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夢,那是一個沒有喧囂和污染的理想世界?!断蛲纳睢防?,“黃小廚”和何炅過的自給自足、悠然自得的現(xiàn)代田園生活讓人羨煞。其實北京的一位環(huán)保牛人早就把夢想照進現(xiàn)實,獨具匠心的他用環(huán)保意識+6個集裝箱,親手創(chuàng)造出了桃花源式的理想生活——
為了夢想,搬離鋼筋森林
牛健,現(xiàn)年52歲,一家三口居住在北京中關村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里,每月月租近萬元。
從2005年開始,牛健就在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從事陽臺綠化研究。10年來,他一直在北京多個企業(yè)、學校、小區(qū)進行陽臺綠化推廣,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中國的陽臺綠化仍然與國外有很大差距。而且,牛健發(fā)現(xiàn),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越來越低,不少人都夢想回歸田園生活,又因各種現(xiàn)實原因不能離開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牛健被美國展館里一部無聲電影深深震撼。電影里的小區(qū)天空灰暗、垃圾遍地、人情淡漠。為了改變這種狀態(tài),一個小女孩開始行動:她將花種在垃圾堆旁,一次次失敗后又一次次嘗試,最終她的行為感動四鄰,居民都參與進來。不久,小區(qū)的垃圾沒了,天更藍了,小區(qū)變成一個處處綠草如茵、充滿歡聲笑語的溫暖大家庭。
其實,這個主題與牛健多年的夢想不謀而合:讓更多人享受綠色,讓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和諧。牛健甚至設想:如果城市中每個家庭的陽臺都郁郁蔥蔥,城市就會成為一片森林:如果每個居室都擺滿綠色植物,那么城市就會成為一個天然氧吧,而非現(xiàn)在的“熱島”和“霧霾之城”。
可是,牛健坐車環(huán)繞北京二環(huán)、三環(huán)后,感到的只有失落。他繞二環(huán)一圈,直線距離約28公里,只看到10個陽臺露出綠色。繞三環(huán)一圈,約50公里,也只有5個陽臺露出綠色。
牛健回想起自己幼時的家,后院是個荒蕪的花園,他常常去那里移種花草,追蝴蝶、逗昆蟲,非??鞓?。再看看現(xiàn)在的生活,每天面對的是高樓大廈,灰蒙蒙的天空,生存的壓力大不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十分冷漠,所有這些讓他更懷念兒時的快樂時光。他常常想:要是能打造一個城市中的“世外桃源”該有多好啊。
牛健決定率先創(chuàng)造一個“世外桃源”,為向往田園的都市人開啟一條實現(xiàn)夢想的捷徑。
自建樂居,讓生活充滿綠色
2014年春天,牛健行動起來。要建“世外桃源”首先得有地。在朋友的幫助下,牛健用低廉的價格租用北京順義區(qū)泥河村一個工廠的荒地。
接下來是建房子。自建一棟房子成本高不說,還得辦理許多相關的復雜手續(xù)。經(jīng)過多方研究,牛健決定購買6個集裝箱,一個集裝箱約十五六平方米,6個集裝箱大約90平方米,正好夠一家人居住,而且造價不到30萬,可謂經(jīng)濟適用。
牛健聯(lián)系好集裝箱廠家,從簽訂合同到集裝箱運輸、起吊和安裝,總共耗費兩個月時間。牛健把這6個白色的集裝箱平層排列:1個辦公箱,1個生態(tài)創(chuàng)意制作實驗多功能箱,1個綜合生態(tài)循環(huán)示范箱,3個居住及貯存箱,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
6月19日,牛健一家三口退掉中關村的租房,搬進集裝箱打造的“樂居”。
牛健首先對集裝箱外部進行改造,在屋頂做防水和隔熱層,在四周安裝樓梯,便于上下。接下來是生態(tài)改造,這是“世外桃源”的精華所在。牛健決定分幾個步驟來實施:
第一步,鋪設生態(tài)小路。牛健用舊磚、舊安全網(wǎng)、打地基余下的石子,和家人鋪建起一條生態(tài)小路。這樣的小路不僅草可以生長、小蟲也能住,隨后又給“亭樓閣院”安裝木地板。
第二步,給小屋種植各種綠色植物。一家三口總動員,各自分工。牛健一邊種花,一邊告訴兒子,在家里要選擇生命力頑強的植物,綠蘿、吊蘭、富貴竹、密葉朱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種植植物的容器最好選擇透明或半透明,這樣便于觀察植物是否需要澆水。全家人收集不少廢舊的塑料漱口杯、飲料瓶、糖果盒等作為盆栽容器。為了讓這些植物在室內就可以完成光合作用,牛健安裝了許多LED植物生長燈。接著,他又號召親朋好友幫忙,在院里的每條小路上種滿各種花草,就連每個集裝箱的外墻上都掛滿綠色植物。
經(jīng)過一家人的不懈努力,牛健終于把6個集裝箱打造成西班牙式的花園。家里家外雖然充滿綠色,可是這些花都要澆水,而且必須要從環(huán)保的角度考慮。這就是牛健的第三步工程:打造可持續(xù)生活研究室。
所謂的可持續(xù)生活是從清潔能源利用、生活垃圾處理、沼氣系統(tǒng)應用、有機種植等環(huán)節(jié)入手,構建一套綜合的供水、過濾、收集和灌溉系統(tǒng)。
在牛健的總指揮下,兩個月后,他的生態(tài)雨水花園初見端倪。一切就緒,牛健選擇最環(huán)保的太陽能發(fā)電設備,安裝在這個生態(tài)雨水花園里。
2014年8月26日,“世外桃源”初見雛形,一家人開門迎客。
養(yǎng)花種菜,做個快樂的城市農民
新鮮勁兒一過,牛健的妻子就開始抱怨,每天都要去很遠的地方買菜,大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而且這里沒有朋友,整日無所事事。牛健心想:世外桃源就要自給自足,既然擁有這么好的土地,就不應該只種植物。
牛健向妻兒宣布:種菜種糧自給自足,過真正的世外桃源生活。
隨即,牛健在屋頂種植白蘇、空心菜、苦菊、芝麻菜、荊芥、生菜等多種蔬菜,把整個屋頂填補得滿滿當當。
這么多蔬菜,所需要的肥料從哪里來呢?奧秘就在衛(wèi)生間里。衛(wèi)生間的馬桶邊有4個大桶,其中一個是灰水桶,另一個則是用來收集灰水處理后得到的中水(中水可沖廁所或灌溉),另外兩個桶則是兩級發(fā)酵的沼氣桶。沼氣燃燒后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作為氣體肥料,不僅可促進植物的生長,還可抑制許多病蟲害的發(fā)生。這對牛健家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肥料。
另一個秘密就是廚房水池下的廚余粉碎機。牛健在家里安裝兩臺這樣的機器,還有一臺藏在下水池管道的接口處。只要開動粉碎機,蘋果核、香蕉皮等都會被打成碎末,流入衛(wèi)生間里的塑料大桶,這也將成為肥料系統(tǒng)的一部分。
雨水收集系統(tǒng)解決灌溉難題,每當牛健打開微噴灌溉時,整個屋頂遠遠看去,籠罩在像霧像風像雨的仙境里。
沒多久,在牛健一家人的辛勤勞作下,那些蔬菜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他們的餐桌上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綠色無污染蔬菜。
牛健還收養(yǎng)了一只流浪的小狗,名叫小乖。小乖很喜歡在菜地旁圍著干活的牛健跳躍,更喜歡在午后的時光里,蜷縮在牛健的懷里曬太陽。
北京的酷暑下,城市人只能依靠空調,牛健家里卻透著陣陣清涼。電視背景墻上、門框旁、吊燈下、窗邊,到處都種著生機盎然的植物,儼然一座“植物園”。特別是墻角那個一平方米左右的“森林小屋”,三面墻上均勻地鑲嵌著木質的種植槽,里面擺滿隨意伸展枝葉的綠蘿?!肮耥敗币槐K照明燈輔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一張單人沙發(fā)內隱藏的大水箱通過種植槽向綠蘿供水。
每當心情煩躁時,牛健都會坐在這個沙發(fā)上,閉上眼睛,身心放松,隨意伸出手都能觸碰到綠蘿的枝葉,仿佛置身于大森林中一般,城市的喧囂悄然散去。
牛健愛上了“桃花源”。他們沒有離開城市,卻仿佛回歸真正的田園生活,怡然自得,過得踏實而快樂。
按牛健規(guī)劃,他的“桃花源”式家庭實驗將分步驟實現(xiàn),一期是以牛健一家進行粗放式的實驗;二期將選擇10戶人家,進行持續(xù)性生活實驗;三期則以100戶共建社區(qū)的模式實現(xiàn)真實的生活……
通過兩年多的生活實踐,日前牛健說,這種桃花源式的社區(qū)運行良好,2017年夏天他將在全國復制。牛健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他心中的夢想——讓都市人過上“桃花源”般的生活!
編輯/馬沖沖ma-ch-ch@163.com