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靜
摘 要: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美術教學效率不夠理想。在新課改的背景環(huán)境下,高中美術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和教師都能夠從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掙脫出來。下文就高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美術 有效方法
在素質教育中,美術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學理念較為落后,這就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的提升。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需要高中美術教師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一、當前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度不夠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校都對學生的文化成績較為重視,對美術、音樂的藝術類學科不夠重視,這就導致美術學科逐漸邊緣化,成為學生眼中的副科,許多學生都利用美術課來完成自己文化科的學業(yè),這樣一來,美術教師也缺乏對教學興趣,所以就放任自流,忽視了對美術學科的教學。故此,要想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就需要提高美術學科的地位,要加強對美術的重視程度。
2.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低迷
由于學業(yè)壓力較重,許多學生都將大多數(shù)精力放到了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上,忽視了對美術學科的學習。再加上一些美術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學理念較為落后,更加挫傷了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1]。為此,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如,學校可以舉辦美術畫展,或者進行美術繪畫比賽等,在學校氛圍內營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3.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一些美術教師的仍然沒能夠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或者播放一些美術作品來供學生欣賞,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的學習氣氛較為沉悶,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卻未能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重視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使得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較低。因此,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
二、高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方法
1.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在高中教育階段,開展美術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為學生打下良好的美術知識基礎,為學生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鋪平道路。故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認知習慣,要了解學生的審美特征,進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教學內容不一定非要局限于課本,也可以在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2]。由于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所以教師需要采取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如,在上鑒賞課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作品模型,通過實物能夠更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討論該作品模型的特征。如此一來,就能夠讓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初步的激發(fā),為他們今后的美術學習奠定基礎。
2.運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體的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推崇。故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真實的情境,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美,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如,在《中國古代青銅器》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中國古典音樂,以便引領學生進入一種悠遠的氛圍,然后再展示各種各樣的青銅器圖片,讓學生去說出青銅器所帶來的美感。教師甚至可以下載一些古裝影視劇中的片段,讓學生去圍繞電視畫面中的青銅器進行點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體的情境,繼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
3.教師應改變以往的課堂結構
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課堂結構大多數(shù)為教師教學、學生練習、布置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所構成,在這個課堂結構中,教師在其中占據(jù)著主導的地位,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點,這種課堂結構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對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的課堂結構,要建立新的課堂結構模式。如,建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欣賞、詢問、講解、討論以及訓練相結合的課堂結構[3],這種課堂結構體現(xiàn)了新課改“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對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美術教學中,作品鑒賞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上文所說的欣賞則是這層意思。而詢問既可以是教師詢問,也可以使學生提出質疑,這對于激發(fā)學生探究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講解就是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對相應的知識點有著更加深刻的認知。討論就是師生之間或者生生之間圍繞某個問題進行探討,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的共同提升。最后訓練則是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技巧,僅僅對學生進行美術理論知識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美術這門學科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對學生進行訓練是很有必要,能夠提高學生繪畫能力。該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能夠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對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結語
綜上,在高中教育階段,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故此,要提高對美術教學的重視,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體的情境;改變以往的課堂結構。這樣一來,就能夠進一步提升美術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有金.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6:147.[2017-09-14].
[2]戴良芬.分析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內蒙古教育,2015,29:88.[2017-09-14].
[3]劉建軍.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高考,2016,24:181.[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