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敏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于學好英語來說也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學習語言本身就是苦差事,只有學得有意思的是時候,學生就愿意去學,也會與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然而,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隨著學習容增多,難度加大,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會日漸下降。如何讓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趣味成了我們每個老師備好一堂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師生關系和諧 導入有方 歌曲和游戲 練習添趣味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既沒有成年人的成熟,又不是小孩子般幼稚。他們意氣風發(fā)又感情用事。很多時候他們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愛上他的課。所以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活躍的前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英語又是他們日常生活很少接觸到的語言。很多學生不愿意開口。如果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接受到老師信任和鼓勵的目光時,就比較容易融入課堂。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以學生為中心”。生活中用心去關注每個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給以必要而有效的關心。學習上又不失嚴格標準,批評和教育的方式都能最大限度考慮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在受批評的同時還能感受到老師誠摯的愛,由衷的關心和幫助。良好的師生關系就在這樣關心和愛護的氛圍中形成了。
二、課堂導入特別,有趣
課堂導入部分雖然很短暫,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是有效地利用好它,會成為你課堂畫龍點睛之筆。這里我想分享我常用的兩種導課方式。其一是聊天式導入。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新聞、信息量都大得驚人。假如我們的同學最近學習狀態(tài)不是很好,比較頹廢。我一般會從網(wǎng)上最近的新聞中搜索一些勵志的網(wǎng)紅故事。讓我們的學生充分感覺到原來創(chuàng)造奇跡是可能的,只要我們拿出我們的斗志來。假如我們的同學之間有矛盾發(fā)生,那么我可能就會把班級參加活動取得好成績的圖片拿出來,和大家聊聊那時候抱團打拼的我們是多么的驕傲,多么充滿力量。其二是話題導課。我們每個話題的教學內容都可以設計成話題。如果我們能把每個話題的情景設計成和我們同學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那么學生對這堂課學習的興趣就大大提升了。比如在Project English 八年級上冊Unit6 Topic1 Section C King or Queen for a Day 這篇文章的教學,我采取的就是話題導入。我告訴學生由于上個禮拜大家學習努力讓老師很感動,于是老師準備了一些小禮物??墒前嗉壢藬?shù)太多,禮物不夠分。所以老師也想要舉行抽簽游戲。每個同學準備好一個小紙條上面寫好自己號數(shù),每次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的小紙條放入老師手中的抽獎信箱。下課之前老師會從當中抽出十個幸運之星。抽取到得同學可以獲得老師的禮物。這堂課我們不僅了解了國外學生籌集資金的方式,學生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這樣一個方式所帶來的樂趣。
三、將歌曲和游戲帶入課堂
歌曲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啟迪人的智慧。而游戲總能給人放松和愉快的感覺。如果在我們的課堂中能在歌曲中讓學生去感受詞匯、句子的用法。那么學生臉上肯定會洋溢著快樂和喜悅。比如在教授因特網(wǎng)的作用這一課。我并沒有直接和學生談論因特網(wǎng)的好壞。而是讓學生去聽一首改編的關于因特網(wǎng)的英文動畫歌曲。在看這個視頻,享受這個歌曲時,學生臉上綻放的笑容是那么真切和可愛。聽著這樣一首歌,我們開始討論歌曲中的內容,討論他們的生活是否和歌曲里面描述的畫面一致。一堂別出新意的英語課就這樣展開了。臨近下課,我們的同學不僅會說也能寫出他們眼中因特網(wǎng)的作用。這個課堂效果出奇的好。
四、練習添趣味
課堂教學的練習對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的鞏固作用。同時,我們的教師檢測知識掌握情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練習。事實上我們的練習通常都是形式呆板,內容空洞。不能給學生振作的精神。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練習缺乏趣味性。在這里我想討論的是鞏固練習設計方面的幾個建議。首先,練習要有重點,有突破。讓學生在做題目時很有方向性,也很有信心,能讓學生感覺到所做練習和課堂所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卻又有所提升。其次,練習難度要有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保持學習的激情。優(yōu)生不至于覺得太簡單,學困生也不會覺得無從下手。再次,所布置的練習不要拘泥于傳統(tǒng)題型,可適當布置一些對話的情景任務。讓優(yōu)生有機會帶動學困生融入英語的學習中。
五、結尾留有懸念
一節(jié)課接近尾聲時,學生的注意力總是比較泛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采取一些有效地手段來激發(fā)學生最后的激情。這樣不僅能消除學生的疲勞,也可以為下節(jié)課做好鋪墊。下面我想談兩點我常用的課堂結束方式。一是PK形式。學生普遍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臨近下課的十分鐘,我時常采用問題搶答,小組PK的方式來對本節(jié)課進行總結。落后小組需要在下課為獲勝組提開水或者擦桌子,做衛(wèi)生。學生的激情總能被再次點燃并且把整堂課推入高潮。二是表演形式。中學生的表現(xiàn)欲還是比較強。我們可以采用小組表演的形式對本節(jié)課內容做個總結。效果往往是讓人滿意的。
總之,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課堂就不再是后進生的地獄,中等生的進退維谷,優(yōu)等生的打靶場,而是所有學生的天堂!
參考文獻:
[1]林紅燕.例談讓英語課堂充滿趣味[J].讀寫算:教師版,2012 (11):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