通過這個測試。
在國外爬5.14級別的線路,對大魏來說還是頭一次,自然是困難重重,最明顯的體現(xiàn)在時間方面。大魏必須在這段旅程結束之前完成此線路,如果完不成那也必須得離開。不像是在陽朔,今天完不成,明天可以接著繼續(xù)爬,明天完不成還有后天、大后天。
“我的搭檔、搭檔的老婆,以及攝影師,他們都渴望我快點完成這條線路,好離開這個地方,三個人在這里等我一個人,直到現(xiàn)在也非常感激他們的耐心等待。時間的壓力,搭檔和攝影師想要我盡快完成線路的壓力,再加上線路本身的難度,有一段時間使我不想再爬這條線路,想盡快回國,結束這段痛苦的旅程。在這條37米長的線路下,我足足堅持努力了20余天,不斷地失敗,不停地嘗試,終于在離開美國的前幾天,在大家的鼓勵下,頂住了所有的壓力最終站在了線路頂端,才有了《垂直之路》中圓滿的結局?!睆牡谝惶焯ど厦绹耐恋氐阶詈笠酪啦簧岬仉x開,在這不算長也不算短的兩個月中發(fā)生了很多值得大魏珍藏一輩子的事情,即使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他也覺得好像是昨天才剛剛發(fā)生的,當中的一些細節(jié)猶如當初一樣觸動著他的神經(jīng)。
2015年11月,大魏與王二、古古、阿甘一起組成的四人隊伍,完成了華山南峰大巖壁線路,也獲得了當年的金犀牛最佳攀登精神獎提名。另外三位都是爬大巖壁的老炮了,而大魏則是第一次進行大巖壁的攀爬?!拔蚁矚g石頭,我喜歡攀登,喜歡去挑戰(zhàn)各種各樣的線路,即使是像華山這種大巖壁線路。我想,每一條線路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完成一條線路就收獲一種體驗,使我的攀登生活更豐富。”對于為何會開始嘗試大巖壁攀爬,大魏給出的理由就是如此簡單。
在攀巖的這7年當中,讓大魏收獲最大的是攀巖帶來的那種不放棄的精神,無論是用在攀巖上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使他自身更加強大,有勇氣面對今后更加困難的攀巖線路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艱難突破
從2012年完成第一條5.14級別線路至今,大魏已經(jīng)完成了十余條5.14級別的線路,這在國內攀巖圈也是非常突出的戰(zhàn)績了。在這些線路當中,紅點飯(5.14c/d)是大魏磕過最漫長,也是收獲最大的線路。他說:“在我完成第一條5.14級別的線路之后,我就信誓旦旦地對自己說要去爬紅點飯這條線路,因為它很難,幾乎是當時國內攀巖者能完成的最高難度。我想要去完成它,證明我也可以爬這樣難度的線路。2012年11月,完成中國攀之后兩個月,我就開始爬這條線路,我不停地嘗試,有一個難點我始終過不去,不論我再怎么努力都無濟于事。我開始懷疑自己根本不能完成這條線路。兩個月過去,我一無所獲?!泵看闻蓝紵o比的痛苦,手指的疼痛加上過不去難點的挫敗感使大魏異常難受,這使得他決定放棄攀爬這條線路,當時大魏對自己說:以后再也不爬它了。
然而,2013年和2014年,大魏斷斷續(xù)續(xù)地又開始嘗試這條似乎不可能完成的線路,“當時的想法是,它對我來說很難,正因為它難我才要去爬它,不然就失去了攀巖挑戰(zhàn)自我的意義?!?/p>
2015年,大魏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攀巖方法要做一些改變,要進行更加專業(yè)和系統(tǒng)的訓練,這樣才能突破自我的極限和瓶頸。大魏開始給自己制定訓練計劃和攀巖食譜。果不其然,在訓練三個月后,他的身體狀態(tài)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巔峰,紅點飯這條線路的所有難點都被攻破,開始進入完成線路的階段。在2015年中秋節(jié)那天,大魏終于如愿以償完成了這條線路,算是給自己最好的中秋節(jié)禮物。
從2012年第一次爬紅點飯,到2015年完成它,中間經(jīng)歷了近三年時間,比大魏從一個菜鳥到完成第一條5.14的時間翻了一倍。這三年,使得這個大男孩成長了不少,從剛開始爬紅點飯時的信誓旦旦,到遇到挫折時的自我逃避,再到重新鼓起勇氣面對困難,到最后理清思路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攀巖訓練,最后完成它。完成紅點飯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大魏逐漸變得成熟的過程,使他對攀登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攀巖并不是為了達到某個難度,追求一個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不斷突破自己,挑戰(zhàn)自己的身心極限。
大魏說他自己在爬5.14之前并沒有進行過什么系統(tǒng)專業(yè)的訓練,只是不停地爬,一周起碼有6天在攀巖。所以,大魏想要跟攀巖愛好者們說,只要攀爬的量上去了,堅定、堅持,肯定會離5.14的目標越來越近。如果能在有經(jīng)驗的攀巖者的指導下進行訓練當然會事半功倍,加快達到目標的步伐。當然,如果想要更近一步,就需要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了,在訓練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缺啥補啥,不可盲目訓練。
攀無止境
由于走出國門去攀爬,去感受北美的攀巖文化,大魏對于美國的自然環(huán)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去的大多數(shù)攀巖的地方是在國家公園或者是州立公園中,一提到公園,大家自然會想起常見的各種被開發(fā)得甚至有些過度的公園,為了交通方便,使游客能看到更好的風景而改變自然原有的樣貌,修棧道、修觀景臺,甚至是一鍵就能到達山頂?shù)碾娞?。每一處人造設施都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每增加一個廁所和休息凳都要研究這些設施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不破壞原有的草木,更不會有垃圾遍地的情況。
大魏雖然還是一名年輕的巖者,但很多時候卻有自己非常理性而成熟的想法。他說自己并沒有一個特別崇拜的攀巖偶像,即使是那些攀巖的大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和攀爬方式,當然大魏自己也有,所以他并不會去崇拜其他人,但卻會去研究他們?yōu)槭裁磁赖媚敲春?,有沒有什么地方可以借鑒,從而提高自己的攀爬水平。對于運動攀或是傳統(tǒng)攀,大魏說他其實兩者都喜歡。運動攀登可以不斷刷新自己的身體極限,追求新的高度和突破;而傳統(tǒng)攀登則會給人帶來另一種感覺,自由、純粹,攀登過程更自由,更具有探索的樂趣,尤其是去開發(fā)一條全新的線路,會讓人從內心中得到一種飛揚的自由,那種成就感當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今,大魏早已成為國內頂尖的巖者。他的下一個目標并不是某一條線路,而是希冀一個更大的突破。近兩年他沉下心來專心訓練,去沖擊自己的終極目標:突破5.14,去西班牙完成一條5.15的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