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認識你我用了一下子,愛上你我用了一陣子,忘記你我卻用了一輩子?!痹?jīng)轟動一時的美國小說《廊橋遺夢》中的經(jīng)典詞句至今仍在流傳,但創(chuàng)造這些文字、營造這場短暫如夢愛情的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卻因為多發(fā)性骨髓瘤,于美國當?shù)貢r間3月10日去世。沃勒病逝的消息一出,眾多讀者唏噓不已,紛紛回憶從《廊橋遺夢》中收獲的精彩和感動?!拔椰F(xiàn)在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蔽闹心兄魅斯倪@句話,也被不少人引用來悼念沃勒。譯林出版社的《廊橋遺夢》責(zé)任編輯於梅說,《廊橋遺夢》在1994年被引進國內(nèi)后,雖然沒有營銷和炒作,但這本書還是迅速走紅,引起轟動,甚至帶動了中國暢銷書市場的形成。時隔20多年后,譯林出版的該書的雙語版和單語版仍有非常好的銷售成績。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著作呢?沃勒走了,但經(jīng)典還在,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遺夢”,緬懷那段故事吧!
名著簡介
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愛而不得”的故事。
1965年的一天,農(nóng)婦弗朗西絲卡獨自留在家中,《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德將車停在了她家門前,向她打聽曼迪遜橋的所在。在指路、帶路過程中,弗朗西絲卡心中泛起了一種特別的滋味,于是邀請羅伯特去喝茶。在兩人互訴衷腸以后,弗朗西絲卡發(fā)現(xiàn)自己對羅伯特有了別樣的情愫。雖然兩人心靈十分契合,但弗朗西絲卡不愿舍棄家庭,最終二人痛苦地分手了。羅伯特走后,弗朗西絲卡收集了他所有的作品。1982年3月,她得知了羅伯特的死訊,并收到了羅伯特的項鏈和手鐲以及當年訂在橋頭的字條。她把它們放在木盒中,每年生日翻看一次。1989年,弗朗西絲卡過世,她在遺囑中要求子女們將她的骨灰撒在曼迪遜橋畔。生前她把所有的時光都留給了家庭,希望死后能永遠依偎在愛人的身邊。
鏈接:1990年的一個夏天,沃勒因工作經(jīng)過麥迪遜縣,歸家途中,他駕駛汽車穿過人煙稀少的道路,兩邊是高高的玉米田,在走過幾座很有特色的橋后,孤單開著車的沃勒突然有了一種靈感,就在余下的路途中,他心里打下了這篇小說的腹稿?;氐郊抑?,他一口氣寫出了171頁的《廊橋遺夢》,這部被后世奉為經(jīng)典的作品寫就只用了11天。
名著影響力
1.故事里的人被搬上熒屏
小說大火之后,1995年,《廊橋遺夢》被身兼導(dǎo)演和男主演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成同名電影,電影也風(fēng)靡一時,女主演梅麗爾·斯特里普還因此獲得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2.故事里的橋成為歷史名勝
1992年,沃勒在《廊橋遺夢》的封面上使用了“廊橋”的照片。由于這部具有傳奇色彩的愛情小說空前絕后的暢銷佳績,這座原本普通的木橋美名遠揚,每個月都要吸引數(shù)千游人慕名前來瞻仰。廊橋也被稱為“美國歷史名勝”,每年秋天要舉行熱鬧非凡的“廊橋節(jié)”。
3.故事里的小鎮(zhèn)變結(jié)婚圣地
自從小說改編拍成電影后,美國依阿華小鎮(zhèn)溫特塞特成了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來訪客激增,成千上萬的情侶蜂擁到這田園詩一般的地方。由于在這里喜結(jié)良緣的人太多,當?shù)氐姆ü俦绒r(nóng)場主還要忙碌。
作者剪影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1939年生于美國愛荷華州的洛克福特。是一位作家、攝影家、音樂家,還曾是北愛荷華大學(xué)的管理教授,晚年居住在得克薩斯州。他在美國先后出版了七部小說、六部散文作品,多部作品曾躋身《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其代表作《廊橋遺夢》位居1993年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并被翻譯成35種語言,全球銷售了1200多萬冊。在《廊橋遺夢》大獲成功之后,沃勒從默默無聞的作家搖身變成了百萬富翁,不久他與結(jié)婚36年的妻子離婚,辭去了工作,在美國西部買下一個大農(nóng)場,研究他感興趣的東西:寫作、攝影、爵士音樂、數(shù)學(xué)和經(jīng)濟學(xué)。他通常穿一身黑衣,開著一輛車窗玻璃涂成暗色的黑色轎車,經(jīng)常抱著吉他出現(xiàn)在當?shù)氐囊患揖泣c大堂里彈唱,所以有人稱他是“學(xué)術(shù)軀體里的一個牛仔”。除了1992年的《廊橋遺夢》外,2001年的《夢系廊橋》和2005年的《高原上的探戈》也是其代表作品,三部作品被合稱為“廊橋三部曲”。
句場片花
1.我要向你走去,你向我走來已經(jīng)很久了。雖然我們相會之前誰也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2.舊夢是好夢,沒有實現(xiàn),但是我很高興我有過這些夢。
3.愛情的魔力雖然無法抗拒,若因為愛情而放棄責(zé)任,那么愛情的魔力就會消失,而愛情也會因此蒙上一層陰影。
4.當一個女人結(jié)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這意味著生活的起點,也意味著生活的終點。
精彩書摘
他,有些與眾不同
他母親也注意到他有些與眾不同。他三歲以前一個字也沒說過,然后就整句話,整句話地說了,到五歲時已經(jīng)能看書,而在學(xué)校里是個不專心聽講的學(xué)生,讓教師們感到泄氣。
他們看了他的智商,跟他談成就,談他有能力做到的事,說他想成為什么人都可以做到。有一位中學(xué)老師在他的鑒定上這樣寫道:“他認為智商測驗不是判斷人的能力的好辦法,因為這些測驗都沒有說明魔法的作用,而魔法就其本身和作為邏輯的補充都有自己的重要性。我建議找他家長談?wù)劇!?/p>
他母親同幾位老師會過面。當老師們談到羅伯特不開口的犟脾氣和他的能力成對比時,他母親說:“羅伯特生活在他自己締造的天地里。我知道他是我的兒子,但我有時有一種感覺,好像他不是從我和我丈夫身上來的,而是來自另外一個他經(jīng)常想回去的地方。感謝你們對他的關(guān)心,我要再次努力鼓勵他在學(xué)校表現(xiàn)好些?!?/p>
但是他還是我行我素,讀遍了當?shù)貓D書館有關(guān)探險和旅游的書籍,感到心滿意足,除此之外就關(guān)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一連幾天待在流過村頭的小河邊。對舞會、橄欖球賽這些他感到厭倦的事都不屑一顧。他經(jīng)常釣魚、游泳、散步,躺在高高的草叢里聆聽他想象中只有他能聽到的遠方的聲音?!澳沁呌形讕煟彼W匝宰哉Z說,“如果你保持安靜,側(cè)耳傾聽,他們是在那兒的?!边@時他常常希望有一只狗共享這些時光。
沒錢上大學(xué),也沒有這個愿望。他父親工作很辛苦,對他們母子也很好。但是在活塞廠的工資余不下什么干別的,包括養(yǎng)一條狗。他十八歲時父親去世了,當時大蕭條正無情襲來。他報名參軍以糊口和養(yǎng)活母親。他在軍隊里待了四年,而這四年改變了他的一生。
軍隊里的想法常令人摸不透。他被分配去當攝影師助手,盡管他那時連往照相機里上膠卷都毫無概念。但是就在這項工作中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業(yè)務(wù)專長。技術(shù)細節(jié)對他說來十分容易,不出一個月,他不但為兩個攝影師做暗房洗印工作,而且被允許自己拍攝一些簡單的照片,其中一位攝影師吉姆·彼得森很喜歡他,額外花時間教給他一些深奧的攝影藝術(shù)。同時,羅伯特·金凱德從蒙默斯堡的圖書館借出照相和美術(shù)書籍來學(xué)習(xí)鉆研。很早,他就特別喜歡法國印象派的倫伯朗對光的處理法。
后來,他開始發(fā)現(xiàn)他攝影是拍攝光,而不是物件。物件只是反映光的媒介。如果光線好,你總可以找到可拍攝的物件的。當時三十五毫米的照相機剛剛出現(xiàn),他在當?shù)匾患蚁鄼C店買了一架舊萊卡。帶著這架相機到新澤西州的五月角,把假期中的一個星期花在沿海岸線寫生攝影上。
另一次他乘公共汽車到緬因州,然后一路截車到海邊,趕上清晨從斯通寧頓的高島開出的郵船,野營露宿,又乘擺渡穿過芬迪灣到新斯科舍。他二十二歲離開軍隊時已是一名相當不錯的攝影師,在紐約找到一份工作,做一位著名攝影師的助手。
他無法對時裝這種觀念產(chǎn)生好感。好好的新衣服給扔了,或者急急忙忙按照歐洲時裝獨裁者們的指令重新改過,這在他看來太傻了,他覺得拍攝這些貶低了自己?!白髌啡缙淙恕?,這是他離開這一工作時說的話。
他到紐約的第二年母親去世。他回俄亥俄安葬了母親,然后坐在一名律師面前聽讀遺囑。沒有多少東西,他也沒指望有什么。但是他意外得知,他的父母婚后住了一輩子的那所小屋居然是付清了抵押的一小筆財產(chǎn)。他把那小房子賣了,用那筆錢買了一套上好的照相器材。他付款給售貨員時心里想著他父親為積攢這筆錢多少年的辛勤勞動,還有他父母一生過的節(jié)衣縮食的生活。
他有些作品開始在幾家小雜志上發(fā)表了。然后,接到《國家地理》雜志的電話,他們看到他拍攝的一幅取景于五月角的日歷圖片。他同他們談了話,接受了個不太重要的職務(wù),完成得很出色,他從此上了路。
【名著解讀】《廊橋遺夢》之所以能給人帶來閱讀快感,正是因為它的無縫連接,那短暫如夢、愛而不得的悲劇故事,早在羅伯特·金凱德不羈、叛逆的個性里露出了端倪,正如瑞士著名心理學(xué)家榮格所說,“性格決定命運”,你是怎樣的人,就決定了你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精彩書摘2
愛,是一種儀式
包裹是五年前收到的。翻看里面的東西已成為她每年的生日儀式。她把照相機,手鐲和帶圓牌的項鏈放在壁柜里一個特制的匣子中。匣子是當?shù)匾粋€木匠根據(jù)她的設(shè)計做的,胡桃木加防塵封口,里面用軟墊隔開。木匠說“這匣子真考究”。她只是笑笑。
最后一道儀式是讀文稿,她總是在一天結(jié)束時在燭光下讀。她從起居間拿來這份文稿,小心地把它鋪在貼面桌上蠟燭旁,點上她一年一支的香煙駱駝牌,啜一口白蘭地,然后開始讀。
從零度空間墜落
羅伯特·金凱德
對有些古老的風(fēng)我至今不解,雖然我一直是,而且似乎永遠是乘著這些風(fēng)卷曲的脊梁而行。我徜徉在零度空間,世界在別處另一種物體中與我平行運行。我看世界就像兩手插在褲袋里彎身向商店櫥窗里張望一樣。
在零度空間中常有奇異的時刻。一條長長的長路從馬格達萊納以西蜿蜒繞過多雨的新墨西哥,變成了人行小路,然后又變成野獸踩出來的羊腸小道。我車窗的雨刷一刮,羊腸小道變成了人跡獸跡都沒有的洪荒森林。雨刷再一甩,又退回了一步,這下到了大冰原,我亂纏頭發(fā),身披獸衣,手拿長矛在雜草中行進,身體精瘦像冰一般堅硬,渾身肌肉,狡黠莫測。過了冰原,再沿著事物的發(fā)展階段往回走,我在深鹽水中游泳,長著鰓,渾身是鱗。再往遠處我就什么也看不見了。只見浮游生物之外是“零”這個數(shù)字。
歐幾里得不一定永遠正確。他假定平行線一直到頭都是平行的。但是非歐幾里得式存在也是可能的。兩條平行線在遙遠的某處相遇。那相交點正在消失,是對會合的幻覺。
但是我知道,我并非僅僅是幻覺而已。有時會合是可能的——一種現(xiàn)實洋溢到另一種現(xiàn)實中去。那是輕柔的互相纏繞,而不是這個充斥著準確性的世界上所慣見的那種齊整的交織。沒有穿梭聲,只是……呵氣。對了,就是這聲音,也是這感覺。呵氣。
于是我在這世外的現(xiàn)實之上,之旁,之下以及周圍緩緩運行,總是強壯有力,同時也不斷獻出我自己。而那另一個覺察到了,于是帶著它自己的力量迎上來,同樣把自己獻給我。
在這呵氣之中的某個地方有樂聲飄飄,于是那奇異的,盤旋上升的舞蹈開始了,完全踏著自己特有節(jié)拍,把那個纏頭發(fā)手拿長矛的冰紀人煉化。緩緩地,在柔和的樂聲中總是柔和——那冰紀人落下來,從零度空間落下來……落到她的體內(nèi)。
弗朗西絲卡六十七歲生日這一天結(jié)束時雨已停止,她把牛皮紙信封放回書桌最下面的抽屜。理查德去世后她決定把這包東西放進她銀行的保險柜里,不過每年此時拿回來幾天。蓋上胡桃木匣子的蓋子,把相機關(guān)在里面。匣子放進她臥室壁柜的架子上。
下午早些時候她曾去過羅斯曼橋?,F(xiàn)在她走到前廊,用毛巾擦干秋千,坐在上面,這里很涼,但是她要待幾分鐘,每次都是這樣。她走到庭院門口站著,然后走到小巷口。時隔二十二年之后她仍然看見他在近黃昏的午后走出卡車來問路,她還能看見哈里(羅伯特·金凱德的舊卡車)顛簸著駛向鄉(xiāng)間公路,然后停下——羅伯特·金凱德站在踏板上,回頭望著小巷。
【名著解讀】從生日必讀書信的情節(jié),到放舊物的匣子的考究程度,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愛的儀式感,作者不言“懷念”,思念卻溢滿字里行間;看似魔幻意識流的《從零度空間墜落》,也只能是真正心靈契合的人才能讀懂其中那份掙扎與無奈吧。這般的寫作功力與情節(jié)安排,想必不打動讀者都難!
精彩書評
《廊橋遺夢》中被忽視的寓意
□資中筠
書中的愛情故事如果單從弗朗西絲卡的角度看,不算新鮮:一個嫁到邊遠小鎮(zhèn)本性有點浪漫氣質(zhì)的少婦,丈夫善良而不解風(fēng)情,生活平靜而乏味,因某種機遇被激發(fā)起了潛藏的激情,圓了少女時代的夢。但是從羅伯特·金凱德的角度看,就有其獨特之處,是與上述的思路相一致的。那是一種擺脫一切世俗觀念,還原到人的最初的本性,純而又純,甚至帶有原始野性的激情。天上人間只此一遭,如宇宙中兩顆粒子相撞,如果失之交臂,就億萬斯年永不再遇。
作者調(diào)動了一切想象力塑造出這樣一個“最后的牛仔”,與這高度組織化的市場社會格格不入,處處要反其道而行,包括對愛情。這樣一種愛情注定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即使撇開弗朗西絲卡的家庭責(zé)任感不談,能夠想象她跟著金凱德私奔,然后兩個人白頭偕老嗎?那金凱德還成其為金凱德嗎?這就像林黛玉與賈寶玉終成眷屬,子孫滿堂一樣無法想象。每個故事有它自己的意境和規(guī)律,甚至不以作者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我想如果這本小書有一定的魅力的話,就在于作者以獨特的手法通過金凱德其人表達了對現(xiàn)代社會的逆反心理,以及一種追求歸真返璞的情懷。
鏈接
1994年6月,北京外國文學(xué)出版社推出了中文版《廊橋遺夢》,譯者為梅嘉。不少讀者和媒體均對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譯者“梅嘉”深懷興趣,不斷叩問其身份。最終,“梅嘉”浮出水面,原來她正是著名的社會學(xué)者資中筠。資中筠本人并不高調(diào),當時她幾乎不愿承認自己是譯者,事后她解釋,“之所以不愿意承認是譯者,因為它太熱了,而我不愿以此出名”。但她同時也表示,很享受翻譯的快樂:“翻譯有的時候也是一種享受,正好想出一個合適的詞進行翻譯的時候,我會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