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巧麗
對話是圍繞著話題展開的,話題設計是品德課堂對話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凸顯智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學生對于對話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參與積極性都較高,話題設計得好,對話教學就能“推窗見綠、步步成景?!?/p>
一、啟發(fā)式的話題設計
啟發(fā)式話題,重在為學生指出思考問題的角度、方向和學習方法。教師在對話教學過程中,話題設計要有明確的指向性,利于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風格。
如在教學《我的家鄉(xiāng)變了樣》(教科版,下同)一課時,有一位老師,一上課就讓學生們說說家鄉(xiāng)有什么變化。學生們茫然地相互看了看,有些不知所措,好長時間才有幾個學生不自信地舉起了手,教師難免也有些著急;而另一位老師,課前讓學生充分地調(diào)查了解、收集資料。課堂上,老師是這樣啟發(fā)的:“同學們,隨著社會的變化、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在衣、食、住、行以及文化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讓我們來說說,人們的衣著有什么變化?餐桌上的食物變化怎樣?家里的衣櫥里呢?人們是如何出行的,工作、勞作之余,人們又是怎樣休閑的?”孩子們的小話匣一下子打開了。這就是啟發(fā)式的話題設計所造就的魅力所在。
二、追問式的話題設計
如果把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最終目標比作塔頂?shù)脑?,有效的連續(xù)追問就是塔內(nèi)那一根根搭架的柱子。連續(xù)追問是一聯(lián)串的問題,這些問題具有先后相繼關系或邏輯遞進關系。這樣的問題,目的是使對話隨著問題的思考和回答橫向拓展、縱向深入,從而使對話的話題能夠得以順利地展開。
如一位老師在執(zhí)教《小蜜蜂在行動》一課時,在觀看了清潔工人工作的錄像后,教師適時提問:“你看了錄像后,有什么感想?”有的說:“清潔工人很辛苦,起早摸黑?!庇械恼f:“清潔工人太臟了,被人看不起?!庇械恼f:“他們勞動時間的確較長,可他們也是為了賺錢啊!”……顯然,學生的體驗比較膚淺,僅僅停留于表面。這時,教師如果及時追問:“大家想一想,他們這樣辛苦賺錢是為了什么?”“如果沒有清潔工人,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將會變成什么樣?”“那你認為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能不能沒有清潔工人這個群體?”這樣追問,能夠進一步觸動學生心靈,提高其道德認識,加深其道德體驗。
三、兩難式的話題設計
品德與社會課堂應該是有道德感染力的課堂,是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的課堂。但道德兩難問題經(jīng)常令我們困惑、尷尬,又不得不面對,需要我們作出選擇,又令我們左右為難,一時難以決斷。教師要善于深入學生生活,把準學生思想脈搏,設置一些小學生所關心的,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道德兩難問題,讓不同的價值觀念在合作與對話中相互碰撞,激起個體的內(nèi)心價值沖突,使對話不斷深入,讓學生在兩難取舍之間,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從而促進其道德判斷的發(fā)展。
如在教學《隨時伸出我的手》中,學生提出的對于“年輕的乞丐該不該施舍”就是一個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的兩難問題,而且有一定的特殊性。社會上確實有一些不勞而獲、好吃懶做的人,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和愛心,扮成殘疾人,“求人”資助。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少,一時難以辨別真?zhèn)?,就會伸出他們的同情和關心之手,給予資助。針對學生提出的這一兩難問題,教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該怎么辦,而是在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善良情感與行為后,又“將球踢還給了學生”,難道不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嗎?然后讓學生在這兩難問題的討論中,不僅明白了“助殘”的真正含義,而且使學生對在實際生活中如何“助殘”的道德認識得到了升華。
四、拓展式的話題設計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它源于生活,回歸生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課程的有心人,周圍的一事一物都可以開發(fā)成品德與社會課的課程資源,為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發(fā)展開辟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品德與社會課本只是一個藍本,三分基于課本,七分來自課外。我們的課堂應包括課本內(nèi)容,又應充滿生活內(nèi)容、現(xiàn)實內(nèi)容和時代內(nèi)容。品德與社會課如果僅僅靠書本上的幾幅圖、幾段話,這樣的課程內(nèi)容是遠遠不夠的,而拓展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但讓我們有效地利用了課堂的40分鐘時間,更讓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品德修養(yǎng)。
如教學《過年啦》這一課時,我講了一個小故事“到外公外婆家過春節(jié)”,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孩子到外公外婆家過春節(jié),并送給外公外婆一把“老人樂”的故事。有了這個小故事為例,我就請學生把自己在春節(jié)時發(fā)生的有趣的、快樂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地講起了自己過年的趣事、喜事。有的講了春節(jié)時拜年的喜悅;有的講了和表哥表姐一塊兒放煙火,結果把鄰居家的小狗嚇壞了;有的講了幫爸爸媽媽一塊兒準備年夜飯,全家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課堂的氣氛一下子調(diào)動了起來,大家都沉浸在濃郁的春節(jié)氛圍中。通過這些生活中真實的、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佳節(jié)給人們帶來了歡樂,濃濃的親情也在話題拓展中傳遞著。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逸夫?qū)嶒炐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